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33期--石中情--石作珉教授回憶節錄(六)
2018/08/25 06:42:10瀏覽218|回應0|推薦0

前期摘要:石作珉教授是成大資源工程系退休教授,我們對他艱苦的小學時期、飄盪孤單的中學年代、拮据用功的大學生活、戰爭邊緣的當兵磨練、一波三折的留學申請,都做了簡單的介紹,現在總算到加拿大來唸研究所。

加拿大的學制與臺灣相同,即學年學期制,每年的九月開始註冊上課。石作珉申請到獎學金,因此可扣抵部分的學雜費,此外每個月還有加幣45元,扣除房租後每日的生活費就只剩下五角,這時候就有賴許多親友借貸,算算應可節省度過第一個學年。

由於石作珉是該校第一位來自成功大學礦冶系的學生,系上對他的程度欠缺了解,因此要求他重修或補修大三的專業課程(礦場設計、採礦工程III、礦坑通風),另外還增選了岩石力學、採礦成本與財務控管等課程。這五門課程當中有的學過了,有的是新的,但無論如何,最大的問題在於英文聽力,如果再碰上新課程欠缺基本概念,那就更是辛苦了。

當年礦冶領域的學習還沒有適當的教科書,所有的教材都是老師編寫的講義,還好他們會預先發下,因此就可以事先預習。石作珉回想當時的作息,每天滿滿的課結束後就回住處簡單果腹,接下來就馬上開始看書做習題,常常要忙到很晚都無法寫畢。後來就找同班又同住的學長合作討論解題、互相支援,學習才展現出效率,等到學期末總算各科都在 70 分以上,順利過關了。

不過課堂上的討論得用英文,其他人都能隨心所欲地聽說讀寫,功課寫起來更有效率,因此有時間可以參加校內的社團活動,但石作珉想都不敢想,只能靠著勤能補拙課後多用功,就算有空也是希望去打工多賺點生活費,因此始終無法進入同學的圈子當中,行為顯得有點孤僻,這似乎也是那個年代窮留學生的典型。

第一學期結束後有兩週的聖誕節與新年假期,緊接著就是第二學期,石作珉在系主任的建議下修了土壤力學、構造地質等課。這時最大的挑戰是有實驗課,需要分組實作,石作珉很感謝當時同學體諒他情況,大家合作互助一起完成任務。

此外這時的考試採榮譽考試,教授一開始發下考卷之後就離開,學生則依照自己的能力盡量回答,大家平時感情雖好,但考試時也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絕不作弊,時間到了教授再來收考卷。這讓石作珉覺得印象深刻,但此制度是否適合帶回國內來實施,則要考慮學生自身的誠信度與榮譽感,不能夠盲從。

第二學期很快在五月就結束了,接下來有長長的四個月暑假,多數的留學生都把握機會去打工賺錢,籌備下學期的學費,石作珉的指導教授此時選定為系主任,主任也離開學校去各礦場擔任顧問,臨走時他給石作珉一個研究題目,要他針對一特定礦場岩石特性去做實驗,並研究各組岩樣尺寸對其物理特性的影響,以用以提供該礦產開採方法的選擇及規劃設計之參考。石作珉因此開始學習去閱讀文獻、設計實驗,並且操作專業的器材,遇到困難的時候則請問博士研究生,所完成的進度定期跟指導教授報告。雖然難免會有還不好的地方,但都能在教授指導下找出原因加以修正,整體而言系主任應該對這個學生的表現還感滿意,因此他幫忙加薪,這讓石作珉的生活壓力稍感舒緩。

第二學年繼續修習更進階的課程,此外還去做更多的實驗,同時也練習撰寫專題討論講稿與碩士論文初稿,還跟著助教去參觀鎳礦場與石棉礦場,當然也要在研討會中出席、發表自己的實驗成果摘要。不過由於欠缺經驗,每項都想參與的結果就是耽誤到了碩士論文,因此無法在預期的兩年內完成,延誤了畢業的時限。

這怎麼辦?無論如何,接下來不用修課,就看自己怎麼安排時間。石作珉跟指導教授協商後,決定暑假先去礦場工作,一方面賺取生活經費,另方面豐富自己的實作經驗。因此他五月中就自己一個人搭乘長途巴士前往安大略省北部的一家鐵礦場工作,剛開始在冶金部製作岩石礦物薄片,並用偏光顯微鏡鑑定種類,做了六週後就調回工程部門去。

後來石作珉聽到一個實驗室徵求專業的人士去礦坑做大地應力的研究,預期一個月,他就主動申請參加,這讓他有機會接觸最新的測量儀器。不過剛開始他因為欠缺經驗,只被指派一些雜務,數日後才協助專業的事務,融入到工作團隊當中。

