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星堆三大谜团, 谜团1 三星堆人为何挖坑?
2021/04/07 09:49:47瀏覽1042|回應0|推薦0

今天早上看到文章 "三星堆三大谜团考古界最想破解",這引起我的興趣,尤其是 谜团1 三星堆人为何挖坑?這段相當有意思:

 “根据坑里出土文物及所发现的遗迹现象和坑里没有发现葬具及尸骨等情况我们将其定名为‘祭祀坑’。”1986年7月31日,当时主持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陈显丹在日记中写道。从此,“祭祀坑”成为三星堆研究里被屡屡提及的说法。然而三星堆的主人究竟为何挖坑,至今考古学家莫衷一是。

  器物掩埋的有序性让人们想到了祭祀。“最底下是小件,中间是青铜容器和面具,最上面是象牙,不像倒垃圾一样的,而是一个有意的行为。”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许杰提到。

  而新发现的6个器物坑带来的证据似乎指向别的方向。“现在看,越来越不像祭祀。祭祀怎么会把神像放进去,还把它打坏?祭祀怎么会埋这么多东西?怎么会把房子烧了,连建筑垃圾也埋进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认为,由于祭祀是经常性的活动,古人一般不太会埋太多的东西。但三星堆的坑很不一样,珍贵的黄金器物、象牙、玉器被一股脑儿埋进去。

  “三星堆人这一次祭祀就耗费了整个族群和国家所掌握的青铜资源,使他们以后不再能够使用青铜材质的器物从事祭祀活动,而这种可能性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孙华在论文里写道。

看了之後,我的判斷,這些不是祭祀坑,應該是"國之將亡"的國之重器的掩埋坑。蜀的國與其他的國有一點比較特別,就是處於盆地之中,強敵要入侵一定要翻山越嶺才能進入盆地,也就是說,有比較長的預警時間。有可能是主帥戰死或主力被消滅,強敵攻入了盆地還要經過一段不短的路才能到達蜀之都城(當時騎兵應該並不普遍),這代表,蜀之國將亡是有時間做亡國前的緊急處置。

其次,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是相當富庶之地,自然為強權覬覦之地。周既然能匯集眾多小國擊敗商之大軍,自然,也有能力滅掉蜀之國(也許不是周主導) ,周的祖地就在秦嶺之北,而後代的秦國也是率軍滅了蜀國,很可能是歷史重演。遠古蜀之國遺傳之物無有文字,而甲骨文是在商末開始發展,周之初並未廣傳,這就說明遠古蜀之國並沒有文字。外侵來襲徹底滅了遠古蜀之國,所以三星文明(當地之上層文明,與當地普通人的差距很大)整個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個狀況類似秦末,城將不守,吏官將簡書大量投入井中,不要給敵人毀掉。另外,就是不要讓敵人搶走。

可能不是"打壞",而是扔進去時撞壞、或被後來扔進之物撞壞、壓壞。時間緊迫,就一股腦分類分批往裡面扔。

如果深入想一想,就會發現最可證明不是祭祀坑的物品是其中的銅製生命樹,怎麼會把如此高大的銅製生命樹放入坑內祭祀?銅製生命樹應該是神廟的擺置。另外一物"金仗"也可證明不是祭祀坑,金仗是頭目權威的象徵,怎麼可能會放入坑內祭祀?

我說:那不是祭祀坑,那是要逃離前的貴重物品的掩埋坑。

********************* PS ****************

21/4/7 三星堆三大谜团

谜团2 “现场”是什么样子?

  许杰最想解开的谜团是三星堆青铜塑像原来是如何组合、摆放的。他表示,如果能恢复青铜器最初的空间关系,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而且能帮助获得有关三星堆人的宗教和其他方面的信息。

谜团3 是古蜀国,还是另一种文明

  很多人相信,三星堆遗址就是古蜀国遗迹。他们指出,三星堆文物上的鱼、鸟以及夸张的眼睛外凸形象印证了传说里对几位古蜀王的描述。关于战国以前蜀国的历史几乎全部来自《华阳国志》,这是三星堆遗址往后1000多年、东晋时代的著作。而三星堆遗址本身尚未发现任何文字。

21/4/20 三星堆没有发现宫室或其他重要建筑被火烧或者被捣毁的迹象

三星堆“祭祀坑”埋葬物的种类、堆放方式、顺序方向都大致相同,坑间距非常近,有的祭祀坑还相连——如2号、3号坑,7号、8号坑都是两两一对——应该属于同时期,坑中部分器物被打碎,但摆放十分有序,特别是象牙置于最上层。

****************************************************

21/3/20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19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在新發現的五號坑有發掘出土大量黃金製品,甚至有一個獨特的黃金面具殘片。黃金面具殘片雖然只有半張,但已比在金沙遺址博物館中所保存的商周大金面具體量更大,後者是國內所發現的同時期最大的黃金面具。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

21/4/8 在三星堆共出土了八顆青銅生命樹,其中最出名的當屬一號神樹,樹高3.96米,每層三根樹枝,一共有三層。由於時代久遠,樹頂早已缺失,所以其本身高度應該超過4米。

樹身上蜿蜒的那條龍,龍身是銅管扭成麻花狀,長達5米多,這又是怎樣扭得如此勻稱的?有人做過實驗,用現代技術是扭不成的,這些技術即使在21世紀也屬於高難度技術。

有專家認為這棵樹應該是古蘇美爾文明中的胡盧普樹,其中蘊含無數長生奧秘。傳說在遠古時期,胡盧普樹生長在幼發拉底河畔。有一日女神伊南娜將其移植到了自己的花園中,想要等此樹長大便伐之做床榻。

但女神沒想到,胡盧普樹被移植到花園後迅速長大成為了一顆生命神樹。樹根盤踞着一隻毒蛇,樹頂棲息了一頭神鳥,還有一位人類女性Lilith在此安家。蘇美爾英雄吉爾伽美什得知此事後,毅然出手砍死了樹底的大蛇,趕走了蛇鳥與人類,於是生命古樹便落到了女神伊南娜的手中。傳說生命古樹內藏奧秘,它能賜予人類永生不死。

(.:與西亞有關的重要表徵是面具的臉型,凸眼大鼻,這是西亞人的臉形特徵。)

21/4/8 1986年,中國考古專家在三星堆遺址處發現了兩個祭祀坑,出土了大量或被砸壞、焚燒的珍貴祭祀品,一根金杖就是其中的一件。三星堆金杖長143厘米,直徑2.3厘米,重463克。金杖是用金條捶打成金皮後,再包卷在木杖上的。據專家推測,金杖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600年左右。因為年代久遠,裡面的木杖已經炭化,出土時只剩外面的一層金皮,金皮內殘留有炭化的木渣。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是代表政治權力與宗教權力的權杖,為古蜀國最高的政治人物與宗教人物所用,這根金杖是政治權力之杖,也是宗教權力之杖。

黃金權杖長143cm,寬2.4cm,重463g,在黃金權杖上有著三組圖案,分別是鷹、圓臉和一對魚!其中一對魚是刻畫在權杖的頂端,並且雕刻的栩栩如生,非常的精美!還有 和鷹也是一樣,雖然沒有跟那一對魚一樣被雕刻在最顯眼的位置,但是雕刻的卻也是非常精細!

(注: [王寶星] 猶太人相信君王的權力是來自上天所授,故君王登基加冕得先由總主教(古代稱祭司長)膏油於其頭頂,聖經亦多次提及「金杖」及「鐵杖」,因為「金杖」、「鐵棍」是上帝授予統治世界的權柄象徵,所以埃及法老也是執金質之權杖。而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刻有橫向的箭,箭尖頭是一條魚,箭身則穿有一隻飛鳥,三星堆出土文物中還有一個金質皇冠頭圍帶(金冠帶),上面也有一模一樣的圖紋。

(.:君權神授。)

這必須由古猶太人的宇宙觀談起,因為以聖經記載的文學手法推論,地球猶如一大型臉盆,四周有地極(即所謂地之盡頭),除陸地以外尚有海洋及深淵(深淵亦代表黑暗與地獄),地極之周圍有天框罩護著大地,天框上則環繞著天水(大氣層),天框罩下則為空氣與雲層,日、月、星辰皆在其中,而天空正中央則有天窗與道路通往天水之上的天堂,上帝則住在天堂之上,觀察與監管著大地,而通往天空則只有擁有鳥類的翅膀,埃及人也是崇拜神鳥,神鳥往往也代表皇帝,故有鳥頭人雕像、畫像,天使必定長鳥翅膀,神獸也多有鳥翅膀。所以鳥是代表天空、天堂通路的使者,魚則是海洋、深淵能來去自如的象徵,以箭穿鳥及魚的圖紋代表聖經中上帝的權柄乃是由宇宙穹蒼直到地極且達及深淵,所以皇冠金帶上與權杖上有此圖紋是極為正式由上天賜與權柄的象徵。

(.:對遠古人而言,天上必然有天水,不然怎麼會下雨,水從哪裡來。以箭穿鳥與魚可能代表有力量控制上達天下達深淵的能力。)

