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35期--聽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道德宣講
2018/10/24 20:23:48瀏覽144|回應0|推薦0

聽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道德宣講

道德宣講,聽起來很老套的事情,但來到大陸就常有機會聽到這兒耳提面命希望老師們能夠立德樹人,做學生的典範,做學生的貴人。而面對科學研究則以誠信為優先,也就是我們說的學術倫理。這也不能說不好或不對,但多聽宣講真的會比較好嗎?

1015日我代表系上去聽一場全國聯播的道德宣講,一開始認為應該很無聊、老套,但我還是拿了筆記本過去。進了會場,後面的位置都坐滿人,我只好往前面坐。講臺上沒有人,而是實況聯播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情況,光是那現場就有六千人,其他連線的不知道又有多少,不過我們這裡後面的人不少在聊天,剛坐下時我很好奇,這樣就算聽講的人再多有意義嗎?

一開始介紹的內容屬原則性的,大家都知道,我心裡盼望著時間快點過好去趕車。但後來請上臺的則是中國大陸院士級的人物來講,他們都是自己領域的佼佼者,他們不講什麼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經驗來分享,這就非常的動人、有深度,這裡就摘錄其中一二。

使命‧責任‧擔當的履行者

第一位一位90多歲的老先生,兩個人攙扶著他上台,由於這是現場直播,因此這過程一刀沒剪接,大家就看著他慢慢步上講臺。這位是黃旭華院士,他講的題目是「使命‧責任‧擔當」。

1926年出生於廣東,194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的造船系,之後就進入船舶公司工作。1958年他原本在上海,收到一個命令叫他去北京幫忙解決一個問題。他拎個小包袱就出門,沒想到這一離家就30年沒再見到父母,雖然可以通信,但完全無法跟家人講自己的工作性質。甚至連父親生病他也沒辦法回去探望,過世也無法回去奔喪,因為他在做的是領導團隊製作核潛艇。

當年只有美國與蘇聯有這方面的技術,但不輕易示人。中國想跟蘇聯老大哥打聽時,赫魯雪夫很傲慢地表示,中國又窮又落後,學不來這項技術。他建議中國只要開放自己的港口讓蘇聯艦隊進駐就可保障安全。這個態度激怒中國,因此他們網羅一批優秀人才,宣誓要自力發展出核潛艇。

這批人才入選後第一個被告之的是自己要隱姓埋名,默默做事,因此黃旭華就不露半點口風,寧可讓家人誤解也不做解釋。

再來中國當年的資源有限、技術有限、沒有人才,但黃旭華等人卻慢慢理出頭緒,了解複雜的系統也是建立在常規基礎上,不須迷信高科技而是要掌握到工作的本質去琢磨。面對大量計算,當時沒有電腦可以處理,大家就用算盤、計算尺來一項一項計算,為了怕出錯因此團隊往往要分成兩、三組分頭去算,算完再加以比對,如果有不合的地方則去找出問題,分析出對錯,然後加以修改調整。一旦修改某一參數時得重新全盤重來,大家都耐著性子去完成這些繁瑣的步驟。

他們還要把高科技降解到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可達到之技術能力,然後想辦法帶領產業界一起提升到核潛艇該有的標準。

核潛艇慢慢累積自己的多次常規試驗,1988年則要更進一步去南海做深潛試驗,這是讓潛艇達到極限深度去讀取應變與應力的數據,因此隱含了相當大的風險。當時艇上的官兵都被要求寫封類似訣別書給家人,再加上之前美國曾有次潛水艇在做深潛試驗時出事,艇上160多名官兵全部死亡,大家的心情都很低落,有人悲涼地唱起「血染的風采」,認為連美國這樣先進的國家都曾出事,中國自己建造的潛艇一定不會有好結果,這種悲觀的論調瀰漫了整個潛隊。

黃旭華一聽就知道這樣的氣氛不對,就算本來沒有問題也會被搞出問題來,他希望鼓勵大家。他要官兵相信國造的潛艇先前已經通過一步步的考驗,現在到深海去取數據是沒問題的,艇長也不斷跟大家強調這次任務的重要性與光榮性,但越強調光榮性,大家就越覺得自己一定會犧牲。

後來黃旭華跟大家宣布,身為潛艇的總設計師,他決定要跟大家一起下去到深海。這是很冒險的事情,許多人都勸他不要,否則萬一怎樣那怎麼辦?但黃旭華跟大家說,他下去就是要避免那個萬一發生,而且因為整個設計由他負責,因此他最了解各種狀況的處理方式,他下去正好可以臨機處理那些萬一的情況。

就這樣,他一宣布要一起下去,全部官兵的士氣都振奮起來。後來潛到300公尺,雖然艇殼承受著巨大水壓多處發出喀搭、喀搭的聲音,但艇長詢問各處的數據,大家回報的聲音都很鎮定、有序,非常順利。工作完成後上浮到100公尺安全深度時,黃旭華跟大家廣播宣告這次任務的成功,全艇歡呼,回到碼頭,還有人破例放鞭炮歡迎。他自己曾寫個打油詩紀念: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我們雖然是遠距聽演講,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這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對國家的熱愛、對工作的熱忱,他的認真負責與勇敢擔當讓人不由得產生敬意。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學校這裡的演講廳現場原本在後面講話的人通通停下來專心聽,偶爾還會鼓掌表達認同、佩服。

一流科學家談研究的重心與基礎

第二位上場的是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他的專長是結構生物學,此次演講題目是「做誠實的學問,做正直的人」。

他小時念書非常刻苦用功,中學畢業保送進北京清華,後來第一名畢業又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博士。他覺得從小的念書習慣讓自己很能吃苦,但欠缺獨立思考的習慣,到了美國念博士一時不習慣,開始就只是放逐自己在餐館打工,等到慢慢領會到研究的樂趣,他才把心思收回到學業上來。

