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孟憲實筆下的唐太宗(9):穿透曖眛、直探底層的『楊文幹事件』(上)──什麼樣的人,就玩什麼樣的鳥!0429/1630網路增補,本文完。
2011/04/28 16:30:49瀏覽335|回應0|推薦0

(1)《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113:武德七年六月三日(辛丑),皇帝李淵帶領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等上仁智宮(在宜州的宜君縣,位於唐長安的正北方向)避暑,讓太子李建成居守長安,主持日常政務。….
他派手下郎將爾朱煥、和校尉橋公山給慶州(在長安的西北方向)都督楊文幹運送盔甲。楊文幹曾是東宮的宿衛,離開東宮後、曾秘密爲東宮運送過壯士,與太子李建成關係十分密切。….
兩位負責運送盔甲的東宮軍官,走到豳州(從長安到慶州要經過豳州和寧州),忽然稱有重大案件要上告,豳州方面立刻把他們送到仁智宮。他們遂向李淵告發,說太子指示楊文幹裡應外合謀反。
與此同時,在寧州有一個叫杜鳳舉的人也趕到仁智宮告發太子。

【三條魚簡評】已經在上一篇做過簡短的總論,爲什麼要把這段情節完整的重新引述呢?…..那是重點,講太早就沒意思,就像三條魚在補習班幫學生輔導數學問題,很少直接告訴她們答案,爲什麼?拜託喔,光是一個答案,和一個屁差不了多少,當你來找三條魚的時候,目標只是“一個屁”嗎?如果你很懶得動腦袋,那就別來找我,因為溫文有禮的三條魚覺得送給人家一個屁,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看歷史,只看表面,就等於沒有看,和你讀一堆稗官野史的荒謬故事,沒有太大的差別。
當然啦,有看總比沒看好,因為那是一個中間的過渡階段,開始看了以後,才有機會進到核心。
提醒大家:任何一個歷史事件,絕不是單一的個體,只有建立上下前後的因果脈絡的解讀,才能夠了解它的意義。
『劉文靜事件』和『楊文幹事件』絕對是唐朝初期一切問題的重要參考座標:要了解『玄武門事變』,就必須追溯『楊文幹事件』;要了解『楊文幹事件』,就必須追溯『劉文靜事件』!
孟先生的《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牛致功先生的《唐高祖傳》、趙克堯先生和許道勛先生的《唐太宗傳》,意外的,都對唐高祖李淵和前太子李建成採取了高度的善意,不管背後有著怎樣的用意,這種『暴力竄改歷史』的做法和台灣民進黨『污衊歷史、壓榨歷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難怪中國大陸拍出《龜孫子兵法》那部荒謬絕倫的歷史劇。對於兩岸三地面對歷史採取相同的無恥,三條魚必須致上最高的讚嘆!

對唐高祖李淵採取善意的歷史解讀,永遠無法回答兩個問題:
(1)
李淵為什麼要殺了劉文靜!很有趣的一個共同點,剛剛提到的《唐高祖傳》和《唐太宗傳》,絕口不提『劉文靜事件』。
(2)勤政愛民的政治家,整天會關心什麼事?像是台北市長郝聾冰關心魔術,或是民進黨總統後選人蔡英文整天說些不關痛癢的廢話?

要了解唐朝初期的一切問題,當然必須了解李淵這個死老頭是怎樣的德性!
前面評論『劉文靜事件』已經談過李淵和裴寂兩人幹的荒唐事,牛致功《唐高祖傳》p.287:『有的史學家批評高祖喜好酒色,史書確有這樣的記載。』請問:什麼叫做“有的史學家”?
柏楊先生作為反叛的思想家,很無聊,作為認真研究的學者,很優秀。台灣啊根本就是亂搞,參見柏楊版通鑑記事本末第24、《唐王朝一再奪嫡》,p.5593--4
「李淵到了晚年,上床的美女成群結隊,以至生下一群男孩,將近二十人,都封王爵(….各美女封號紊亂。『嬪』….『德妃』….『昭儀』….『倢伃』….『美人』…. 『寶林』…. 『才人』….)
男孩將近二十人,加上女兒呢?光是封號的層級就這麼多,要搞一大堆女人,這個老傢伙還整整活了七十歲,公元566-735,就要花很多時間注意身體的保健,手下又是一堆讒臣,請問他能夠幹多少正經事?

