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42期--期待下一個機會
2019/07/18 07:42:06瀏覽129|回應0|推薦0

期待下一個機會

火星雖然不是離地球軌道最近的行星,但是它的環境與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相比,對生物而言還算友善宜居,因此科學家對它的興趣很高,期待能把握地球、火星因公轉速度不同而有的每26個月一次的接近時刻,發射探測器過去。

由於地球與火星繞太陽的軌道都是橢圓,因此每次接近的程度都會不大相同,2003年恰巧地球在遠日點附近而火星在近日點附近,那次的大接近讓科學家非常興奮,美國更是一次派出兩臺同款的太陽能動力、六輪驅動的火星探測車,精神號(Spirit)與機會號(Opportunity)前去。經過半年的旅程,2004年一月二者先後抵達火星,在相隔半球的區域各自順利降落,雖然它們的距離很遠,但目標都是要追尋火星的似水流年——過去真的有水嗎?那些水哪裡去了呢?

當年科學家設定這兩臺探測車的工作時間為三個月90天,不過因為性能太好了,因此不斷延長工作時間,一直到2010年精神號才失聯,而機會號繼續工作到去年六月遇到一場全球性的沙塵暴後開始失聯,之後科學家不斷嘗試喚醒它,雖然曾經短暫接收到訊號,但傳回來的影像訊息已經不完整。到了今年213日美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宣布放棄,機會號正式走入歷史,它的最後一句話是:我的電力不足,這裡正逐漸變黑……。讓人感受到它的敬業與孤單。

然而這15年的工作時間已經遠遠超過當初設定的90天,可說是寫下不朽的傳奇,絕對值回票價。這裡簡單整理一下它的相關資料以資紀念:

           在火星上行駛了45.16公里,這是人造工具在地球之外的天體表面上行走的最長紀錄,超過一場馬拉松的長度42公里。可能有人覺得15年才走這樣?太少了吧!然而千辛萬苦過去並不是要去那裡炫耀馳騁的里程數,希望越多越好,而是要紮紮實實地研究地質,因此它四處走走、鑽研鑽研。這長度已經是後繼者難以超越的一大標竿,或許又要累積另一個15年!

           在降落地點子午線平原(Meridiani Planum)附近的探測,從不同的岩石之研究,探詢過去水的活動痕跡,例如沖刷侵蝕、沉積、固化成岩、蒸發等,當然這就說明火星過去曾經有水,而且是大量的水。還有它也比現在溫暖,因此水才可以以液態的形態存在。

           研究降落地點附近的礦物與岩石分布。

           研究一路上遇到的特殊岩石,包括了暱稱藍莓的奇怪岩石,還有隕石,許多讓人開眼界,甚至有些岩石科學家至今都還不清楚形成機制。

           研究火星過去的地質作用。為什麼不研究現在的而要研究過去的呢?這是因為火星現在已經很少地質作用了,但過去應該有相當豐富的地質作用,因此火星也有高山、深谷等各種地形。

           研究火星表面的風化侵蝕作用,這部分在過去有風與水的影響,現在只剩下了風的作用,但火星上的風非常驚人,這次讓機會號殉難的就是一場狂烈的全球性沙塵暴。

這些研究其實又會引發更多的好奇:為什麼過去溫暖潮濕的火星會變成現在這樣冰冷乾燥?火星的水哪裡去了?既然過去曾經有水又溫暖,那會有生物嗎?

科學家對火星的興趣一直都很高,這幾年來每隔到接近時刻就會有一批探測器前仆後繼地過去那裡探勘,有的在軌道上繞行,有的會降落表面。明年又是一個適合發射的機會,我們可以注意看看又會有哪些計畫展開?哪些可以成功?有沒有誰可以接棒寫下另一個傳奇?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2813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