三星堆出土之人头铜雕有数种,有些戴有金质面具,有些则无,但其共同处是大眼、大耳与高鼻子,符合犹太人的特征,其中有头戴犹太人小圆帽Kipa的,有戴亚伦大祭司圆盘帽的,也有戴平顶雅各布帽子的。

先看三個銅像的頭頂,中間的讓人想到猶太人頭上戴的小帽,兩邊的頭頂讓人想到東正教牧師戴的圓筒帽,還有土耳其人戴的圓筒帽。再來看他們的鼻子,很明顯這是西亞人的鼻形,比較突出的眼睛也是。有一點要注意到,猶太人是保存傳統最悠久的民族。

注意他的帽子

青铜神树共出土六棵,其中大神树两棵,小神树四棵。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其实这两棵大神树出土时皆已折损,原应有十二只神鸟及树槎牙(注:指錯雜不齊的山石樹木等物),它是以色列(雅各布)十二子之十二支派树,也是祖宗树,因神鸟飞天即代表亡故亲人之灵魂。)

怎麼看都不是龍頭,何況三星堆根本沒有 龍 這個觀念,比較像一隻鳥

比較下,可知那不是一條龍,而是一隻鳥,只是它的喙很奇特

很明顯,這不是龍,是一隻鳥,因為有翅膀。這三條曲線配置的相當優美。有沒有可能此鳥會不會是在樹的最上頭。

如果根據這段話"樹根盤踞着一隻毒蛇,樹頂棲息了一頭神鳥",這隻應該是在樹根的蛇鳥,蛇與鳥的合體化身,這也就解釋了這隻鳥的喙,變成了蛇的嘴。這樣的合體也有實例的就是魚與鳥的合體。反正,絕對不是龍就對了。

金沙 金 鸟首鱼纹带

蛇應該沒有那樣的嘴,可能是虎與鳥的合體,老虎的嘴還有老虎的尾巴。還有他的腳腿有些不一樣,所以,這隻虎鳥接地。從尾部往上揚的長條與身體對比來說收縮很大,而且整條的寬度維持差不多,所以應該不是龍身或蛇身,應該是尾巴。此獸的功能應該是類似護衛犬,保護著神樹。

三星堆 銅虎,這個嘴型就像的,還有六顆牙齒。

21/4/8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三星堆与史前探秘] 三星堆很特别的一类器物就是青铜树,自1986年发现之后,对它进行解释的文章很多。参考民族志和萨满艺术和考古资料的比较,我们发现三星堆的青铜树酷似萨满艺术中的萨满树。萨满将宇宙看作一棵大树,是世界的中央之柱。它一般分为天界、人界和地界等层次,上面有鸟作为在天界飞翔和来往各界的信使和象征。萨满或巫觋则通过击鼓降神,与天界和神灵进行沟通。玛雅文明也有类似的宇宙观,有自己的萨满树。玛雅人的宇宙观将整个世界看作一棵巨大的木棉树,其枝头是天庭,树根是地狱,而树干是人类居住的世界。如果在三星堆的神庙里,当中放置着一棵这样的神树,有代表神祇或祖先的青铜人像排列在周围。三星堆的酋长或国王作为沟通天地和神灵的萨满主持祭祀仪式,一定是极为壮观和隆重的一种宗教仪式场面。还有,从萨满艺术的类比,我们可以知道,三星堆的信仰具有很强的萨满教特点。

三星堆的祭祀坑也许可以尝试用一种宗教疲劳来解释,这就是对神灵的彻底失望。比如,由于环境恶化,复活节岛上出现了部落战争和猎人为食的惨烈场景,人们相互残杀并推倒石像,表明对神祇的绝望和不敬。三星堆的统治者和臣民可能遇到了某种关乎生死存亡的灾难和威胁,他们进行最隆重的祭祀,祈求神的庇佑。但在祭祀无果的绝望情况下,他们可能会以这种玉石同焚的方式与神像同归于尽。那么,三星堆的祭祀坑是否可能为外来入侵者所为呢?确实,入侵者攻占敌对部落或国家后的第一桩事往往就是摧毁其宗庙,从精神上彻底击垮对方。然而,从三星堆的祭祀坑来看,这种瘗(ㄧˋ,掩埋,埋葬)埋似乎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不像是一种捣毁和劫掠的结果。祭祀坑挖掘非常规范,呈方向性排列。掩埋的器物大多十分完整,有些破碎的器物如青铜树看似拆除时的损坏,而非恶意的捣毁。黄金制品也保存下来,未被作为战利品劫走,这显然是一种有计划的主动废弃。但是,和许多青铜器窖藏不同,三星堆人看来没有想以后卷土重来,将它们取出和再次供奉的打算。

(.4/14:復活島推倒石像可能不是什麼宗教疲勞,而是被敵對部落推倒。歷史上,征服者都是把戰敗者(國或部落)的宗廟、神殿、神像徹底搗毀,摧毀戰敗者的信仰、尊崇的象徵,如此代表徹底的羞辱、復仇、消滅。還有一點,原始戰爭很可能戰後會發生大屠殺,殺光滅族以免除以後的復仇,台灣的矮黑人就被殺光了,遠古中國大陸的矮黑人也消失了。復活島還有一可能就是自然大災害(強烈氣旋、海嘯)。)

(.4/14:毀廟的另一可能就是高層改信、新宗教到來,例如羅馬帝國由多神教改信基督教,西亞的蒙古人高層改信伊斯蘭教。西藏本信苯教改信佛教。波斯人由拜火教改信伊斯蘭教。美國有些印地安人由信薩滿巫師改信基督教。台灣原住民改信基督教。)

21/4/8 三星堆博物馆正式对外公布三星堆遗址出土的3号青铜神树初步修复成果,高约1.1米的青铜神树

3号青铜神树上的人首鸟身神像

(.:感覺這鳥尾哪裡看過,原來在下圖中,在面具的前方。)

小型纵目兽面具 高31.5、宽77.4、通高82.5厘米。這才是完整造型。夔龍紋

(.:當初,不知道面具上鼻子上方這突出高物為何?現在明白了,是"鳥尾",由於是面具,所以沒有後方,就把鳥尾置於額頭之處,類似全貌的"縮圖"(abstract),如此可表現出"鳥人"的神韻,在周之前,鳥人的形象是相當活躍的。此外,我懷疑是否修復神鳥尾巴修錯了,尾尖上翹那段是對的嗎。)

(.4/14:為何小樹與大樹上的鳥 造型不同?大樹是鳥,小樹是鳥人。)

這個鳥的造型很優雅 尾巴很特別

為何此鳥為 勾型長喙?相當突出

難道是烏鴉(raven)? 東北古人是崇拜烏鴉的,很聰明的鳥,夷人崇拜烏鴉

商部落與北方民族的同源的證據不勝枚舉,顧頡剛先生早就說它是“鳥夷”,看來它是一個崇奉“鳥圖騰”的通古斯部落。

在萨满祭祀中间 乌鸦是他们的一个神鸟。在黑龙江沿岸部落和满族人中间,同鸟有关的宗教观念种类繁多。认为鸟是万物之灵,神鸟在生出所有灵魂之前,便已栖息于宇宙树上。“满族萨满即乘鸟从大地飞往仙境,再从那里飞回大地”。在满族诸姓氏中世代传承着许多鸟神创世造人的神话。在满族太阳河神话中,神鸟是太阳河的精灵,具有赋予宇宙主神以生命和神力的巨大能量。当天母神阿布卡赫赫与恶神耶鲁里争夺宇宙统治权时,天母神战败昏倒于太阳河边,居住于太阳河边一棵高大神树上的“昆哲勒”神鸟,救活了女天神,并以自己的七彩羽毛为女天神编织了神羽战裙,使女天神成为金光闪闪、永生永胜的宇宙大神。

在古代“野人女真”栖居的广阔疆域,以乌鸦为图腾的古族众多。满族先民把乌鸦和神鹊同视为天神的使者,祀天之时,附祭乌鸦、神鹊,正是希翼借助的神力,将虔诚的祝愿通达天神。

在阿尔泰语系北方民族中,都有浓厚的灵禽崇拜习俗与神话。鹰、鹏、鹄、鸠、天鹅、鹤、燕、喜鹊、乌鸦、杜鹃、黄鹂、布谷鸟,鸟类们成为萨满神坛的祭祀对象,甚至成为许多原始氏族的图腾祖先。先民认为,鸟是飞翔的精灵,是宇宙之光的象征。这些圣鸟又是宇宙开辟神、人类和人类文化的创造者、文化英雄。

满族先民认为鹰是民族性格的本质的特征,是正义力量的象征,“鹰是满族萨满的直系亲属,萨满是鹰的后裔。”因为萨满能像鹰一样翱翔太空,有通贯天地的神力。东海女真的后裔满族富察氏、尼玛查氏、瓜尔佳氏、刁洛氏、伊尔根觉罗氏、爱新觉罗氏等,均采用鹰旗为标识,保留着原始的图腾信仰和氏族标识。萨满的装束摹仿飞鸟的样子,服装的衣袖和前胸佩带的长飘带象征飞鸟的翅膀,后边的长带子是飞鸟尾巴的象征。阿依努人以鹰为民族的始祖、民族的拯救者、圣鸟,称之为“特里雅索古兹卜”。雅库特人视鹰为“天神霍姆波伦·霍托伊之子、群鸟之王”,鹰神给人间带来火种,是本民族的保护神。赫哲人对鹰无比崇拜,在伊玛堪口碑传承中经常出现的“阔力”, 赫哲语的意思是“神鹰”,被誉为萨满神灵的使者,变换形体,追魂降魔,解危救难,并能超死回生。

