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26 13:39:40瀏覽168|回應0|推薦0 | |
【04/26 13:39:40】~~~編輯中~~~ 【05/06 11:19】定本文的次標題:『鄭和下西洋(4)1421年胡奫預言的大火、1492年自閉的背影』。 【05/06 13:22】完稿。 . . *********************** 【2013/04/19 16:38:31】台灣佛教的縱容下,原來,台灣的政客和奸商就是這樣搞的:不用幹正經事,只要三條魚背後攪一攪,就可以達到目的! 【2013/04/26 11:46:30】 慈濟鬼德會,這個名字真好聽!整天裝神弄鬼。想到王清峰在選舉造勢台上向胡志強下跪,就只能佩服她們的“奴性”! . . *********************** ******************** 《明‧奔放的王朝─停滯的帝國》 〈P.111〉明朝這種干預商業自然法則的行為,其實有害手工業的發展,但是明政府不自覺的干預中並沒有考慮那麼深入和仔細,因為他們組織聲勢浩大的下西洋活動根本不是以開拓國際貿易市場為目的。如果明成祖朱棣是為了貿易漁利,就不會將朱元璋時期「厚往薄來」的朝貢貿易發揚光大,更不會派一個毫無商業頭腦的鄭和將一項賠本生意長久地進行下去。 鄭和七下西洋,「齎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剩百餘萬歸。」十數年間,六百萬兩白銀──相當於明朝中葉兩年的歲支,除了鋪在西征的路途中,還變成了無數供奉於皇宮的奇珍異寶,以及大量流進官宦家庭的胡椒與蘇木。鄭和帶回的這些深受上流社會歡迎的香料數量之多,根本無法短時間內出手,明宣宗只得將這些番貨做為俸祿強行配給文武百官。行文戶部奏: 「京師文武官俸米折鈔,請給與胡椒、蘇木,胡椒每斤准鈔一百貫,蘇木每斤准鈔五十貫,南北二京官各於南北支庫支給,從之。」 這些香料竟然一直用到成化七年〈1471年〉,持續近半個世紀之久,其價格也已大幅滑落──鄭和下西洋的前後,胡椒價格變化的比例大致相當於南京官營手工業匠戶〈數量〉的變化,一個聰明的商人不可能把自己的鈔票變成貶值的積壓商品。 〈P.206〉永樂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雷電將興建不久的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殛為一堆焦土,大火吞沒了鮮豔的宮牆紅瓦,大量的皇家物品以及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珠玉瑪瑙,都成為這場大火中朱棣個人野心的祭品。 〈P.207〉皇宮在這場大火中亂成一片,彷彿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南京城。二十年前,當時的國都遭遇了一場戰爭和一場大火,無數的士兵隨著建文帝的失蹤而成為一個王朝的殉葬品,而一個新王朝將在他們的屍骨上建立。二十年後北京城的這場大火,……朱棣雖然在大火中毫髮無損,但是他已經不是昔日那個朱棣了。 來自帖木兒帝國的使者們,為這場大火留下了較為詳實的記載,……胡奫也在死亡之列〈三條魚:“奫”,音同“氳、暈”,奫奫,水深廣貌〉,雖然他並非死在這場大火中,卻與這場火災息息相關;因為在他預言的時間內,世界並沒有什麼改變、宮殿也不曾起火,為了免於受到皇帝的懲罰,胡奫服毒自盡了。…… 〈P.208〉就像當年……這場充滿玄機的大火,在朱棣眼中也具有某種暗示的特質,他認為自己雖然沒有為惡不孝,但上天還是不太滿意他、焚燒功殿以示懲戒。也許某些缺點沒有意識到吧?…… 為了鼓勵直諫者,朱棣煞有其事地頒佈了一道聖旨: 朕心惶懼,莫知所措,意者於敬天事神之禮,有所殆歟?……朕所行果有不當,宜條陳無隱,庶圖悛改,以回天意。 〈P.209〉這道詔書的鼓勵下,無數切中時弊的條陳送到朱棣的面前,鄭和下西洋也被列入弊政之一: 「連年四方蠻夷朝貢之使,相望於道,實罷中國。」 從根本否定朱棣大同理想的這份進言,讓朱棣大受打擊,經過一番內心掙扎後,朱棣宣布了暫停下西洋的命令。從永樂十九年春天出發的那支鄭和艦隊,也許在夏天裡便接到了命令,永樂十九年十一月,鄭和提前回到京師,他的分隊負責把流連中國兩年之久的西域各國使者送回,……鄭和第六次下西洋時,或許曾經暗中與更多的國家取得某種默契,因為他們回國後不久,十六個國家的一千二百名使者陸續來到中國。…… 帝國的財力已經無法繼續維持收支極不平衡的西征,朱棣……明白下西洋其實是一個愚蠢舉動以後,曾試圖挽救些什麼,只是帝國不可逆轉的衰落已經到來了。 >>>>>>>>>>>>>>>>>> 吳曉波《浩蕩兩千年:一本書讀透中國政商關係‧第12章》 〈P.260〉鄭和的七次遠航,其實是對聯盟體內“東南夷”南部諸國的大規模巡檢;龐大艦隊呈現出的軍事實力和商品豐富,則進一步鞏固了明帝國在南亞地區的宗主國地位。朱棣〈成祖〉委派鄭和出洋的同時,在京城設立“會同館”以待國賓,還設“四夷館”專掌翻譯各國及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永樂一朝中,先後有四位海外國家的國王泛海而來,其中三位樂而不歸、留葬中土。 這一國際聯盟維持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它的鬆散與瓦解正是亞洲與歐洲實力陡轉的關鍵所在,讓人無比嘆息的,率先破壞它的竟然是明帝國本身。 歷史的轉折時刻出現在1492年。 這一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的59年之後,明廷下令「閉關鎖國」,沿海人民從此不得與來華的番船發生任何交通、貿易的行為。 第二年,明廷敕諭今後百姓的商貨下海,即以「私通外國」治罪,…… 〈P.261〉也是在1492年的八月,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帶著西班牙國王給中國皇帝和印度君主的國書,向正西航行,尋找傳說中「香料堆積如山、帆船遮天蔽日的刺桐港〈泉州〉」。哥倫布的行囊中,正有那本流傳了將近二百年的《馬可‧孛羅遊記》,他詳讀此書,在書上做了近百處眉批,凡是有黃金、白銀、絲綢、瓷器和香料字樣的地方,都劃了特別的記號。出航兩個多月後,他到達了美洲的巴哈馬群島,偉大的「地理大發現」的時代開始了。 到1493年,梵蒂岡教廷頒布敕令,將世界一分為二:東邊是葡萄牙的勢力範圍,西邊則屬於西班牙。 〈原註: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到達了中國東南沿海,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曬水浸貨物」為藉口,通過行賄明朝官員、獲准在澳門暫時居住,這裡成為歐洲人進入中國市場的最早據點。〉 歷史總是充滿了巧合與悲劇的意味。 在海洋文明到來的前夜,早慧而擁有先進技術及強大的區域領導優勢的中國,以堅定而驕傲的自閉方式拒絕參與。 後人讀書至此,無不擲書而起、面壁長嘆。 ********************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