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五‧高祖武德四年》:五月,丁卯,世民入宮城,命記室房玄齡先入中書、門下省,收隋圖籍制詔,已為世充所毀,無所獲。
命蕭瑀、竇軌等封府庫,收其金帛,頒賜將士。....
秦王世民觀隋宮殿,歎曰:「逞侈心,窮人欲,無亡得乎?」
《資治通鑑‧唐紀五‧高祖武德四年》:七月,乙丑,斬竇建德於市。....甲戌,...朝廷聞黑闥作亂,乃置山東道行台於洺州。....八月,丁亥,命太子安撫北邊。
九月,淮安王神神通將關內兵至冀州,與李藝兵合。....會風雪,神通乘風擊之,既而風返,神通大敗,士馬軍資失亡三分之二。....黑闥兵勢大振。
冬,十月,以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陜東道大行台尚書令,璔邑二萬戶,仍開天策府,置官屬。....世民以海內浸平,乃開館於宮西,延四方文學之士....
閏月,乙卯,上幸稷州。己未,幸武功舊墅。壬戌,獵于好畤,...戊辰,獵於清水谷,遂幸三原,辛未,幸周氏陂。壬申,還長安。
十一月,壬寅,劉黑闥陷定州,執總管李玄通,黑闥愛其才,欲以為大將,玄通不可。....酒酣,謂守者曰:「吾能劍舞,願假吾刀。」守者與之,玄通舞竟太息曰....即引刀自刺,潰腹而死。
十二月,乙卯,劉黑闥陷冀州。.....甲子,黑闥追擊世勣等,破之,殺步卒五千人,世勣僅以身免。
丁卯,命秦王世民、齊王元吉討黑闥。
《資治通鑑‧唐紀六‧高祖武德五年》:六月,辛亥,劉黑闥引突厥寇山東,.....
冬,十月,己酉,詔齊王元吉討黑闥於山東。壬子,以元吉為領軍大將軍、并州大總管。癸丑,貝州刺史許善護與黑闥弟十善戰於鄃縣,善護全軍皆沒。
甲子,以秦王世民領左、右十二位大將軍。
乙丑,行軍總管淮陽壯王道玄與劉黑闥戰於下博。(原註:《考異》曰,高祖實錄諡曰忠,本傳諡曰壯,蓋後來改諡也!)軍敗,為黑闥所殺。時道玄將兵三萬,與副將史萬寶不協,道玄帥輕騎先出犯陳,(原註:帥,同率,陳,同陣。)使萬寶將大軍繼之。萬寶擁兵不進,謂所親曰:「我奉手敕云,淮陽小兒,軍事皆委老夫。今王輕脫妄進,若與之俱,必同敗沒。不如以王餌賊,王敗,賊必爭進,我堅陳以待之,破之必矣!」
由是道玄獨進敗沒,萬寶勒兵將戰,士卒皆無鬥志,軍遂大潰,萬寶逃歸。
十一月,庚辰,齊王元吉畏黑闥兵強,不敢進。
《資治通鑑‧唐紀六‧高祖武德五年》:十一月,甲申,詔太子建成將兵討黑闥,其陜東道大行臺及山東道行軍元帥,河南、河北諸州並受建成處分。
十二月,....黑闥食盡,眾多亡....遂夜遁。至館陶,永濟橋未成,不得渡。壬申,太子、齊王以大軍至,黑闥使王小胡背水而陳,自視作橋成,即過橋西,眾遂大潰。
(原註。《太宗實錄》云:黑闥重反,高祖謂太宗曰:『前破黑闥,欲令盡殺其黨,使空山東,不用吾言,致有今日。』
及隱太子征闥,平之,將遣唐儉往,使男子年十五已上悉坑之,小弱及婦女總驅入關,以實京邑。
太宗諫曰:『臣聞唯德動天,唯恩容眾。山東人物之所,河北蠶綿之鄉,而天府委輸,待以成績。今一旦見其反覆,盡戮無辜,流離寡弱,恐以殺不能止亂,非行弔伐之道。』
其事遂寢。.....