鸟类灵禽崇拜反映了北方先民栖息环境与渔猎生产的特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宇宙天穹的无限膜拜观念。人们认为鸟类可以到高天神界飞游,具有通天神力,而视为神圣吉祥的象征。

在日本,乌鸦被看作是吉祥之鸟,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鸟。日本人对乌鸦的崇拜可以追溯到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大约公元前665年,神武天皇从宫崎出发,东征奈良。在和歌山县熊野一带的山林迷了路,后来天神派来的一只乌鸦为他们指路,这才脱离了困境。这只乌鸦有3只脚,被称为“八咫乌(注意不是鸟,是乌)”,正是现在乌鸦的祖先。乌鸦是一种特别聪明的鸟。

21/4/9 专家在四川广汉召开三星堆出土象牙的发掘及保护研讨会。专家称,3号坑、4号坑共发现170余根象牙。用石膏布包裹好的象牙有100余斤,提一根象牙需两人抬。

在三星堆出土的東西中還有就是4000多枚海貝和1000多根象牙!這4000多枚海貝現在被證實是來自印度洋的深海貝類,那麼很多人就要問了,印度洋的深海貝類,怎麼會跑到三星堆遺蹟裡面來那?經過科學家的多方面查探,還是沒有找出來原因!

(有人說:沉睡在三星堆遗址坑和四川其他地区遗址和墓葬中的海贝与云南地区以及印度哈拉帕文化遗迹中出土的海贝材质相同、形制一致,这些海贝主要是用于贸易结算的货币,无疑是古籍所载之贝币。)

21/4/14 古蜀文明通常认为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兴盛于公元前2000年,衰落于公元前700年;由成都平原上的宝墩、三星堆和金沙三处文化遗址共同构成。这三个文化遗址不但在时间上相互衔接的,而且出土文物也存在传承关系。

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的宝墩文化是古蜀文明开始阶段,已经出现了由城墙保护的城市;陶器制造也相当发达。

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三星堆文化开始进入古蜀文明的兴盛阶段。殷墟和周原卜辞中曾有“蜀受年”、“征蜀”、“至蜀有事”等记载;不仅为古蜀文明的存在时间提供了直接证据,而且也说明其已经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战争。考古挖掘出的大量精美青铜器和金器则说明古蜀文明在此间已经达到了极高的高度。

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300年,终结于公元前700年的金沙文化属于古蜀文明的后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金器和玉器。金沙遺址位在三星堆南方50公里成都市區內,2001年挖工地時被發現的。其中,一个外径12.5厘米、重20克金箔“太阳鸟”的发现更为古蜀文明增加很多文化的内涵。

(.:金沙文化與三星堆文化是弱連結,並不是繼承連結,可推論 三星堆地區遭受了大劫難,很多東西是一去不返。)

1986年在四川廣漢三星堆發現的兩個祭祀坑中,曾出土了6件商代金面具和24件銅人面具,2001年到2007年,在三星堆以南36公里處的金沙遺址,也出土了兩件商代黃金面具。

把它們放在一起,你會發現大致風格一致,但是造型和工藝相差很大,金沙面具好像是在山寨三星堆面具,這是為什麼呢?

在三星堆發掘出很多青銅人,而在金沙遺址只挖掘出一個小青銅人,只有十幾厘米高,它的頭部和三星堆青銅人完全不同,造型也和三星堆青銅人大相逕庭,只有兩個手的姿勢和三星堆青銅人差不多。

(.:可說三星堆的神已經完全不再了。)

金箔外圈4只鸟的左旋,与内圈12个芒尖的右旋,形成一种动态的对比。

(.:怎麼 我看 都是 逆時鐘方向?為了整體造型,脖子與腿都好長,身軀較小,因為主體是太陽,鳥是陪飾。)

(.:來看一看,比較沒那麼抽象的圖案。由此,可看出太陽神鳥的身軀中 一個是翅膀,一個是尾巴。)

金沙 铜 三鸟纹 有领 璧形器

带柄有领铜璧 (有領是指中間圓孔與圖環間有一類似領子的一環)

《周禮》曰:「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用玉璧祭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了,其中以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商代的玉璧大多光素無紋,器體邊緣渾圓或略薄,工藝較為粗糙隨意。而商代的凸領玉璧,內孔邊緣留有一圈環狀凸棱,且大多孔壁直,且打磨拋光,璧面還琢有幾周陰刻的同心圓紋,玉璧的兩面還分別陰刻幾組圖紋,每組之間用寬陰線隔開,非常規矩整齊,如模刻一般,類似的器物在四川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遺址都有出土,表明了商文化的發達及對周邊的影響。玉璧被後人認為是祭天的禮器。

(.:天為圓,地為方。圓如何罩住方,你去海邊就知道了。"陸地以外尚有海洋及深淵(深淵亦代表黑暗與地獄),地極之周圍有天框罩護著大地")

(注:《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皆有牲幣,各放其器之色。」用蒼璧、黃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六器,來祭祀各方之神,看來是受古代陰陽五行說法的影響,因為古人主張天圓地方的說法,用蒼壁祭天,那是因為天是圓的,又是蒼色(青色)的緣故,用黃琮禮地,那是因為地是黃而方的。這說明古人以玉的顏色和形制,來配合陰陽五行的說法,從而產生了祭祀天地四方的禮器。)

金沙遺址出土了一件銅三鳥紋璧,器體扁平,中央有一孔,一端有一矩形短柄,孔的周邊凸起形成高領,領緣外折,使沿部較寬。奇特的是這件銅璧突破了以往光素無紋的傳統,在璧的面上刻劃了三隻首尾相接、展翅飛翔的鳳鳥,線條流暢、寓意深刻,不難看出,其柄應是插於某種器座上的榫頭,器形與紋飾應是古人宇宙觀和太陽神鳥的反映,同時,它對日後玉璧上出現的裝飾紋,具有著開創性的意義。

(.:璧 代表著 天 還是 太陽? 應該是天,天有什麼? 有太陽在行走,有鳥在飛翔,在室內如何有器來代表天來祭拜,璧也,天圓(罩大地),有太陽、有飛鳥。在這裡鳥不是代表負日而行,而是代表鳥翱翔其中的天空。)

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外徑17.8,孔徑6.7厘米。肉麵平,上有數同心圓陰線紋,各組同心圓之間的距離相等

如果璧代表天,那什麼代表地呢? "琮"也。《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那麼琮無疑是用來祭祀地的禮器。

(.:聯想到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黃綠色、半透明,器身外方內圓,中空呈短筒形,兩端凸出的射部較矮呈環狀,外邊四方轉角圓渾,每方外璧陰刻平行豎線2條,轉角處上中下陰刻平行橫線3組5條,與四方的豎線相交。(天圓地方,地是方的。)

在三星堆遺址北部的鴨子河中,曾出土了四塊大型的玉石料,上有清晰的切割痕跡,估計是被廢棄的玉石原料。根據玉器的質地和玉料的狀態分析,初步推測三星堆大部分玉石材料來源於成都附近的龍門山脈南段,即茂縣—汶川—灌縣一帶。

三星堆的玉器工匠們把來自龍門山的玉料進行加工,製作出精美的玉器。在三星堆遺蹟內,還出土有大量玉石器成品、半成品、坯料、磨石遺址。

21/4/17 近日,三星堆祭祀区4号坑的碳14测年结果公布,95.4%的概率在距今3148—2966年左右,属商代晚期。这里的距今是距1950年的意思。

(注:距今(英語:Before Present,簡稱:BP),是一種用於考古學上的年代的標記法,用於表示放射性碳十四定年法所估測出之絕對年代。自1954年開始,學者初次制定一個以西元1950年為所有放射性碳十四定年的基準年代,便於呈現碳十四定年的年代數據。 其原理在於,檢測一個有機體樣本所含之放射性碳元素(14C)的衰敗程度,便可以衡量出該有機體死亡後距離今日經過多少時間量。)

21/4/20 [.]看到一件三星堆文物,感覺 是 天界、人間、地下。由此可看出,這些雕像 是 神,三星堆出土的雕像與面具是 神。而金仗上的人面像是當時的人相(也許是首領)。問題是,為何神是長這個樣貌?