******************************************

(2)《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P.116:李淵迅速採取行動,首先控制太子。謀反畢竟是天大的事,皇帝李淵不敢懈怠,他採取擒賊先擒王的策略,立刻派人請太子上山。至於皇帝用什麼理由請動了太子,史書記載只說是『以他事』。
只要控制了太子,太子的謀反就喪失了意義。這是李淵的想法。
應該說,思路很對頭,表現出李淵政治作風老辣,經驗豐富。

【三條魚簡評】學者最容易犯下的錯誤,就是他們明明根據某種意識形態、挑選某一部份的證據而證明了自己的論點,就像某些生物學家根據一小部份的烏鴉、證明了自己提出的命題『天下烏鴉一般黑』,然後,把這個命題當成宇宙普遍的公理。
等到某一天,意外發現一隻很像烏鴉的鳥、卻是其他的顏色,你知道她們會怎麼做?她們會想盡辦法證明“那隻鳥”不是烏鴨!
你以為三條魚在說笑話嗎?
你不知道到處有人幹這種『屠殺異己』的事嗎?
就算不談赤裸裸的現實政治,你以為表面上非常客觀的科學、內部社團成員的運作就沒有政治的成分嗎?把這種現象推到極限,就是科學史大師孔恩提出的『科學典範』(scientific paradigm)的概念。
人文科學的歷史,學者就不會發生這種錯誤嗎?

孟憲實先生:『應該說,思路很對頭,表現出李淵政治作風老辣,經驗豐富。』
哈哈哈,哪裡的思路很對頭?自彈自唱,用學者的觀點、去解讀學者心中的李淵,當然顯得若合符節、無懈可擊:李淵『以他事』、找了一個其他的理由把太子請去。這很自然吧?只要不是太沒腦筋的皇帝,應該都是這麼做。這和『政治作風老辣,經驗豐富』有什麼關係?
否則,直接派御林軍去把太子抓起來嗎?

孟憲實先生:『謀反畢竟是天大的事,皇帝李淵不敢懈怠,』屁啦!就在楊文幹事件爆發的前幾天,才發生了另一個事件,孟先生不知道嗎?那些傢伙全都擺明著公然說謊、把歷史的講述當成唱歌嗎?
趙克堯、許道勛《唐太宗傳》,簡單提了兩行,卻把重點抹掉,p.77:李建成為了對付秦府勢力,私自招募各地和長安驍勇二千餘人為衛士,分別屯守東宮左右長林門,號稱『長林兵』。
喔,只有這麼簡單嗎?一堆公然說謊的傢伙。
牛致功《唐高祖傳》,更是荒謬絕倫,完全抹去這一事件,更花了三頁的篇幅證明『李建成與楊文幹造反無關』

喔,屁越放越大了。與太子李建成無關,難道慶州都督楊文幹閒著也是閒著,吃了熊心豹子膽、發瘋了,乾脆造反嗎?
柏楊版通鑑記事本末第24、《唐王朝一再奪嫡》,p.5597:李建成擅自招募首都長安以及四方驍勇武士二千餘人,組成東宮衛隊,分別駐守左右長林〈太子宮有左長林門、右長林門〉,稱『長林兵』。李建成又暗中命令太子宮右翼保安軍司令〈右虞侯〉可達志〈複姓可達〉,向燕王李藝徵調幽州〈北京市〉突擊騎兵隊三百人,配備太子宮各署〈坊〉,打算補作太子宮常備衛士,被人向李淵告密,李淵召見李建成責備,把可達志貶到雟州〈四川省西昌市〉。
《圖說資治通鑑》p283--4,也記述了相同的事。
請問:右虞侯可達志,在唐朝初年被流放到四川這件事,也是虛構的嗎?也是人家冤枉太子李建成嗎?

可達志爲什麼被流放?先前在“(8)『楊文幹事件』簡論”談過唐朝法律的『擅興律』,大家忘了嗎?宣佈招募軍隊的人必須是皇帝,包括規定招募軍隊的數量、目的和統兵將軍。嚴懲擅自發兵。如果擅自發兵千人,就處以絞刑。
『謀反畢竟是天大的事,皇帝李淵不敢懈怠,』真的嗎?

0429/1630網路增補,本文完。

******************************************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shfishfish1967&aid=514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