按高祖雖不仁,亦不至有『欲空山東』之理。史臣專欲歸美太宗,其於高祖亦太誣矣。今採《革命記》及《新書》。)
《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六年》:正月,己卯,劉黑闥所署饒州刺史諸葛德威執黑闥,舉城降。....德威出城,延黑闥入城,黑闥不可。德威涕泣固請,黑闥乃從之,至城旁市中憩止,德威饋之食;食未畢,德威勒兵執之;送詣太子,并其弟十善斬於洺州。
三月乙巳,前洪州總管張善安反。
十二月癸卯,安撫使李大亮誘張善安,執之。
三月癸酉,以裴寂為左僕射、蕭瑀為右僕射,楊恭仁為吏部尚書兼中書令,封德彝為中書令。
《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六年》:六月,戊午,高滿政以馬邑來降。
先是,前并州總管劉世讓除廣州總管,將之官,上問已備邊之策,世讓對曰:「突厥比數為寇,良以馬邑為之中頓故也。(註:中頓者,謂中道有城有糧,可以頓食也。置食之所曰頓。唐人多言置頓。)請以勇將戍崞城。多貯金帛,募有降者厚賞之,數出騎兵掠其城下、蹂其禾稼、敗其生業。不出歲餘,彼無所食,必降矣。」
上然其計,曰:「非公,誰為勇將。」
即命世讓戍崞城,馬邑病之。
是時,馬邑人多不願屬突厥。上復遣人招諭苑君璋。高滿政說苑君璋盡殺突厥戍兵降唐,君璋不從。
滿政因眾心所欲,夜襲君璋,君璋覺之,亡奔突厥。滿政殺君璋之子及突厥戍兵二百人而降。
《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六年》:七月,癸未,突厥寇原州,乙酉,寇朔州。李高遷為虜所敗,行軍總管尉遲敬德將兵救之。
己亥,遣太子將兵屯北邊,(註:備原州之寇)秦王世民屯并州,以備突厥。(註:備朔州之寇)
《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六年》:九月,壬辰,詔以秦王世民為江州道行軍元帥。
《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六年》:十月,秦王世民猶在并州,己未,詔世民引兵還。(註:太子與秦王分道備突厥,太子先以班師,故亦詔秦王引還。)
《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六年》:初,上遣右武侯大將軍李高遷,助朔州總管高滿政守馬邑。苑君璋引突厥萬餘騎至城下,滿政擊破之。
頡利可汗怒,大發兵攻馬邑,高遷懼,帥所部二千人斬關宵遁,虜邀之,失亡者半。
頡利自率眾攻城,滿政出兵禦之,或一日戰十餘合。上命行軍總管劉世讓救之,至松子嶺,不敢進,還保崞城。
會頡利遣使求婚,上曰:「釋馬邑之圍,乃可議婚」。
頡利欲解兵,義成公主固請攻之。頡利以高開道善為攻具,召開道,與之攻馬邑甚急。
頡利誘滿政使降,滿政罵之。糧且盡,救兵未至,滿政欲潰圍走朔州,右虞侯杜士遠,以虜兵盛,恐不免,壬戌,殺滿政降於突厥。苑君璋復殺城中豪傑與滿政同謀者三十餘人。上以滿政子玄積為上柱國,襲爵。
丁卯,突厥復請和親,以馬邑歸唐,上以將軍秦武通為朔州總管。
突厥數為邊患,并州大總管府長史竇靜表請於太原置屯田的建議,在太原附近屯田以省饋運,議者以為煩擾,不許。
靜切論不已,敕徵靜入朝,使與裴寂、蕭瑀、封德彝相論難於上前,寂等不能屈,乃從靜議,歲收穀數千斛,上善之。命檢校并州大總管。靜,抗之子也。(註:竇抗,容定之子。)
《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六年》:十一月,辛巳,秦王世民復請增置屯田於并州之境,從之。
《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六年》:三月,初定令,.....東宮置三師、三少、詹事及兩坊、三寺、十率府:..... 十率府,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監門率,左、右內率, .....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5&ID=2474&page=2 唐軍編制,以隊爲基本戰術單位,一隊50人,轄5火(夥),每火有馱馬6匹(步兵)。隊以上是團,團以上是軍。大將出征,大約授兵2萬,分爲7軍(如兵少,從權),爲前,後,左,右軍及左,右虞侯軍(虞侯軍,類似禁衛軍)。此2萬人,戰鬥兵種1.4萬,輜重兵6千。1.4萬戰鬥兵中,步兵1萬,騎兵4千,分屬七軍,其數目,中軍最多,其他六軍相近。步兵中,弩手2千,弓手2千2百,跳蕩(突擊隊)和奇兵(預備隊)各2千9百。從各兵種比例來看,戰鬥兵中,騎兵最大,騎兵十軍中的主力,這是無疑的。有強大之騎兵,唐軍之戰鬥力,不用多言。
【三條魚簡評】如果武德五年(劉黑闥叛亂)後,至武德六年,李世民被冷凍,沒有傷害性,李建成就沒有武裝的動機,唯一的根源只有一個:李元吉。
另外,西突厥一再侵犯,高祖被迫非用李世民不可。
牛致功《唐高祖傳》,p.186:武德六年(六二三)十月,頡利可汗進攻馬邑(今山西朔州),唐右武侯大將軍李高遷突圍逃走,只剩下朔州總管高滿政孤軍守城,戰鬥異常激烈,高祖增派劉世讓率軍增援,劉世讓畏縮不前。
正當這時,頡利可汗遣使求婚,高祖的條件是「釋馬邑之圍,乃可議婚」。
在義成公主的煽動下,頡利可汗繼續攻城。
緊急關頭,右虞侯杜士遠殺了高滿政,投降突厥。突厥雖然取得勝利,但頡利可汗為了和親,又把馬邑歸還了唐朝。
在這次戰爭中,高祖既不示弱、也不拒絕和親,顯然是要在戰爭中求和,但只不過是在戰敗後求和罷了。
議和並非高祖的目的,接著,他又按照并州大總管府長史竇靜的建議,在太原附近屯田。竇靜的建議是針對「突厥數為邊患,師旅歲興,軍糧不屬」而提出的。所以,當有了「歲收數千斛」、「以省饋運」的效果時,高祖頗為高興。竇靜又「以突厥頻來入寇,請斷石嶺以為障塞」的建議,高祖也欣然同意。不難看出,高祖在議和的背後正在積極準備,抗拒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