我的猜測,中間的像皇冠的是人間,下面是神獸與地神頂著。上方是天界,天神在上。也許這就是當時人的宇宙觀。人間為何刻畫得這麼少,尺寸這麼小?應為這個銅製物的重點是點明一般人看不到的神界與地下,而人間與之相比小的多。那人間為何是如皇冠般,可能四川是個大盆地吧,為何這麼說,因為在其他的地方(中原、長江下游)都沒有如此的形象。是不是就是天地四方呢,皇冠的四面就是東西南北四方呢?六端也。

不過當時在發現這件神器的時候的確是很令人心痛的,因為它被砸成了100多塊碎片,專家研究後發現這個青銅器是被砸碎然後在焚燒的,不知道這到底是何用意,那么到底這件“青銅神壇”是幹什么用的呢?,而其中游客們卻說出了一個很值得研究的答案,那就是通往三界的神器。

(.:有人看法與我相同。)

看這照片,就可看出人間的形狀,比較說得通了,是四個高面,不是四座厚體山

二號祭祀坑中共出土了三件青銅神壇殘件,它們無一例外,全部成了碎片。考古學家歷時兩年,才將神壇成功修復。

修復後的青銅神壇共分為四層。底層獸形座,是整個神壇的基座,其中的獸,便是著名的“壇下神獸”。神獸的造型,具有很強的動感,彷佛正在用盡全身力氣支撐著上面的神壇。它們的眼睛是縱目的。

第二層居住著四個大立人,他們的臉,跟出土的縱目面具一樣,威嚴肅穆。剽悍的身體上,套著一件緊身的對襟衣;衣服背後,畫著數輪正在散發著光芒的太陽。大立人戴著帽子,系著腰帶,手中抓著一根藤條。更為奇異的是,在它們的帽沿上,還有左右兩張臉。模樣很怪,長眉、大眼、直鼻、闊口。

第三層是高山。四座山峰相連,峰頂上還有一輪太陽。這些山峰圍成了一個封閉的“盆地”,這就讓我們想起了四川盆地。

最上面一層是最神秘的,這似乎是一個方形的匣子。匣子鏤空雕刻著五個古蜀人,通通盤著頭,穿著祭祀用的長裙,雙手呈環狀,如同青銅大立人一樣抓著什麼。

21/4/20 [.] 看上圖的神獸,也是帶有鳥的特徵,之前又提到鳥虎,可見三星堆是將鳥形為神性注入神界的生物(可以飛在天上,而天上住著。),這就衍生了神長什麼樣,自然就是鳥樣,這樣想就可推論 三星堆銅像神的長相就是將鳥臉特性+人臉所塑造出來的。所以,鼻子類似鳥喙,眼睛向側向上揚。可以看到上圖地神的臉像鳥臉。出現縱目可能是要凸顯神能夠廣看世界、看透你的心思,你做了什麼事神都看到了。

(.:這讓人想到一句成語 "羽化登仙"。)

21/4/21 王仁湘:三星堆二號坑296號青銅神壇復原研究

https://www.mdeditor.tw/dl/1ppUD/zh-tw

三星堆二號坑出土735件青銅器中,有3件被髮掘者指認為“神壇”及附件。編號為296號的神壇主體因奇特複雜的造型最引人注目,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裡還依據它的造型做出了一個巨大的祭壇模型

據發掘者在《三星堆祭祀坑》中的描述,296號神壇因在當初埋入舉行儀式時曾經火焚,它的一半已被燒熔,剩下的一半也變形解體,經過拼對復原,大體可以觀察到全器造型的原貌。

下層的獸形座底部為圓盤形,上立大頭、長尾、四蹄、單翅的兩尊神獸。中層的立人座底盤亦為圓形,承託在神獸的獨角和單翅上,座上立四個持物的力士,力士面向四個不同的方向。再上面是所謂的山形座,為四瓣圓弧形圈連成的一個圓形座,它承託在下面四立人的頭頂上。頂立在山形座四瓣體上的是上層的方鬥形頂,方形頂實際上為空鏤的盒形,中部每面鑄五位持物的小立人,四角上端各有一隻展翅的立鳥,在一面上部正中鑄一鳥身人面像。方形頂的最上端還有一個收縮的方形介面,表明上面應當還有拼接的附件。全器殘高沒有超過55釐米,獸形座的直徑也只有約22釐米。

神壇表現的並非像有的研究者所說的那樣,有地、人、天三界的圖景。全器表現的是,依靠神獸力士的託舉,已經登天的巫師正跪立在天神(很可能是太陽神)面前,是在祈求,還是在奉獻,那就不得而知了。

(.:再在上面立個巫師應該有問題,整個比例就不對了,而且為何要造出這樣的銅器?神殿怎會有巫師雕像,巫師不需要登天就可祈求。尤其是就沒有人間那一段的必要,中間那一段是人間應該是很明顯的。兩尊神獸的方向相反可能表示是在走圓圈,人間在旋轉。這就有意思了,有了地理上的"循環"的概念。遠古人看到日月星辰的變化,一定知道宇宙是在運動的,不是靜止不動的,而且觀察出日月星辰的運動都有循環的現象,如何讓它動呢?最好的解釋就是有"動物"在推動。可以觀察到地下兩層的承載平面都是"圓"盤。有趣的是這兩隻"動物"吃什麼呢?當然不能去吃草或去吃肉,如果是這樣,跑走去填飽肚子那上面就塌了,所以這兩隻動物的嘴是往上的長方形開口,也許是"吸天地之正氣"吧。何況,地下也沒草或動物可以吃。)

(4/30:有人說神獸前方開口是鼻,也沒錯,鼻就是用來呼吸的,實際上,是鼻口合一了,因為不需要口齒來吃生物。)

21/4/23 三星堆玉邊璋長54.5釐米,寬8.8釐米的條形玉璋,其狀頂端一為鈍角,一為銳角,射部和柄部兩面,均陰刻有兩組圖案,圖案分上下兩幅,正反相對呈對稱佈局。

圖案裡描繪的是古蜀先民在聖壇上舉著牙璋祭祀天地山川的場面:

第一幅(最上一幅)為平行站立三人,頭戴平頂冠,戴鈴形耳飾,雙手在胸前做抱拳狀,腳穿翹頭鞭,兩腳外撇站成一字形。

第二幅是兩座山,山頂內部有一圓圈(可能代表太陽),在圓的兩側分別刻有云氣紋,兩山之間有一盤狀物,上有飄動的線條狀若火焰。在山形圖案的低部又畫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臺(可能代表祭祀臺),山的外側,一隻大手從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

第三幅是兩組“S”形勾連的雲雷紋。雲雷紋下的一幅也是三個人,穿著和手勢與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這三個人戴著山形高帽,雙腳呈跪拜的姿勢。

第四幅是兩座山,內部結構與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兩側各立有一牙璋,右邊的山頭伸出一個狀若象勾狀物橫在兩山之間。

(.:看神壇人間四面上的圖案,記得在哪裡看過山形圖案,找了半天,找到了 ,就是在璋的上面。)

21/4/25 牙璋与国家制度——《牙璋与国家起源-牙璋图录及论集》前言 

牙璋与中国以至于东亚地区国家起源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1994年我们公布《中国、越南出土牙璋遗址分布》图后,旋即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注意。饶宗颐教授1994年论牙璋的分布,“东濒黄海,南至交州及闽、粤海隅”,与《淮南子·泰族训》“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州”的商人疆土,“完全符合事实”。1995年,英国罗森夫人在其大着《中国玉器》一书中,引用了牙璋分布图讨论中国与越南间牙璋的互动。2003年,日本京都大学冈村秀典教授在《夏王权诞生的考古学》一书中,把二里头牙璋作为宫廷礼仪的瑞玉,从牙璋分布讨论玉器在东亚早期国家扩散的社会背景。2009年,许宏先生在《最早的中国》一书中,从东亚玉石璋分布分析二里头文化向各地强势的辐射。2012年,日本广播协会(NHK)出版《中夏文明的诞生》专刊中,以二里头龙牙璋作封面标志。牙璋起源与分布,已成为中国以至东亚国家起源一项重要的文化象征。

考古发现早期牙璋可能与山川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1994年张学海先生对牙璋的功能推测,认为是“因时因地而变化”,估计最早山东龙山文化阶段,牙璋是用作祭天拜日、祈年的礼器。一直到二里头遗址阶段,牙璋的角色才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二里头宫殿群及宫殿的结构,从城市聚落方面雄辩了中国早期国家无形制度和王权抽象概念的存在。二里头出土的玉器,也很清楚地反映了其特殊的社会角色。

一直到二里头文化第三期,牙璋、玉刀、玉钺、玉戈等大型礼器,被发现集中埋藏在宫殿周围贵族的墓葬中,反映了所属贵族社会阶级的背景。古代社会中祭神时使用的玉器,称为祭玉;瑞玉是贵族间交互拜访,或谒见王者使用的玉器。冈村秀典先生认为在二里头遗址以前,牙璋为祭祀用的祭玉,而二里头三期以后牙璋等玉器,已转化为宫廷礼仪中的瑞玉,为王国内君臣关系、秩序的体现。这样二里头文化阶段的牙璋,在功能上有着革命性的变化,牙璋形态亦出现转变,包括长度增加到约50厘米的定制、两侧扉牙的龙化造型、器体附加萨满的符号等。这些牙璋上增添的因素,一方面增加了器物的威仪与神秘感,另一方面扉牙龙形造型更可视为王权的象征,对此后牙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里头时代的玉器和青铜器等的意义,超越宫廷礼仪的概念,为国家政治制度的物质象征。二里头是中国以至东亚地区国家政治都城的雏形。换句话说,其后延续三千多年中国古代的王朝都城,都发轫于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中出土青铜器、玉器,正是王朝政治制度秩序的象征,可以发挥着凝聚人心,促使民众或其他部族,服从二里头王权的权威。

