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644帝國大崩潰2-32三邊總督楊鶴潰敗的總檢討(20)腐敗無能荒謬的明末統治階層(5)「吾非往廣西採辦也,銜上命覘公。」
2013/03/30 12:45:09瀏覽61|回應0|推薦0

【03/30 12:45:09】
哈,三條魚上完課、剛回到住的地方,
還沒吃中飯。
~~~編輯中~~~

【03/25 18:00】完稿

*****************

晁中辰《崇禎傳》

P.142崇禎帝除上朝以外,有很多時間和東廠宦官在一起,聽他們講宮內宮外細事。有的是軼聞趣事,聊來取樂;有的則是一些大臣的相關隱事,其他渠道傳不到皇帝耳中,這些東廠宦官卻隨時能將各種小事傳給崇禎帝。……

例如,有一天東廠太監盧際九陪侍,崇禎帝問他:「爾有幾小廝?」盧際九回答:「五人。」崇禎帝命他將這五人都召來,讓他們講自己的所見所聞,其中有個叫錢守俊的小宦官,講述宮中事最詳細、最有趣。

崇禎帝聽了很高興,指著錢守俊對盧際九說:「這個小廝靈巧。」猶如聊家常一樣,氣氛十分融洽,與上朝那種嚴肅、緊張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有人對此頗為感慨,還為此寫過一首詩,其中兩句是:

聖朝何事需靈巧,靈巧才堪托見聞。

 

P.142……有時,崇禎帝對某個大臣的態度突然發生了變化,就和這些東廠宦官有關,可是外人往往不知底裡。……

P.143崇禎帝有時想起用某大臣,竟派宦官先行考察,這類宦官的意見對這個大臣的升降就起著決定的作用。例如崇禎十年1637年〉,崇禎帝眼看著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的勢力越來越大,並蔓延到中原地區,心裡十分焦急,就想選派一個得力的大將前往鎮壓。

這時,兩廣總督熊文燦剛鎮壓了大海盜頭目劉香,正報功請賞,崇禎帝為了確切了解熊文燦的才能,也為了查驗劉香是否真的被剿滅,便派一個有經驗的宦官前往,名義上是去廣西為宮中採辦。

這個宦官到廣州後,熊文燦向他餽贈了許多珠寶和金銀,「留飲十日」,照顧得無微不至。這個宦官很高興,便直言相告:

吾非往廣西採辦也,銜上命覘公。〈三條魚:“覘”,音同“沾”,偷看。〉

果然不久,熊文燦即被升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六省軍務,全面負責鎮壓農民軍。

〈原註:以上見《明史‧卷二百六十 熊文燦傳》。〉

〈三條魚1:參見前文2-2,崇禎二年年底,楊鶴被任命為“右僉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陝西三邊總督”,現在,熊文燦的官階和職權明顯地遠遠高於楊鶴,可是,這個熊文燦真的有什麼本事嗎?〉

〈三條魚2:其實,仔細想想,一個會用重金去賄賂宦官的人,又會有什麼本事呢?關於熊文燦的整個任命過程和後續過程,根本就是一個宇宙無敵超級大誤會,熊文燦根本不想擔任那個工作,而崇禎皇帝給他那麼高的官階和職權,也只是他聽信去查探的宦官的一面之詞。以上參見原註引文《明史‧卷二百六十 熊文燦傳》,或見三條魚後續對明朝末年農民軍內亂的分析。〉

 

P.146從有關史籍的記載可以清楚看出,東廠與錦衣衛相勾結,偵緝臣下之細密、迫害之酷烈,絲毫不亞於前代。據《明史‧刑法志》載,當時「凡縉紳之門,必有數人往來蹤跡。故常晏起早闔,無敢偶語。旗校過門,如被大盜。」如果偶爾有人向這些官員送禮,都要「均分其利」,否則就會遭不測之禍。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大家整天生活在恐怖之中,早關門、晚開門,不敢私下交接閒談。……

P.147東廠特務緝事本已十分周密,而崇禎帝往往親自派宦官四出偵緝,連很細小的事也報告給他。

例如:有一郡守出缺,吏部推舉某一個人前往,崇禎帝說道:

郡守牧民,當簡選賢良。這人到市上買茶,因不當意,竟然把賣茶人的腦袋打出了血。這樣的人怎麼能治理一郡呢!

