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08 23:28:52瀏覽149|回應0|推薦0 | |
******************* P.22,如果十個好萊塢的執行製片,每個人都擲十次銅板,雖然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當贏家或輸家,到最後都要成為贏家或輸家。在這個例子中,至少有一位執行製片擲出不止八個正面或反面的機會是三分之二。 【三條魚】擲一次銅板出現正面或反面的機率都是二分之一。 一般廟會的擲筊可以當作一次丟兩個銅板,俗稱的聖杯也就是兩個銅板都是出現正面向上,每次的機率都是四分之一。 連續丟十次銅板,出現不止八個正面或反面的機率是1024分之22;出現至少八個正面或至少八個反面的機率是1024分之112,數值變大了很多。 十個好萊塢的執行製片,每個人都擲十次銅板,至少有一位執行製片擲出不止八個正面或反面的機率變成三分之二。〈當然,不是剛好三分之二。〉這是怎麼算出來的?有點難,去請教數學老師吧。 假設盧卡斯製作了一部新的「星際大戰」系列電影,決定在某個測試市場進行一項瘋狂的實驗。他將同一部電影以兩個不同的片名上映:「星際大戰A版」和「星際大戰B版」。兩部電影各有各的宣傳活動與發片時程,除了在預告片及廣告中將一部說是A版、一部說是B版,其餘完全一樣。 現在開始市場競爭。哪一部會比較賣座? ……我們可以建立這樣的數學模型:想像所有觀眾排成一排,依次擲銅板決定觀賞A版或是B版。 因為銅板正反兩面出現的機率一樣,你大概會認為在這個實驗性的票房大戰中,兩部電影都各有一半的時間居領先地位。 可是,隨機性的數學卻不是這麼說:領先地位的改變,最可能發生的次數是0,而其中一部片在兩萬個觀影調查中一路領先到底的可能性,是雙方展開拉鋸戰的八十八倍。 這個結果並不是告訴我們電影之間沒有不同,而是即使所有電影完全一樣,有的電影就是會比其他電影賣座。 P.23,近期好萊塢大起大落的例子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雪莉‧藍辛〈Sherry Lansing〉,她執掌派拉蒙多年,十分成功。那幾年間,派拉蒙奪得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就有「阿甘正傳」、「英雄本色」及「鐵達尼號」,……突然間,藍辛的聲譽直直落,在經歷《綜藝》〈Variety〉週刊所說的「一連串票房慘敗」後,藍辛遭派拉蒙解雇。 數學上對藍辛的命運,有短的解釋和長的解釋。 先說短的,看看這串數字:11.4、10.6、11.3、7.4、7.1、6.7。 注意到沒有?藍辛的老闆瑞斯通〈Sumner Redstone〉也注意到了,對他而言,這個趨勢很重要,因為這六個數字代表藍辛任內最後六年派拉蒙的市占率。這串數字促使美國《商業週刊》猜測藍辛「可能不再握有好萊塢的好手氣了。」…… 為什麼一位勝券在握的天才,帶領公司走過七個好年頭,然後幾乎在一夜之間一蹶不振?有許多說法解釋藍辛早年的成功。…… P.24,事實上,對於藍辛的這些新近弱點〈不願承擔弱點、保守、與時代脫節〉,批評她的人所能提出的唯一證據,也就只有這些新近的弱點罷了。 從事後諸葛的眼光看來,藍辛的解僱與其說是決策的錯誤,不如說是電影工業對於『隨機性』的誤解。藍辛離開時,派拉蒙次年的片單已經準備就緒,所以,如果我們想知道藍辛若繼續留任、她的表現會如何,我們只要看她去職後隔年的數字就可略知一二。靠著「世界大戰」和「鐵男總動員」等片,派拉蒙創下了十年來最好的暑假票房紀錄,市占率也重回到將近10%。 P.25,這並不只是個反諷,它更是我們在前面提過的隨機性的那個面貌:迴歸到平均值。《綜藝》週刊以這樣的頭條報導這件事: 「臨去秋波:昔日掌門人的電影讓派拉蒙起死回生。」我們不禁要想,要是維康集團〈派拉蒙的母公司〉有點耐心,頭條可能就會寫成: 「風光的一年讓派拉蒙和藍辛重振旗鼓。」 *******************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