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丙火猛烈,欺霜侮雪,能煅庚金,逢辛反怯。 〈奇摩2008/07/15 16:04〉
2008/03/15 17:46:55瀏覽383|回應0|推薦2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

佛教必自侮,而後人滅之,

不知檢討自己,只會怪罪別人,

台灣的佛教既不是菩薩道、也不是人道。

而是畜生道!

【城邦舊網址改貼】
〈第四章〉命書之六:成就帝旺誰敢當〈上〉

【本文合併奇摩文章】
〈奇摩貼文時間 2008/07/15 16:04〉

******************************

******************************

【鐘釋】丙是光熱能量強大的火,可以融化秋冬霜雪的肅殺寒氣。
火能剋金,但丙火只能烘乾庚金剛暴的殺氣,
碰到陰柔的辛金而「相吸」,丙火反而失去猛烈的性質,變得軟弱了。

﹝三條魚﹞鐘先生的解釋,大致上接近文意,
只有「能煅庚金」的解釋,應改為「丙火能壓制庚金剛暴的殺氣」比較好。

*********************************

《輯要》:丙為焚烈之火,純陽之性,故不畏秋而欺霜,不畏冬而侮雪,

《闡微》:丙乃純陽之火,其勢猛烈,欺霜侮雪,有除寒解凍之功,
能煅庚金,遇強暴而施剋伐也,逢辛反怯,合柔順而寓和平也。
………辛金柔軟之物,明作合而相親,暗化水而相濟,
庚金剛健,剛又逢剛,勢不兩立,
此雖舉五行而論,然世事人情,何莫不然。

《補註》:五陽皆陽丙為最,丙者,太陽之精,純陽之性,
欺霜侮雪,不畏水剋也。
庚金雖頑,力能煅之,辛金雖柔,合而反弱。

《新註》:欺霜侮雪云者,謂丙火雖生秋冬,仍不減其猛烈之性也。
生於春夏,其性愈猛,自不待言。
以下言其遇金、木、水、火、土,俱能顯其猛烈之性,
惟遇辛化合反怯耳。

《許註》:丙為太陽之火,其性亮麗躁動,
居南方之位,有除寒解凍之功,乃「丙火猛烈,欺霜侮雪」之謂也,
因高溫(丙)形成颱風(申),
導致未成熟的果實(申)被風吹落,故謂「能煅庚金」,
逢辛來合,太陽遭雲霧(辛)遮掩,
則失其光明亮麗之性,乃曰「逢辛反怯」。

************************************

﹝三條魚﹞
「丙火猛烈」四個字,呼應前面的「五陽皆陽丙為最」,
「欺霜侮雪」就是說明丙火至陽的猛烈程度,
《輯要》:「不畏秋而欺霜,不畏冬而侮雪,」
《補註》:「不畏水剋也。」
三條魚再強調一次,讀中國古文的最大忌諱是「望文生義」,
必須進到思考脈絡裡面,才能掌握真正的意義,
“霜、雪”代表冬天,冬天的地支是亥、子、丑,也就是水,
徐樂吾「不畏水剋」,簡明扼要的說明了「欺霜侮雪」的意義,

第一、必須強調「不畏水剋」也只是“不畏”,不等於「反剋」,
地支的水火可以互相沖剋,天干的火不可能反過來剋水。

第二、對於丙火來說,癸水為正官、壬水為七殺,
「欺霜侮雪」、「不畏水剋」,就代表丙火喜見官殺,
相對於先前談過「甲木參天……秋不容土」,
意思是秋天木弱金旺,再有土來生金剋水,更增加命盤的病況,
丙火就沒有這個問題,除了「不畏水剋」、而且「能煅庚金」,
意思是就算加上庚金來生水,丙火也是毫無懼色。

第三、從具體的性情來看,
「丙火猛烈」代表日主丙火的人,感情的表達往往強烈而快速,

第四、從上面這種角度來了解,
就知道最後的「逢辛反怯」和“金生水”沒有直接的關係。
《輯要》:「辛金雖柔,合而反弱。」
《闡微》:「能煅庚金,遇強暴而施剋伐也,
逢辛反怯,合柔順而寓和平也。………
辛金柔軟之物,明作合而相親,暗化水而相濟,」
《新註》:「惟遇辛化合反怯耳。」
上面這些解釋,坦白說,和沒有解釋實在差不了多少,
“丙辛合化水”和「逢辛反怯」到底有什麼關係?三條魚看不懂。
“怯”是因為“化水”嗎?
如果“合而不化”,就不會“怯”了嗎?
所以,這些解釋都是把兩個“乍看之下有關連的東西”硬接在一起,
再加上一些“想當然耳”的理由。
那麼,到底爲什麼「逢辛反怯」呢?
後面還有機會談到,今天就這樣吧。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shfishfish1967&aid=169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