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40期--薪資談
2019/04/30 06:55:37瀏覽164|回應0|推薦0

薪資談

作者:張之傑(作家)

去年七月,中華科技史學會舉辦「我的第一份薪水座談會」,不禁想起自己離開校門後的薪資變化。政府遷臺初期,軍公教以清苦著稱。所幸軍公教按家口配給米或麵、鹽、花生油和煤(或煤油),除了吃飯,只能拮据過日子。

我小學時常被同學取笑:「伊儉一年,買無一角文唉霜仔。」(他存一年,買不到一毛錢的冰吃。)當時臺灣仍為農業社會,我的同學絕大多數都是農家子弟,可見農民的生活比我們好得多。

1962年考入師大生物系,開始有零用錢。師大公費,不需繳學雜費,還管吃管住。不住校的,可將伙食費領出,每月約170元(確數不復記憶),主要用於午餐、買書、買衣服,偶而還能看場電影。當時牛肉麵大碗的每碗5元。吃自助餐的話,3-4元就可吃飽。家政系的實習餐廳(指導教授傅培梅),每客6元,去吃的主要是老師,我們窮學生只能偶而去打打牙祭。

1966年,我從師大生物系結業,到居家附近的新店五峰中學(今五峰國中)實習一年,月薪720元,折合美金18元。同校的資深老師不過千把元,幹老師的,常被稱為窮教員,不是個吸引人的工作。有辦法、有能力的人,特別是男性,很少有人願意當中小學老師。

當時臺灣人均所得223美元,經濟剛開始起飛,正要往工商社會轉型,社會仍相當貧窮。關於物價,記憶較深刻的是:仙草冰每碗5角(新店)、牛肉麵大碗5元(師大附近)、餐廳客飯7元(和平東路、羅斯福路口)、看電影4元(新店或景美)、美國牛仔褲約800元(博愛路委託行)、雇下女(幫傭)每月約400……

新進人員八月份起薪,九月份一次領到兩個月薪水——1,440元,這是我第一次擁有那麼多錢!我想買條夢寐以求的美國牛仔褲,可買了牛仔褲幾件計劃已久的東西就不能買了。我以650元買了塊精工自動錶,剩下的買了張柚木書桌,和一把可旋轉的柚木椅子。原先的手錶經常走走停停,原先的書桌是家兄用撿來的木板自己釘的,原先的椅子是把高竹凳子。

買書桌和椅子還剩下些,連同第三個月的薪資,找工人將我家靠路一側的竹籬換成磚牆。當時舶來品較貴,其他的都很便宜。一個多月的薪資就可以連工帶料的打一堵牆,還包括一扇大門呢!這幾項籌謀已久的願望達成後,將薪水交給先父,自己只留下百把元零用。至於美國牛仔褲,實習那年一直沒買。我對同事說出想買條美國牛仔褲的事,大家以異樣的眼光瞪著我,有位男老師直說出來:「哪有個老師穿牛仔褲的!」當時美國牛仔褲幾乎和闊少或太保(流氓學生)畫上等號。

我實習時,有位王姓女老師年約二十七、八,身材高挑,長得相當漂亮。有三位三十出頭的男老師追她,她總是將對方遞給她的紙條撕碎,當眾扔進字紙簍裡。我看不過去,想找個機會罵她一頓。有一天下班後其他老師都走了,只剩下她和我。我很不客氣的指責她不應當眾給人難看。我的態度很壞、很壞,她非但沒生氣,還請我吃飯,她像對弟弟般的說:「我是氣我自己啊!你懂嗎?過去有那麼多好的都沒抓住,現在繞在身邊的竟是幾個窮教員!」不久她哥哥給她找了位留美的中年人,嫁到美國去了。

1968年服完兵役,到國防醫學院當研究生。當時沒有幾個學校有研究所,不論公私立學校,凡是碩士生,非但不繳學費,教育部還一律每個月補助800元,相當基層公職人員的月薪。那時公立的一個所只有一兩名,私立的至多五名,所以政府補助得起。這800元助助金拿出500-600元給先父,剩下的用來吃午餐,和買衣服、買書,和與女孩子交往。

1960年代末起,臺灣開始經濟起飛。我研究所畢業後留校擔任一年助教、三年講師,當上講師的第二年春(1972,月薪已調到4000元(折合美金100元)。有位軍職的吳姓講師,常對我說:「我們同工但不同酬,不公平!」他常以他和我的例子在軍中的榮團會上發言,當然是白發言了。政府遷臺初期,軍人的薪資最低,軍職和文職拉平是蔣經國上臺以後的事。

我怎會清楚地記得當上講師第二年春的薪水是4000元?1971年冬和和吳嘉玲公證,翌年春舉行婚禮,用的是當月的薪水,也就是4000元,所以印象特別深刻。這4000元買了基本家具,包括床、梳妝臺、餐桌椅和一組小沙發,先父送我們一對白金婚戒,一臺冰箱,這已是盡他最大的能力了。

已做了幾年工作,怎會只能用當月的薪水結婚?我的薪水一向交給先父。我服兵役那年(1967)先兄結婚,婚後第二年,因先父的關係,辭去旗山糖廠農場主任的工作,回臺北當國中老師。家嫂來自富裕家庭,她告訴我,她高中時身上隨時有上千元的零用錢。嫁到我們這窮苦家庭,真難為她了。先父、先兄加上我的薪水(從當研究生至成婚前),居家生活才能過得稍微像樣點。

嘉玲的父親官拜上校團長,嘉玲考上輔仁英語系,他父親仍得打會才交得起私立學校的學費,嘉玲顧念家庭負擔,去唸不用錢、還有點薪餉的國防醫學院護理系。記得第一次到她家,她拿出當年報上的榜單,指著她的名字,眼睛泛出淚光。她常說,如果唸輔仁,一定唸得很好,一定出國,……然而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果啊!

