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該說的話,以後要更早說…
2006/08/22 02:00:14瀏覽525|回應1|推薦10
曾志朗倒扁 100元…還沒捐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今天許多新聞媒體大篇幅報導,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公開倒扁,也願意捐一百元,不過曾志朗今天說,考量到行政倫理,他「還沒有捐」,不過他支持施明德的理念,也認為民主社會應尊重異議份子表達意見,而非一味壓制。

「匯款倒扁」風潮在藝文界、演藝圈延燒,現在傳出曾志朗也願意捐款,由於他曾任陳總統國政顧問團成員,也擔任過教育部長,現在擔任中研院副院長,而且中研院直屬總統府,格外引人注目。

不過曾志朗說,他很尊敬施明德,「精神上支持施明德」,但是礙於行政倫理,考量到可能引起中研院的動盪,他還在考慮要不要捐款,但是他不會去參加靜坐。

施明德以前民進黨主席的身分發起倒扁,近日來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等人,以高分貝批評,只有李文忠回應「慚愧」。曾志朗說,李文忠是走過學運的人,這一番話讓他有所警覺,民主社會應該讓異議份子表達意見,而不是壓迫,或是批判人格,應該「就事論事」。身為知識份子,應該站出來捍衛這份權利。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昨天有意捐出一百元給施明德的倒扁運動,引發震撼。其實,曾志朗和妻子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長期關心台灣社會,對政局失望並不讓人意外,他們更認為,品德教育已是台灣最大的隱憂。

曾志朗和洪蘭最近聯手出版新書「見人見智」,發表對下一代教養、對台灣社會和教育的許多想法,昨天在兩人的新書座談會上,曾志朗慨嘆,當前台灣社會,最讓他憂心的教養問題是「品德」。我們的教育常教孩子要考一百分,要進最好的學校,長大工作要成功,卻忽略「品德」教育更勝一切。他認為,唯有教會孩子「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才是教育最優先的目標。

曾志朗還說,台灣現在也應教育孩子「世界會因你而不同」,讓孩子除了讀書和升學,更應關心社會、國家、世界,別以為這一切都是別人的事。要教會孩子別再冷漠,要參與,一起去改變不合理的現象。

曾志朗在新書中,也撰文寫下「面對公與義」。他認為,當一個社會不能堅持一些核心價值,反而一再做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行為示範;我們的政治人物,反覆為他們一再欺騙的行為辯解時,我們怎能期待學生心中能建立一把「公義」之尺?

洪蘭昨天也語重心長的說,台灣的教育和價值觀重視「成就」、「成果」,把品德教育視為枝節。面對聽眾詢問當前政治人物說謊等亂象時,洪蘭更苦口婆心提出呼籲,以文化大革命為例,人面對政治與大環境的惡劣,如果迫於形勢,必須無奈向惡質的現實低頭時,最起碼「要選擇沈默,而不是選擇說謊」,人不能出賣自己的良心,否則會後悔一生,更會弄髒祖先的名字。

【2006/08/21 聯合晚報】

這些話,如果更早些時間說,會不會起更好的效果?沒人可以確定。但是已經在心中有這樣的想法,身為知識份子,不能早於眾人意見之先而說,只怕有愧於知識份子的良知吧!

現在,也只能說:晚講總比不講好!有些人,講不講,對人民而言,已經不重要了!只不過不講,讓人民看得更清楚他們的失德失行;愈晚講,也愈見其鄙。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necyp&aid=41013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付100圓,可以...
2006/08/22 02:22

除了施先生的許諾狀,不如也印製一些贖罪券吧!

一些我所認識的綠友們,私下都透露他們也去捐了100圓,見我驚訝的表情,

緩緩道來:其實,我們也很後悔,怎麼選出個陳水扁來,以前覺得他一定會為台灣打拼,

一定會給台灣美好的未來....%$#@!*...(啦啦喳喳抱怨中)

還有個扁友會的,他捐了1000唷!可能是特感罪孽深重吧!

也是啦~懂得後悔總比不知悔改,死不認錯的好!!給張贖罪券,他們心理好受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