二里头或可视为东亚地区最早或者接近最早,第一个或者第一批国家出现的版本。国家是必须有政治制度去运作,没有良好政治制度,社会无从治理。二里头原生型的国家出现后,可能是因为社会政治制度出色的表现,逐步变得更为强大。这样周围部族社会如果不甘被征服,就必须起而仿效。二里头国家制度的传播,就是东亚地区竞争型国家的衍生。二里头青铜器与玉器等,当然也随着竞争型国家的出现而扩散。

从西南地区三星堆祭祀坑及金沙遗址发现牙璋显示,除了受到来自二里头明显的影响外,也反映出强烈的地方色彩。这包括牙璋超巨大化或小型化两极的分化。牙璋已完全变为仪式化道具,巨大体量已不再适合手持祭祀,而改为安装固定后从远距离的参拜,小型牙璋可能是纪念性的象征物。此外,在龙形扉牙变成徒具虚形,“忘汝神气,堕汝形骸”(《庄子·天地》),出现形骸化的现象。更有甚者,把原有龙形扉牙改为凤鸟形状。这些都反映了西南地方的特色。四川盆地接受来自二里头强烈影响后,仍显示地方主导的发展,具备了竞争型国家的特色。

秦汉国家来源于夏商周三代的发展。许宏先生说:“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在这个前提下,二里头牙璋与南中国以至越南牙璋的分布,很明显可以解释为最早国家政治文化的雏形,也是最早中国世界秩序的雏形。

21/4/26 璋的金文

看是 兩隻手舉著"辛"吧? “辛”为商的“王者标记”或“王族徽记”,到周時貶商,辛的意思改變為"辛辣",敗者為寇啊。

標準圭形器是尖首平尾的造型,最早在商代出現,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逐漸盛行。玉圭作為古時一種重要的禮器,被廣泛的用作朝覲禮見等場合,用以表明攜帶者的身份,而且頻繁出現於大型的祭祀活動。

(.:圭就是一個山形物吧。)

新石器晚期 獸面紋玉圭

玉圭表面風格多素,沒有太多雕刻或者裝飾,尺寸一般在15到20厘米左右。周朝時期的玉圭造型可以說是最為多樣的,當時的周天子為了方便統治,於是賜予他們每人一件玉器,並命其定期朝覲,朝覲時需持玉圭前來,作為身份象徵。當時的玉圭根據尺寸劃分地位,而且還分別賦予它們不同的名字,同時代表不同的權力

(.:遠古沒有文字,通訊困難,需要"信物"?用物件來顯示關係。口說無憑,又沒有文字就沒有文書(也沒有紙筆),看了信物就有憑有據了。信差帶著信物去口語傳達。聯想到"印章"的章。而人物及其代表的群體的在組織的地位自然是要定位的,所以用尺寸來表明也是很自然的發展。)

(.:有就是說,在沒有文字、紙張的時代,如何推動類國家規模的政治、軍事運作。反推,當時,類國家政治體的規模已經相當龐大。)

21/4/27 [腦洞大開]  三星堆玉邊璋圖案之遐想

(.:這篇文章,有很重要的放大圖。)

關於玉璋,《周禮》有相關的記載:「璋,以祀山川。」表明璋是用來祭山的一種禮器。古人認為山是地面離天最近的地方,所以祭山的目的在於通天。

(.:山與鳥都與天有關,而天又與神有關。其實,金字塔、樹都與天有關。越高越接近天,沒有山的地方(尼羅河三角洲)怎麼辦,很簡單,建金字塔,要堆得越高,就要基底越大,沒有金屬的時代,就用巨石來堆。樹越長越高,越接近天,也越接近神。)

《周禮·考工記》又載:「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天子以巡守。」說明璋又有大小之分。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邊璋。

山頂內部上方有一圓圈,代表太陽,在圓的兩側分別刻有「雲氣紋」,表示每天太陽在升起。山形圖案的下方又畫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表示太陽下山。山的外側,有一隻從天而降的大手,拇指按在山腰上。表示天神時時在庇佑著大地山川。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兩山之間有一盤狀物,上有飄動的線條狀火焰。

(.:有一點要注意,就是剛好是四座山。東西南北?)

我們可以看到上界的"天神"形象:豎眉、大眼、闊嘴、長耳,衣著疊層。由此可見其與高2米多的青銅大立人是一致的。大立人應是被祭的"天神",而非下界的祭師或蜀王。圖和銅立人兩者唯一差別只是:圖中多了鈴鐺耳飾,而大立人只剩耳洞,可推測為埋坑時丟損。

(.:看了放大圖,就很明顯是跪著。注意他們的手形,是一隻手環抱著另一隻拇指與食指形成圓形的手。奇怪的是,大立神為何兩手沒有相合,不過也是拇指與四指形成圓形。從此可知,大立神兩手間不是之前推測的兩手舉一棍狀物,錯的,沒有的,可能兩手沒相接的原因可能與塑造有關,很難以銅鑄出雙手結合,而且一隻拇指與食指形成圓形的手,只好變相的做了調整。)

(.:所謂的"雲雷圖"其實是一符號,代表循環永世,類似數學的無限大符號。如果,將直線畫的圓弧一點,稍微柔順的畫就成了陰陽圓圖。)

(.:廟裡祭拜的當然是神,祭師只是神的人間傳聲筒,沒人會去祭拜祭師的,就好比廟裡不會去祭拜和尚的,除非和尚圓寂成仙,後人才祭拜,那時他的身分已經是神而非和尚。祭師是活的人,不需要銅像。)

(.:有沒有可能,上面那排的是天神,戴的是平頂帽(神壇上的天界類似方盒子),站立。下面那排的是山神,戴的是山形帽,因為扛天所以重壓下是跪著。為何跪著可能也是神呢?因為他們的手勢與平頂帽神是一樣的,所以不是在祈禱。)

(4/30:如果下面一排是跪著的祭師(神似乎沒有跪著。),那就可以解釋下面的山外兩側各立有一牙璋,因為牙璋是祭拜山的,也就是祭師埋入土中祭拜的牙璋。上一層的兩山之間有一盤狀物可能是天界,其上的線條可能不是火焰,而是神鳥。)

21/4/28 [.] 很可能,中間的雲雷圖,代表著人間,人間就是循環。四面山就是四個方位的山。山是日出日落的地方。

21/4/29 [.] 鳥人讓我想起了在舊金山博物館看到的南島 鳥人頭木雕

南島的木雕

21/4/29 [.] 再來看神壇上的四面山上的圖案

圖案類似邊璋上的山形圖案,外框應該是太陽東邊升起、日正當中、日落西山。山內的圖案讓人想起金沙的蛙形金箔,實際那是神人的圖案。下方可能是一雙手伸出,手掌握成圓形?

(16/1/6 [.] 马家窑彩陶找到了 3) sustainable harvest—the Seeded soil pattern. (田)

上圖下方及罐口像波浪狀的紋飾,其實代表mother(fertility),就是乳房

細細地看,就可看出上圖是下圖的抽象構圖

 這位生育之母女神的頭就有the Seeded soil pattern

)

如果是養育之母的話,那更證明四面山所包部分是人間。

仔細看,看到天界的神真多,每位神的後面還有一位,可見這是天界。另外,注意他們的雙手並未如璋上神雙掌合抱,而是如大立神一樣。也可見大立神雙手間是沒握一棍狀物。

四位地神就雙手握有類似繩之長條(有點類似船的錨),應該是牢牢握住人間。(如果真是如此,就可解釋璋上的山為何有神手按住山腰,要穩穩地按住山不要亂動、亂飄、亂飛。)身上的眾多紋圖應該代表是火吧,古人看到火山,應開認為地下是有火的。

對於拉住、手按住一時想不到,但深入想一想,就不會被銅器的焊接(連結)所迷茫,想想看,在意識上,是四座山頂著神界,四位大力神頭頂著人間,那麼他們要如何確保頂的東西不會翻落,也就是說要有能說服人的東西可以確保頂的東西能固定。

可看到神獸的下巴,也有蛙形神圖案

看過了神獸,才會了解 這尊 青铜兽冠人像

21/4/29 

三星堆博物館,蛙形金飾片。蛙形飾長6.96厘米,寬6厘米,厚0.04厘米。沿著背脊兩側向四肢延伸弦紋和連珠狀乳丁紋`,

這打的突出點夠成的線,就是原來的紅線。所以不是蛙,是神人形。

這女神是用紅線為主 (紅色應該代表血液)

玉璋,三星堆博物馆藏。看出此玉璋與上圖的關係嗎?

21/4/29 

金沙 涡纹喇叭形金饰

 

The Triskelion, or Trinity, or Triglav (the triple Godhead) symbol. It is presented in the canonical form, with curved, spiral ends. 

(a) plate from the East European Cucuteni culture with the Triglav sign; (b) A plate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ulture Hohokam (the Anasazi-Mogollon).