他覺得大學與研究所最大的不同是在於大學是學習既有的常規知識,研究所則要在知識的前沿去開創新的知識,因此一定要有批判思維的能力。只要有批判思維能力,那就算一開始的假說錯誤,也能從錯誤中慢慢找到正確的方向,因此研究所最重要的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要有能力去分析可靠的負面結果,這樣才能邁向成功。他覺得過於順利的研究反而令人擔心,因此他看到自己學生如果有人研究過於順利,他就會給予一個極富挑戰性的主題讓他去經歷失敗,體會怎麼從錯誤中找出正確的方向,他覺得趁早給學生這樣的經歷,對他而言是好的。

接下來他又跟我們分享另一個心得,他認為耗費大量時間的完美主義反而會阻礙創新。他在學習時有次希望以某種蛋白質來做實驗,第一次合成出來的時候良率很低,他很慚愧地跟指導教授報告進度,也自我檢討說自己要想辦法提高良率去繼續合成。教授很奇怪地問:你為什麼要提高良率呢?這樣合成出來的量不是已經夠做實驗了嗎?

自我要求甚高的他則在乎合成的良率太低,他一定要想辦法提高良率才能去做下一步的實驗。教授則跟他說,你的時間比提高良率還重要,我覺得這樣已經足夠你去做實驗了,不需要在提高良率上費工夫,直接開始下一步。

後來還好他開始了,因為此次的蛋白質並沒不符合他們的理想,因此該種物質很快就被排除,讓他有時間去做其他多種嘗試,慢慢找到正確的物質;等到確定真的是目標了,他才要想辦法提高該種蛋白質的合成良率,這經驗讓他知道別著重細節而搞錯方向。

追求完美的施一公還曾認為「凡是失敗皆有道理」,他遇到失敗就要去分析其中原因希望能避免再犯。指導老師則告訴他不需要這樣追求完美,如果是系統性的失敗那才要找出原因加以改進,但如果只是技術性的誤差則不用,只要再做一次就好了。

在時間的權衡上他也提醒大家,不要為了全面閱讀重要期刊、聆聽所有的學術講座,而花費寶貴的時間,要讓自己有限的時間只做重要的事。這也是他跟著指導教授觀察而來,他的指導教授是大有名的學者,施一公一開始會希望能在老師面前有好表現而閱讀許多最新且重要的期刊希望跟他討論,但教授卻三番兩次跟他抱歉說,自己並沒有閱讀。還有回哪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學校演講,指名要跟自己的教授對談,大家都覺得這是難能可貴的好機會,但教授卻跟祕書說自己有事,沒辦法去聽演講。結果那天只看到教授再自己研究室關著門在寫論文,這重要嗎?大家都很驚訝,卻也更加了解老師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不讓其他閒事雜事干擾他預定的工作。

施一公就在跟隨大師做學問的過程中,慢慢培養自己的獨立人格。

在學術的研究上他要大家尊重原始數據去說話,他也分析簡單失誤與刻意造假的不同,也不認同明知條件不足卻刻意強化結論,這是科研學者需要搞清楚的地方。

雖然他是科學家,一步步求真求實做研究,但他認為科學沒有真理,現今的科學理論都只是在這個時空下的研究總結,我們會希望它接近真理,但也知道這並非永恆。一旦人類有更好的技術,或者建立起有不同的環境背景,過去認為正確的科學理論就可能被推翻,萬有引力與相對論的興替就是科學史上有名的案例。

他也認為在科學研究中不能用民主的方式來論對錯,他就親眼看過許多研討場合,少數人憑著可靠的實驗數據與清晰的邏輯分析去辯論,最後反而讓多數人被說服。因此這裡最重要的是數據要可靠,思維的邏輯要清楚。

最後他還提醒,科學是高尚的,但科學家未必高尚,科學家也是人,大家對科學家不要盲目崇拜。他自己也不喜歡被人崇拜,而是希望回到理性思考、回到專業去討論。

沒聽完的演講

第三場演講是專長在計算機運算的懷進鵬院士,他的演講題目是「弘揚新時代中國科學家精神 匯聚科技強國建設磅礡力量」。他也認為真理是相對的,需要不斷去證明。

一開始他用個小故事來開場,有三個石匠在工作,你問他們在做什麼?一個說自己在養家活口,另一個說自己在學做最好的石匠,第三個說自己在蓋一個容納千人禮拜的教堂。十年後再來看,養家活口的依然在養家活口,期許自己是個好石匠的技術不斷精進,而目標在蓋大教堂的則成為建築師。懷進鵬強調科研看起來是枯燥的,但你知道目標在後面的意義之價值,那會就讓枯燥的事情不一樣了。

身為這場演講的第三位講者,懷進鵬巧妙地串連起前兩位講者的說法,並不時引用歷史上的重要進展向他們致敬,我想他展現出來的是善用大數據的效用。這應該也有很精采的內容,不過我因為要趕車,所以在預定結束時間到時還是不得不起身離開。

回來後查閱相關資料,原來這活動是中國科協、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全中國除了在人民大會堂有6000人現場聆聽之外,還有上百所大專院校透過網路是頻同步收看。其用意在於讓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進程中,科研學者能以愛國奉獻、求真創新的態度,陶鑄出中國的科學家精神。

這會不會有效果呢?

我想這也跟聽的人心態有關,如果覺得只是充人數度時間,那這些努力就只是充人數度時間;如果覺得這是讓自己有學習一流學者的精神,共鑄良好道德學風的機會,那相信日積月累也會慢慢有效果出來。無論如何,這些都需要大家付出時間去證明。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1854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