雖然工作時每天上午八點進坑、下午四點出坑,晚上還整理數據,但週末時大家就一起開車去鄰近城鎮跳舞喝酒,他們也邀請石作珉一起參與。還有人告訴他:「當我們在坑內工作時,我門的頭、臉、手、身都髒亂不堪,但是當我們出坑之後洗乾淨、穿上西裝與皮鞋,那兒的小姐同樣會以笑臉迎接我們。因為我們手中的鈔票跟別人是一樣的,她們要的是鈔票,不會在乎你身分的高低與職業的貴賤。」無論如何,因為石作珉不善飲酒與跳舞,因此在那裏就點份不含酒精的飲料,旁觀認識一些專業之外的人際交流。

等到一個月的調查結束後,石作珉交出報告後又回到原本的工程部,針對礦坑的通風量、岩塵含量做測量另外也對坑內較危險地區的岩壁位移與裂隙做測試,這些內容都被公告出來,讓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參考,預作危險防範。有天一位工程師帶他巡視礦山時,看著堆積如山的鐵礦石時,順口說:「當這些鐵礦石被埋在地下時根本毫無經濟價值,但是被開採出來後就成了財富,經過提煉後成為綱鐵又能為所有的工業及工程使用,因此礦業實在是一切工業之母,對人類的文明很有貢獻」。這番話讓石作珉印象深刻,更加了解礦業工作雖然辛苦,但有其價值。

此外當時所待的採礦小鎮當地人生活樸實,待人和善,對於這個唯一來自臺灣的中國人感到很有興趣,多數人當時甚至連臺灣在哪裡都不知道,因此當地的地方週報還來採訪石作珉,從他的名字的意義似乎就透露了石作珉與礦冶的不解之緣,也從其介紹中了解當時仍處於農業傳統的臺灣風貌。

由於石作珉平時就完成各項報告公告出去,因此四個月的打工生活結束時,他無需額外再寫報告,直接就領錢回去學校去。而他原本的宿舍因為靠近學校就讓給新來的學生租,他搬到較遠的地方去住較好的宿舍。至於新來的人有很多是成大的師生,看到他們在修課上有比較寬鬆的認定,這似乎顯示他們這些先來的學長為學校豎立起不錯的口碑,石作珉很高興。而此時的論文撰寫也可專心來進行,終於在1965年元月完成初稿,等待領取畢業證書。

寒假可以打工嗎?

此時礦場因為天冷幾乎都關閉,石作珉只能嘗試尋找別的機會,但受限於他的英文、法文都不好,因此就只能去餐館洗碗盤。這讓他注意到該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後來去學校報名免費的法語課程。還有人跟他分析:如果你的英文能力太差,將來想要留下來工作就不容易,應該要多練習英語聽力與對話。那人建議他去找當地女孩聊天,這樣就可以快速增加自己的英語對話能力。

石作珉接受了這樣的建議,他被介紹跟一位名叫海倫的女孩認識,當時那女孩才19歲,但已經開始工作負責養家。初見面感覺她含蓄沉默,清純善良,但多接觸之後又發現她孤獨而憂鬱。石作珉見狀會拿自己的身世出來鼓勵她,讓她了解一個小難民經過努力也有機會開創自己的未來,生活在加拿大的人情況好過戰爭難民千百倍,應該更加樂觀才是,海倫在他鼓勵下逐漸展開笑顏。石作珉也因此而對加拿大的地理、文化、宗教、種族、風俗習慣及生活常識有更多的認識。

還記得石作珉是結了婚之後才出國留學的嗎?

他很感謝身為老師的妻子願意嫁給他這麼一個事業未成的辛苦人,才一結婚就要忍受先生出遠門的日子,不久後自己還得獨自面對產女、撫育的辛苦。當時雖然通信不發達,但石作珉偶爾仍可獲得萬里之外家中傳來的訊息,因此對家人很是掛念,對妻子非常感激。

現在跟海倫的認識是為了增加英文溝通能力,中華文化的倫理觀念讓他也謹守分際,以兄長照顧的立場來與海倫相處,但這也足以讓原本悲觀的女孩性格轉向陽光。然而海倫的家人對這個華人有很大的誤解與排斥,尤其她母親更是情緒化。平常還好,西方獨立的女孩總是知道如何避免家人無謂的干擾,但有天石作珉應徵上了礦場的工作,急於要去報到時,想要打電話、寫明信片去跟海倫道別,卻遇到瘋狂的母親從中作梗。她沒有搞清楚那是一段友誼的終點與祝福,而是以咒罵相報,這不僅讓人當下難堪,詛咒更是跟隨到礦場去,讓專業認真的石作珉接下來又要面對極大的挑戰。(下期待續)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1444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