Ancient cucuteni vase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鸟爪人像

中國學者,稱之為青蛙玟,差的十萬八千里。
通常女神使用虚线来画,她拥有一个人的身体和延展的四肢。这种模式常发生在欧洲的Trypillia-Cucuteni 文化和中国的仰韶文化这两类考古物品上  
右邊仰韶文化的罐上的紋路是連續兩個女神人的手及腳相連,共用手腳指。

连续神人纹彩陶罐,半山类型(距今4650-4350年)

21/4/30 [知乎]  【三星堆】神秘文物探源(2)青铜大立人像拿的是什么、神树与祭坛解析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155817

青铜大立人像由人像和底座两部分构成,采用“分段嵌铸法”铸造而成。身体中空,通高2.62米,其中人像高1.72米,底座高0.9米,重达180公斤。是全世界已知最大的古代青銅人像。

赤足站在方形怪兽座上。底座有座基、座腿、座台面三部分组成。座基成梯形,座腿为四个相连接的怪兽头;座台面为方形,四周纹样装饰以日晕纹为主。从图像总体的语境分析,青铜大立人像所站立的方台,可整体理解为巫师做法的道场——神坛或神山。

(.:座腿可能不是怪獸頭,而是人間的四面山,真如此,則這大立人應該是 至尊神。)

青铜大立人像头戴铸有兽面纹和回字纹的花状高冠,粗眉大眼,鼻棱突出,嘴角下钩,两耳下垂各有一穿孔。颈部细长,右臂上举,置于鼻前,左手举起与胸部同高,两手卷握,似在作法。

它那雙鑄造成環狀的大手,從比例上看明顯是放大了,一高一低放在胸前,每隻手都握成圓環狀,兩隻手握成的圓環形狀並不同心,也就是説其圓心軸並不重合,

青銅大立人的服飾和神情來看,其衣服窄袖、左衽、後端呈燕尾狀,上面有龍紋、獸面紋、鳥紋、蟲紋、回紋等各種紋飾,繁複精麗,

三星堆博物馆铜立人像拓本局部——外层单袖衣左侧的龙纹(.:很明顯這不是龍紋,龍的四隻腳不會如此粗壯,也不會著地,這應該是地下轉人間的神獸,注意其眼睛。我還是認為三星堆文化沒有龍這個觀念。)

二号祭祀坑所出的青铜立人像,穿着全套庄严的华丽礼服。上衣可分为三层。最里面是一件袖口又细又窄的长袖上衣,外面套有两层短袖上衣。最外面的一件斜领向左交掩,长度达到腹部以下。特别罕见的是在外衣的左右两侧各垂下一条刀形的突出衣裾。这一样式与中原的商族服装有所不同。在上衣里面束有长及小腿部的裙裳,用以掩盖下体。赤脚,头上戴有圆箍形的冠帽,冠帽上装饰有突起的冠物。衣物上都刻有云雷纹和直线纹,象征着纺织物的织绣纹样。

青铜大立人像服装装饰得繁复讲究,纹饰得华丽精细,显示出古蜀先民已掌握了刺绣、堆绣等技巧,显示出当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纺线、织布、剪裁、缝纫成衣的工具和技术。

21/4/30 [.] 太精彩了,又看到了神壇人間四面山,竟然在神樹的底座。

二号大型神树底座,(.:注意跪坐人像後面的形象不就是人間山面)

二号大型神树人为损毁比较严重,曾被砸击和焚烧而变形。残留部分为树座和树干两部分,底座为圆形圈座,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树干通高193.6厘米,残高 142厘米,底座直径54.8厘米。圈座三面正中有一方台,上有一19厘米的跪坐人像。现存的仅二层树枝,有三个分叉,但仅存一枝完好。该枝从中段上下一分为二,上段有一立鸟站在花瓣上,下段端部为一花朵。

二号大型神树 ,很明顯,原來護衛的神獸被換成跪著的祭師,三位祭師在護衛著神樹,底座的三面山就意味著人間,人間自然沒有神獸,所以換成了祭師。從此也可看出祭師的形象,同時反映出哪些是神。在璋上的圖案中下層也是三位跪著帶著山形帽的人,難道就是這三位祭師。

小型神树只有一件比较完整,也颇有特色,残高50厘米。该树为三股辫绳状树干,基座无存,但周围有几枝卷曲的枝条外展。树的主干中部有两层树枝向外展出,但端部均残。两个主干顶端分别有一立鸟。特别有意思的是,该两只鸟均为人面,戴着面罩,方脸、大眼、高鼻、大耳,身短翼大,造型更像是长着鸟翼的人。

20/5/1 [.] 今天看大秦賦,其中一幕,看到華陽公主身旁竟然有一 三星堆 神壇 複製品。 其實,不應稱為神壇,應該是 當時的宇宙觀 模型。

20/5/1 Ancient Hebrew View of the Universe

The Three-Story Universe

firmament 蒼穹 。In biblical cosmology, the firmament is the vast solid dome created by God on the second day to divide the primal sea (called tehom) into upper and lower portions so that the dry land could appear.

The Hebrews believed the sky was a solid dome with the Sun, Moon, planets and stars embedded in it.

The 6th-century Egyptian traveller Cosmas Indicopleustes formulated a detailed Christian view of the universe, based on various Biblical texts and on earlier theories by Theophilus of Antioch (2nd century CE) and by Clement of Alexandria (c. 150 – c. 215). Cosmas described a flat rectangular world surrounded by four seas; at the far edges of the seas, four immense vertical walls supported a vaulted roof, the firmament, above which in a further vaulted space lived angels who moved the heavenly bodies and controlled rainfall from a vast cistern.

In 1584, Giordano Bruno proposed a cosmology without a firmament: an infinite universe in which the stars are actually suns with their own planetary systems. By 1630, the concept of solid orbs was no longer dominant.

21/5/8 [15/7/11。laura67] Surprise: the amaz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Cucuteni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Yangshao . Who influenced whom 6-7000 years ago?

The two cultures were contemporary (Cucuteni performed between 5000-3500 BC. Chr., In the period in which existed and Yangshao: 5000-3000 BC. Chr.), And historical evidence make us to believe that their representatives were not strangers to one another, and even more, that even had trade and cultural relations. A remarkable at first sight is that of the two cultures ceramic amazingly resembles more - symbols, shapes so close that a layman could easily confuse. Is it just a coincidence or mysterious talk about concrete influences in both directions, or even from one direction to the other?

Finally, we must note that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s of the Asian (and therefore of China) -symbol of Yin Yang and Swastika - were discovered on Cucuteni pottery 6,000 years old. Even more, in Romania, swastika symbol appears in Turdaş Vinca culture, with a history of 7,500 years.

注意這是中國的太極圖與卍字。

這個類似房子的陶製品,其實是當時人的宇宙觀,兩邊外壁有太極圖,現在知其意為循環(輪迴),也就是人間。

21/5/29 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再有重大进展,最新出土的文物中,有神树等各种残片,3号祭祀坑的中国国宝级文物铜顶尊跪坐人像亦首次亮相。

它是通高115厘米,位于3号祭祀坑南部的铜顶尊跪坐人像。铜顶尊跪坐人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一件55厘米青铜大口尊,铜尊口沿内侧有短柱,肩部焊有精美的龙形装饰;下部则为一呈跪姿、双手持物于身前的高60厘米铜人。

(.:雙手應該是沒有持物,就是一種手勢。也不能稱為龍形裝飾,因為那時沒有龍的概念。)

此外,新出土的金面具残片和其他面具形态相似,耳朵宽大,眼睛突出,鼻子也比较高,嘴巴微微上扬,是一种神秘微笑的造型。

新出土 青銅頂尊人像 與上圖是不一樣的,聯想到璋上的跪神,應該是頂著天地。尊很可能代表著天地。

商後期 犧(祭祀用的毛色純一的牲畜)首獸面紋圓口方尊 台北故宮博物院

圓口是天,下方是地

21/5/31 尊的甲骨文

不知金文為何上方加了個"八"(八,即"分",酋就是分酒的人。),注意看,這個酒器加了一橫特意分了兩段。不看這個演變,你永遠無法了解怎麼尊這字下面有個寸。

1986年中国考古曾出土顶尊跪坐人像。這應該是跪地祭拜。

21/9/5 哈薩克努爾蘇丹心臟地區的光明大道(Nurjol Boulevard)最中間的建築也是現今首都的標誌性象徵,生命樹觀景塔(Baiterek tower)。

這座塔的造型來自哈薩克傳統民間故事中的生命樹形象,而這也是遊牧民族的宇宙觀,樹頂為天,中層為人間,樹的根部為地下世界。相傳薩姆魯克(Samruk)聖鳥是天與地的使者,可以決定人的生死,而祂每年都會在樹頂生下一顆金蛋,為人帶來好運,為土地帶來富饒,也象徵時間的流轉。

廣大歐亞草原上的遊牧騎馬民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八世紀的斯基泰人(Scythians),斯基泰文化橫跨整片歐亞大陸的北方,各地都能挖掘他們的遺址,並且在這些墓穴陪葬品中,還能同時找到當時東西方地區的貿易文物,因此考古及歷史學者將這片斯基泰人移動的區域稱為草原絲路。

