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四章《大風暴》之三:從「二年義班」到「二年孝班」
2008/07/24 13:02:50瀏覽456|回應0|推薦0
腦海總有幾個零碎的圖像,不知道爲什麼那樣固執、從不消失?
它們始終在我的腦海佔據了關鍵的位置,
我卻完全忘了它們的先後順序和因果關係。
其實,這種狀況在三條魚的生命中一點也不陌生,
童年時期、和國小一年級的事情也一樣,
它們似乎無關緊要、卻又像是圍繞著最重要的核心。

﹝以上參見《台灣妖魔現形錄第一章》北投之五。﹞
上一章開頭,描述過北投公園到中心新村的大致地形,
沿著新民路往上走,可以看到逸仙國小右側的圍牆呈現明顯的坡度,
裡面當然不可能這樣,那是一大片剷平的山坡地建起的校舍和運動場,
逸仙國小的後方,緊鄰著新民國中的運動場,
三十幾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看到一大片鐵絲編的圍籬把兩邊隔開來,
鐵絲圍籬有個小門,可以進出,
除了前方的正門、後方鐵絲圍籬的小門,
在我的記憶中,弄不清楚是真實、或是夢中看到的景象?
有條奇怪的小路可以從左側的山坡地通到學校裡面。
 
 
民國六十三年九月,剛轉到逸仙國小的三條魚編入「二年義班」,
這件事原本也消失在我的腦海,最近幾年整理信件,
由山佳國小的同學寄給我的收信人地址,
以及當時學校頒發的獎狀,才猛然想起這件事情,
說來也奇怪,寄給過去同學的信或是賀卡,
上面的寄件人地址,好像都不是用中心新村的自家地址,
卻是寫著
台北市北投區逸仙國小二年義班
」,
同學回信給我,自然也就寄到學校裡面來,
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當時逸仙國小大操場周圍的教室呈現「ㄇ」字型,
沒有教室的那一邊,就是學校左側坡度陡峭的山坡地,
說真的,我完全忘了「二年義班」發生的所有事情,
只記得教室好像是在「ㄇ」字型靠近學校後方的那一棟。
 
 
民國六十四年年初,忘了怎麼回事,
三條魚的班級變成「二年孝班」,新任導師的名字叫做「于鳳洲」,
直到國小四年級,三條魚再次轉學,她一直都是我的導師,
她的年紀相對比較大,應該蠻資深的,
帶著外省的口音,是個很“媽媽”的老師,
在她的班上,我一直都當“級長”(就是班長),
大部分這些事情,轉班、當級長,原本都已經忘記,
是過去的信件和獎狀才勾起我的回憶,
其中包括每個學期「當選級長」的獎狀。
 
 
忘記的原因很簡單,三條魚根本就不在意,
可是回想起來,卻有一股難以解釋的特殊氣氛:
在民國六十四年年初,彷彿有人試圖“回復”我過去的生命。

那是一個怎樣複雜的過程?不得而知。
具體的成果是國小三年級的三條魚仍然留存到今天的八張獎狀。
我的印象中,國小、國中時期拿過最多的獎狀,
除了「成績優異」以外,就屬「作文比賽」了。
兩年又一個多月在逸仙國小的時期,
每學期都會有一張「成績優異」的獎狀,
別忘了三條魚在山佳國小原本想直接跳讀四年級,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作文比賽的獎狀有兩張,
這些獎狀對三條魚都不具有真正的價值或地位,
說完全不在乎,當然是站不住腳的,
問題是把「外在的獎狀」和「內在的重視」放在天平兩頭秤一秤,
三條魚毫不猶豫的會選擇後者。
 
 
仍然印象深刻的,只有二樓的教師辦公室,
那是從逸仙國小的正門進去,繞過一個帶有迴彎的小斜坡,
別忘了學校是蓋在剷平的山坡地上,
校門和主體建築有相當程度的高度落差,
爬上斜坡、踏到平地,左手邊的兩層樓建築就是行政大樓,
擔任級長的工作之一,就是每天早上要到二樓辦公室幫老師拿東西,
大概是點名簿、名條、茶杯那一類的吧,
教師辦公室前面是一大片空地,種了很多高大的樹,很涼快,
三條魚每天早上就從行政大樓右側的樓梯爬上二樓,
到辦公室拿了東西、下樓,沿著原本前進的方向往前走,
走進「ㄇ」字型教室大樓一樓的“缺口”,
從那邊的樓梯爬上二樓,往前走到自己的教室。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shfishfish1967&aid=207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