嘉玲護理系畢業後在三軍總醫院工作,不需把薪水交給父母,但父母交給她一個更重的擔子,負責就讀東吳的大妹的學費和生活費。我們結婚時,她的軍職剛期滿(國醫護理系畢業必須當四年軍護),還沒另找工作,所幸已卸下大妹的擔子,但她和我一樣,也是沒有分文儲蓄。

1970年代起,每年都會調薪。當時房價較低,30來萬元就可在市郊買戶約30坪(約100平米)的三房一廳。因為預期薪水每年都會調整,一般薪水階級只要存出幾萬元頭期款,膽子稍微大點的就敢買房子。不過當時房貸至少10%,的確要有點膽識。我們(尤其是內人)屬於膽子大點的,大約婚後三年多就買房子了。

然而,即使蔣經國當政時期軍公教一再調薪,仍普遍低於民營機構。1984年,環華出版公司結束營業時,我的月薪4.2萬元。19851988年,我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當過三年副研究員,最後一年月薪2.6元。那時幣和美金的兌換率已從140,升成125,也就是說,在蔣經國在世最後一年,副研究員的月薪已有千把美元了

然而,這段時期我在兩家出版機構當顧問(不用上班),分別為月薪2.5萬和8千元,從中可以看出公私機構薪資的差距。1988年秋,因奉命參與遷館業務,自忖應不了複雜的政商關係,再次辭去鐵飯碗,重回出版界。

內人吃公家飯,先後考取師大衛生教育研究所和高考(高等文官考試),但她的薪資長期不到我的一半。1988年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承大統,軍公教開始大幅度加薪,私人機構即使加薪也跟不上,到了1996年左右私人機構已基本停滯。軍公教不再是清苦的代名詞,許多人擠破頭想當老師、當公務員,連軍校也熱門起來。2003年內人退休時(時任環保署簡任組長),薪資已和我差不多了。

我回到出版界約五年後,在路上偶然遇到一位科教館老同事。當年他是技士,月薪約1.5萬,每次發薪,都會將薪餉袋在地上摔,並連聲呼喊:「可憐啊!可憐啊!」偶然相遇,他對我說:「你要是不離開,實驗組主任非你莫屬,一個月5萬元跑不掉。」我笑著問他:「你還摔薪餉袋嗎?」他連連搖頭,笑得很燦爛。

這一路數來,大家應可看出,吃公家飯的軍公教,經過二十多年的清苦日子,到蔣經國上臺才過得稍微像樣點,到李登輝上臺才過上中產生活。近二、三十年來,能考取高考、特的,可都是社會菁英啊!許多人在政客的煽動下以種種不堪言語羞辱軍公教,其實全都是無理取鬧。我們一路走過來的人最為清楚了。

去年夏整理了一批老照片,在此披露三張讓人對當年有多點感覺。我們住立法院職員宿舍,公家只提供房子,圍牆自己負責,家境較好的才有磚牆。牽自行車那張攝於大,大門那一側的竹籬,到我畢業後才換成磚牆。另一張攝於實習時,與校長、美術老師、參加科學展覽同學合影。1972年春以當月的4000元薪資結婚,現在想想,仍覺得像扮家家酒似的。

附記:薪資和物價

年(2018816日,蔡政府宣佈自今年元月起,基本薪資從22,000元調到23,100元。這使我想起一樁往事。約4年前科學月刊朋友來電問:新進編輯人員給多少才算合理?我退休後雖在出版機構當顧問,但久已不過問薪資之事。我打電話問兩位老同事,他們已是大型出版社的總編輯,都說我當年所訂的標準仍然適用,而且還可以少一點。

1988年秋,我辭去科教館副研究員,到錦繡出版公司擔任顧問,兼總編輯。我覺得敘薪應該有個標準,讓幾位主管有所依循,就根據基層公務員的薪資稍加一些,剛大學畢業的給15,000-17,000元,研究所畢業的多給2000-3000元。其後調整過幾次,最後一次是1996年,剛大學畢業的給25,000-28,000元,研究所畢業的給27,000-31,000元。那兩位老同事指的,就是1996年所訂的標準。

1996年,就是距今23年前。當時SEVEN國民便當35元,稍後推出的新國民便當40元。中午到公司附近賣便當的餐車,一個便當通常40-50元。當時許多年輕同事一天花費在飲食上的錢,不過100來元。

錦繡出版公司總部設在新店,當時在新店租一套30坪左右的公寓約5000元,三個人合租,加上水電,每人不到2000元。購屋的話,當時在新店買一套30坪左右的公寓只要200萬元左右。設想當時一對剛大學畢業的青年男女到我們公司當編輯,兩人加起來至少有50,000元,是完全有能力成家,甚至購屋的。

可見當前年輕人的困境,不是低薪,而是高物價。阿扁八年,房價和物價變動不大。馬英九八年,房價飆升,但民生用品持平。到了蔡英文,連民生用品也漲個不停,粗估她上任以來漲了約20%

SEVEN的國民便當為例。自SEVEN推出國民便當,我就是忠實客戶。主要是便宜、乾淨、油少,上班時買個放進書包,即使不用塑膠袋,也不會沾上油污。我從40元的新國民便當,吃到55元,吃了二十多年,蔡英文上臺後竟然因為不敷成本而停產了!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2626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