現任總統卡西姆若馬爾特·托卡葉夫(Kassym Tokayev)則在當年3月20日提議將首都阿斯塔納更名為前總統的名字「努爾蘇丹(Nur-Sultan)」,以紀念這位哈薩克獨立後的首任總統。1991年,哈薩克在蘇聯解體後獨立,只不過幾年的時間,當時的總統——努爾蘇丹·納札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就於1995年宣布準備將首都從南邊的阿拉木圖(Almaty),遷到1200公里遠的北方,整個歐亞草原的中心——原本只是個小鎮的阿克莫拉(Akmola),後於1997年正式遷都時改名為阿斯塔納(Astana),在哈薩克語是指首都的意思。

21/9/9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向公众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四号坑阶段性的重大考古成果。

三号坑(以下简称K3)的发掘由上海大学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自2021年1月9日启动发掘,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K3位于8座“祭祀坑”所在区域中部,开口面积约14平方米。推测K3埋藏之后不久,这个区域就废弃了。K3出土各类器物残件和标本共729件。较完整遗物共478件(组),残件141件。其中,较完整器物包括铜器293件、玉器45件、象牙100根、金器7件、骨雕2件、石器2件、海贝26件(组)以及材质不明器3件。K3年代应与二号坑(K2)非常接近。K3在形制、埋藏情况、出土遗物等方面与K2高度相似。K3与K2年代应非常接近,大致确定为晚商时期(约当殷墟二期)。

K3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由上半部分铜尊与下半部分人像组合而成。铜祭坛、神树纹玉琮等器物,题材独特、细节丰富,均前所未见。

四号坑(以下简称K4)的发掘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自2020年10月9日启动发掘,至2021年8月18日结束。K4位于“祭祀坑”群的东北部,口部面积约8.1平方米。与K3相似,推测K4埋藏后不久便废弃。目前K4遗物已全部提取完毕,共出土完整器86件、残件1073件。完整器包括玉器9件,有琮2件、瑗1件、凿4件、璧1件、锛1件,均来自埋藏堆积;铜器21件;象牙47根;陶器2件,均出土于灰烬层,且均为尖底盏。

K4出土3件铜扭头跪坐人像,大小、造型一致,似同属一件铜器。人像呈跪坐姿态,身体略向左前方倾斜,头微颔并扭向身体右侧,双手呈半“合十”状平举于身体左前方,两膝贴地,双脚前脚掌着地,后脚掌抬起。人像身体重心在左肩与双手手掌之间卡槽的位置,表现出强烈的负重感。

三星堆4号坑年代最有可能在距今3148—2966年的范围之内,属商代晚期。

五号至八号坑 工作还在进行

五号坑目前已经做好了将坑内堆积提取回实验室的准备工作,预计在9月底完成野外清理工作,转入实验室开展精细清理。截至目前,五号坑共清理出土近似完整的金器19件、玉器2件、铜器2件,另有牙雕残片等近300件,较为典型的有金面具、鸟形金饰、橄榄形玉器、圆形金箔、玉珠和云雷纹牙雕等。

六号坑已于2021年7月19日结束野外发掘工作,坑内“木箱”及西侧木器已经整体提取回实验室,由社科院考古所实验室考古中心负责开展室内发掘。截至目前,六号坑只出土包括“木箱”在内的两件木器以及玉刀1件,不过“木箱”之内尚未清理,是否还有更多文物出土尚需后续明确。

七号坑已经清理完填土堆积,暴露出埋藏堆积,包括最上层的象牙以及其下的其他材质文物,象牙数量预计将近200根,能确认的文物包括玉石戈、璋、瑗以及铜人头像、有领璧、龟背形挂饰等,目前正在开展象牙提取工作,预计于10月份提取完全部象牙并开始提取埋藏文物。七号坑目前出土近似完整的铜器1件、金器3件、玉器5件,提取象牙80根(含残断象牙),典型文物包括带黑彩铜人头像、鱼形金箔片等。

八号坑已经清理完填土堆积、灰烬堆积,暴露出象牙和象牙之下的埋藏文物,象牙数量预计将近200根,能确认的文物包括铜人头像、铜面具、铜尊、铜方罍、铜神坛、铜神兽、铜顶尊人像、玉璋、玉戈、玉有领璧、石磬等,目前正在开展象牙提取工作,预计将于10月份提取完全部象牙并开始提取埋藏文物。目前提取的近似完整器包括铜器54件、金器349件、玉器199件、石器34件,提取象牙66根(含残断象牙),典型文物包括小型铜凸目鸟身人像、金面具、玉璋、石磬等。

(.:有沒有可能是被野蠻人摧毀了,野蠻人對銅、金、玉、象牙都沒有興趣。有一可能是 外來統治者被土著推翻了。)

7号“祭祀坑”还有一个特点是玉器多,其中包括玉璋、玉凿、玉斧、玉瑗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满满的一层几乎都是玉器,数量让人震惊。”

8号“祭祀坑”是目前唯一有厚实灰烬层的,考古学家们花费了长达4个月的时间来清理,从灰烬里清理出3000多片青铜器碎片、280多件玉器、超过360件金箔器等。

一些大型青铜器在象牙层的表面开始露出来了,其中一件神坛已经露出了三层正方形台基,台基上有姿势迥异、大小不一的青铜人像造型,有的身着飘带彩衣、翩翩起舞,有的小腿布满文身、肩扛祭品……神坛上还有一只戴着“项圈”的神兽。这件神坛旁边还有一只目前发现最大的三星堆“神兽”,相当于成年的柯基犬大小,大眼宽嘴,细腰粗腿厚臀,看起来非常可爱。神兽头上的独角还顶着一个平台,平台上站立着一个青铜立人。

21/12/9 商代青铜器出土数量较多,其中部分青铜器上有这类矿化印痕,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礼器表面附有织物的就有五十多件,其中四十件左右是丝绸,在有的铜器上包裹的织物达数层之多 。但由于早期主要关注的是青铜器本身,而包裹在外的纺织品遮挡了青铜器的图案或铭文,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均被清除,以至留存的纺织品并不多。

考古发现的商代纺织品数量虽然有限,但一些丝绸已相当精美,在青铜器上附着的不仅有普通的平纹绢、重平组织的缣、提花的绮,而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四经绞罗,说明我国的丝绸织造工艺早在商代就已发展到一定高度。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青铜器表面也保留了大量矿化丝绸印痕,对其进行形貌观察可知丝绸品种有绢、绮和编织物。

部分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上保留有平纹织物,经过测试材质为丝,平纹类织物中的丝织品可以通称为绢。绢的组织结构相同,由于密度、细度、捻度等其他结构参数的变化,以及加工工艺的不同,织物风格特点差异很大。其中,3号坑和8号坑中就发现两种不同风格的绢,其中前者较为稀疏,后者较为密实。绢是最大宗的平纹丝织品,江西新干大洋洲发现大量青铜器,青铜器表面也发现丝织品包裹的痕迹,经分析,其中大部分为平纹绢。

三星堆是古蜀先民创建的古蜀国都邑,其地的蚕桑丝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对古蜀地区的丝绸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就会发现,三星堆祭祀坑里使用大量丝绸亦属合理。

我国古代有关蚕桑的传说大多与蜀地有关。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 黄帝元妃嫘祖西陵氏教民养蚕,传说嫘祖就是四川成都盐亭县金鸡镇嫘祖村人。

许慎在《说文解字·目部》里讲:“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

《释文》和《玉篇》里说“蜀”是“桑中虫”,亦即蚕虫。

新发现也必定会带来更多的新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三星堆祭祀坑里会出现如此多的丝绸。坑内出土的大量青铜器、象牙、玉器、金器,原本都是存在于宗庙、神庙中的祭祀用器,出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埋藏过程中,丝绸或被焚烧,或包覆在青铜器表面,或被掩埋,究竟意味着什么?