吏部諸臣都感到很驚奇,回去查訪,果有此事。

他們問掌東廠的太監,得到的回答是:

我輩鈎察,皆關於錢糧重事……像家人打罵之事,誰有功夫去問呢?」

東廠頭目對於崇禎知道臣下的情況如此詳細都很吃驚,「不知何以達聖聰也。」

〈三條魚:再次強調,崇禎帝的態度:「郡守牧民,當簡選賢良」,當然是正確的,關鍵在於他和老祖宗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樣,使用的手段有很大的問題,使用不當的手段也有可能得到正確的結果,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卻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居多,就連崇禎二年年底袁崇煥的冤案,也和崇禎帝過度信任宦官脫不了關係。另外,三條魚在上一段關於熊文燦的註解同樣是最好的例證,詳見後文分析。〉

 

P.148更可恨的是這些特務經常和一些地痞相互勾結、狼狽為奸,讓這些地痞作他們的外圍。這些地痞幫著「打事件」,打來事件後,宦官就給他們賞錢,稱為「買事件」。這些地痞為了得到賞錢,往往無中生有,甚至誘人為奸。至於這些宦官特務索賄、受賄之事,更屬家常便飯。

這些宦官特務為了達到「打事件」的目的,什麼惡劣的手段都使得出來,甚至私拆別人的信件。例如,給事中楊時化曾劾奏高平知縣喬淳,指責他貪暴,「坐贓兩萬有奇」。喬淳雖下獄,但因有後台,久未定罪。

楊時化知道戶部尚書孫居相「負氣敢言」,二人對政事日廢深有同感,楊時化因母死回籍守喪時,致書孫居相,其中有「國事日非,邪氣日惡」之語,他以為這是私人信件,外人定不會知道,結果卻被東廠特務拆了信件,遂將這話報告了崇禎帝,崇禎帝大怒,認為孫居相誹謗朝廷、無大臣體,立刻將他逮繫下獄、謫戍邊疆。孫居相數年後死於戍所。

〈原註:以上見《明史‧卷二百五十四 孫居相傳》。〉

 

P.165有時,某位官員因小事得罪了宦官,就會不明不白地連帶治罪許多官員。有一次,崇禎帝忽然下令,將河北「任丘、清苑、淶水、遷安、大城、定興縣知縣白慧元等」逮治,罪名是「貪酷縱肆」,都被「革職提問」。

這事還連累到他們的一些上司,「巡按官不行糾劾,溺職殊甚。近畿如此,遠地可知,著部院申飭。

那麼,這件事的起因是什麼呢?

說來頗為可笑,原來,白慧元為任丘縣令,有個宦官也是任丘人,有一天,這個宦官邀白慧元飲酒,似醉非醉時,這個宦官將所藏寶物都拿了出來,以供鑒賞。這些寶物自然是白慧元一個區區縣令所沒有的。

白慧元詭譎地說:「我也有一個好寶,與你的這些不大一樣。

這個宦官問是什麼寶物,白慧元只是笑、一直不回答。宦官一直問,白慧元終於說道:「這寶物就在我的腰下。

這個宦官好大陣沒說出話來,頗感羞慚,宴席不歡而散。

後來這個宦官「遂羅織其事款入告」,要對白慧元治罪。他又怕別人說他「修私怨」,便連同清苑等數縣一起羅織,致使六個縣的知縣同時被治罪。

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宦官,居然就有這麼大的能量,那些大宦官的氣焰更可想而知了。

 

******************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shfishfish1967&aid=744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