(.:意味著這些坑不是祭祀坑。也佐證我的推測方向有可能是對的。)

(.:此外,也指出印度發現的絲織品市可能是蜀製品。反方向想,則是發現的象牙是來自印度。)

22/6/12 经过近半年的发掘,考古专家初步确认,除了这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之外,紧邻考古大棚还存在一处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建筑遗迹。早在2020年夏季,这处建筑遗迹就已初露端倪,直到2021年10月,考古队才正式对它展开发掘。截至目前,考古专家已经基本摸清这座建筑的形制,并把它简称为F1。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这座房屋周围又接连发现了中分发型的石跪坐人像、石虎、象牙、玉凿等礼仪性器物。

考古队对近200个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1012年,除五号坑和六号坑年代稍晚之外,3号坑、4号坑、7号坑、8号坑的埋藏年代一致,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

本次发掘的若干新器物显示出三星堆遗址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的密接文化联系,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罍、铜瓿为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玉戈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各坑大量发现的金器则与半月形地带自古有之的金器使用传统相符。

22/6/17 三星堆考古研究團隊宣布將8號祭祀坑新發現的頂尊蛇身銅人像與1986年2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鳥腳人像殘部拼對成功,專家將這件文物重新命名為鳥足曲身頂尊神像。

“合璧”而成的这件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头顶尊、手撑罍、脚踏鸟,身体向后翻起,完成了一个高难度“动作”。2号和8号出土的文物能够粘合在一起,表明这两个坑应该是同时埋的,是将青铜器打碎之后埋入不同的坑内。“同时,2号和3号坑是并列的,里面也有东西相互呼应,7号和8号坑方向一致,所以有可能这4个坑是同时(埋)的。

(.:如果確實為一物分埋二坑,就證明這不是祭祀坑,祭品不會分體放入不同的坑。此外,青銅神壇也不可能是祭品。)

(.:可能這兩件並不是一體的兩部分,因為 既然是頂尊就不可能喧賓奪主搞個大尾巴,而且尾巴上還有鳥頭,鳥頭往下更奇怪,拚接後之物不論造型還有意欲都不對勁。至於為何可以拼對成功,可能的解釋是鑄造工藝上是連接處,在此破壞後其裂口會有相同的分裂形狀。)

22/6/20 [.] 這個文明是沒有文字的,文明要有文字需要很多條件同時存在,非常不容易。 這個文明有銅器、玉器 等等,如果有文字,必定會有金文的現身。從出土的文物看不出有要文字的絕對性。

22/8/25 在8號祭祀坑成功提取出一件大型立人神獸,是三星堆迄今出土眾多動物造型青銅器中最大的一件,長度與高度都是一米左右。這件青銅器有著大口、立耳、捲髮、細腰、長尾、小粗腿,頭頂上有犄角,上面還站了一個人——這人身穿長袍,身形較瘦。在神獸胸口一個比較寬的面上還刻有一棵神樹,樹是直接鑄造在上面的。

(.:很明顯,這是 扛著 "人間" 的神獸。因為不是吃草、吃動物,所以是大口,吸天地之精華。這隻可能是 下班 休息的 地獸。 立人應該是神 控制著 放風的地獸。因為要頂重物,所以身體、四肢都非常結實。)

22/11/17 [.] 昨晚再看了一遍本篇文章,文中有提到坑內物品的擺放秩序,今早吃飯突然想到,這就代表著這不是祭祀坑,因為最上一層放的是象牙。象牙是什麼意思,象牙是象用來防衛與攻擊的,所以是有護衛之意,坑內放在最上層,應該是有保護之下神物之意。如果是祭祀坑就不需要這樣的保護。

此外,也想出為何要擺放象牙的原由,周前的神獸徽圖,可以看到突出的一對獠牙,可見利齒是凶猛的象徵,那麼什麼是最大的獠牙,答案是 : 象牙。

22/11/18 [.] 吃早餐的時候,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會不會是因為 "瘟疫"`? 病毒比人還可怕。

22/11/27

中原文明是商後的周開始塑造,自然商末的三星堆文明與其迥異。此片中提到 出土的銅面具有焚燒的痕跡 還有 越南考古的發現值得注意。從各種跡象都顯示周朝前中國大地是非常原始的,所以外來文明自然會影響這片大地。有點要注意,神的面容 不一定是 當地人的面容,比如佛教初來,其神的容貌就是印度式的。

23/7/27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启试运行。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外观集合三星堆原生态形象,三个体量单元朝向遗址区方向,形成博物馆与遗址区之间的空间对话;内容展陈通过1500余件(套)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呈现,借助高新科学技术,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新馆展出的1500余件(套)文物包含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含象牙雕刻)等多种类别。有600余件文物为初次展出,其中包括三星堆三至八号祭祀坑新出土文物300余件。青铜神坛、鸟足神像、骑兽顶尊人像、龟背形网格状器、着裙立人像、虎头龙身像等重器都悉数亮相。

新馆布展分为“世纪逐梦”“巍然王都”与“天地人神”三大部分,第一展区“世纪逐梦”下设“初识三星堆”“一醒惊天下”“盛世续华章”三个单元,以三星堆遗址近一个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主线,表现三星堆考古工作者百年逐梦、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彰显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时代主题。第二展区“巍然王都”下设“蜀土丰饶”“都城营建”“黄金加工”“玉器制作”“青铜冶铸”“王者至尊”“多元共生”七个单元,从文明探源的角度,对三星堆古国的自然环境、社会面貌、都城布局、手工业技术、权力结构等进行全方位展示和解读。第三展区“天地人神”下设“以玉通神”“藏礼于器”“神圣祭坛”“青铜面具”“鸟足神像”“万物有灵”“通天神树”七个单元,以祭祀区出土的精品文物为主要展示对象,集中呈现古蜀人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重要礼器、主要的祭祀行为、崇拜对象及其信仰体系和宇宙观念,表现古蜀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通过对古蜀人精神世界及其文化源流的解读,揭示古蜀文明密码,表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与精神根脉。

23/11/27 被三星堆揭开的夏朝遗址消失之谜---静卧在古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真的是夏朝故都的遗址吗? 苏美尔---哈拉帕--三星堆是逃亡之路

23/11/27 三星堆文明的终结者,是商朝人?还是巴人?青铜器原料来源之谜,是来自于埃及吗?/【山海经】中的扶桑神木"

22/11/27 [有人說] 三星堆青铜文明与哈拉帕文明存在联系。 盘龙城第四期遗址出土了跟三星堆青铜文明遗址一样的东西——含有极为罕见的、中国境内根本找不到矿源的、高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的青铜器。三星堆一号坑近3立方米的烧骨碎渣的碳14年代测定结果一定跟湖北盘龙城第四期遗址的年代测定结果几乎一致,即公元前169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 哈拉帕文明已经出现了文字,主要刻在石头、陶器和象牙制成的印章上,文字是从右侧向左侧写的,主要文字大约有400到600个字符,称为印章文字,只可惜这种文字的已经失传,至今没有被解读。哈拉帕先民们制造了大量刻有人物、动物和文字符号的印章(挖掘出3万多,有人称哈拉帕文明是印章文明)。哈拉巴文明的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和青铜器,如斧、镰、锯、刀、渔叉等,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学会了冶炼金、银、铜、青铜、铅等金属,但没有发现铁器。公元前1750年左右,雅利安人驾马拉战车,从次大陆西北部兴都库什山脉的关口进入印度河流域,用武力征服了没有军事战斗力的达罗毗荼人。从哈拉帕文明失落到孔雀王朝建立,这是印度文明史中被遗忘的一千多年。以雅利安人扩张为标志,通常称这一时期为吠陀时期。吠陀时期奠定了印度后续文明——恒河文明的重要基础,比如印度教和种姓制度。

(.:問題是 沒有發現 任何 哈拉帕 的 印章文化 特徵。)

似曾相似

23/11/27 X光發現三星堆青銅神壇内部秘密

影片中的神壇 與之前的不同,神獸跑到上頭去了。應該是拼錯了,神獸怎麼會跑到天界去了。其中原始那一塊就直得細看,出現了"竹竿"抬的景象。還是 幾個坑的座落相對位置 也是可以參考。很明顯,三星推文化有引入黃河、長江文化,但是沒有輸出自己的文化,這點很重要。三星推文化沒有文字是很確定的,因為其銅器製作技術精湛,金箔處理也很好,如果有文字,就應該會有些字出現在金屬器物上,沒有。 還有影片中 的 三星堆 城 也很重要。 三星堆古城的面积大约有3.5平方公里,现在已将古城分为宫殿区、居住区、祭祀区以及城外的墓葬区。而8个祭祀坑,就大致位于古城西南的祭祀区。 三星堆古城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它的辐射区域尚未发现二级三级城址,就连最基层的村落遗址,也极少发现。  片中還有一點,就是在不同的坑發現 同一生命樹的 組件,代表這些坑是同一時間放入物品。還有一點,從土層來看,沒有發生洪水、地震的大自然災害的跡象。

(.:這片的料不少,不過其解說連結推演就聽聽就好。)

23/12/22 有新片了

23/12/27 [.] 這幾天 在了解 商朝,發現 商 與 蜀 之間有一個 巴 國。日本學者成家徹郎認為在商武丁時期,巴國勢力已經進入最強勢時代,擴大到今天南陽地帶,因此被感到有威脅的武丁所攻打。同時成家徹郎還認為,巴國的圖騰是:漢水流域以魚(讀音ba)為圖騰;四川境內以虎為圖騰;長江以南以蛇為圖騰。

李啟良認為《牧誓》中周武王所提及的七個方國:庸、蜀、羌、髳、微、盧、彭等,都是濮人。而濮人就是巴人。因此《牧誓》中的「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的讀法應該是「庸、蜀、羌、髳、微、盧、彭等地的濮人」。和周武王一起攻打商朝的就是巴人。聯想到武丁攻打巴方,這就能說明為什麼巴人會和周人一起攻打商朝。

23/12/27 三星堆、盘龙城、炭河里、吴城等重大南方农耕社会青铜时代政权,根据考古现象分析,最大可能是被殷商所灭。三星堆埋藏坑的埋藏时间点对应武丁时期,应该是国破后所埋藏的神庙宗社器物(殷商军队不敢掠走,只能打砸),其中七个坑是同时埋藏,六号坑可能是后来三星堆社会族群进行了一次祭祀所埋,所以与七号坑存在地层打破关系。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lytsau&aid=16011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