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 21 期--重看電影阿波羅 13
2017/09/06 11:46:39瀏覽353|回應0|推薦0

重看電影阿波羅 13

阿波羅計畫(Apollo Mission,又稱太陽神計畫)是美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在20世紀 60 ~ 70 年代所執行的載人登陸月球計畫。當年處於冷戰時期,美國跟蘇俄彼此因為意識形態的立場不同而嚴重對峙,但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嚴重傷亡讓各國對啟動戰爭都很審慎,但又希望給對手機會知道自己有多厲害,別輕易挑釁,因此美蘇就以太空科技為競技場,希望能在太空科技方面領先對方,這樣就可以避免死傷,又讓對方畏懼自己幾分。

然而一開始的項目都是蘇聯先達標,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位太空人、第一位女太空人,全部都是蘇聯,美國和其他國家則在後面苦苦追趕。但偷偷告訴你一個祕密,當時這些太空計畫全部都是德國人規畫,只是他們在二戰時期遇到希特勒這個統治者,後來那些頂尖的科學家害怕這些技術真的實踐後整個世界會落入到一個狂人手中,後來都自動停止研究。等到戰爭結束之後,俄國拿走大批的重要文件,美國則接走重要科學家,於是兩邊開始讓太空計畫開始繼續進行,而兩國關係也從戰時的合作,變成戰後的競爭。

1961年美國總統是甘迺迪,年輕力盛,他眼見美國一直落後,因此就很跳躍地訂了一個不在德國人規劃中的理想:要在10年內登陸月球。

這在當時是個笑話,因為從古希臘傳承下來的知識就認定天上和地面是屬於不同的世界,天界代表聖潔美好,地界則有很多缺陷,月亮屬於天界的物體,來自地界擁有很多缺陷的人類怎麼可以上去呢?即使到現在也還是有人認為登陸月球是場戲,不是真的!

然而甘迺迪還是撥了大量的經費給NASA,專家們也用工作分析(Work Analysis)的方式去探討把人送上月球需要怎麼樣的飛行工具,如何才能達成,一步步分析規劃下來。

之前美國的太空計畫都是單一名稱,水星7號、雙子座7……,但是仔細去看數字卻並不完整,而且最重要的都是7號。這是因為參與計畫的人都認為7是個幸運數字,太空科技很有挑戰性,重大進展都要沾沾這樣的幸運。不過等到阿波羅計畫開始的時候,他們預期這是個長期計畫,先把人送上地球軌道測試各項設備分離與結合、再去繞月球、然後測試降落,之後才真正降落,因此就不能只有7號,而是從1號開始,希望自然數一個接著一個。

然而好事者仍可說阿波羅1號少了幸運7的加持果然成為災難!它在地面測試的過程中內部起火,而且艙門又來不及即時打開,三名太空人燒死在其中,大家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事朋友承受莫大痛苦卻沒辦法出手相救,這對當時胸懷壯志的團隊而言是相當相當大的打擊。

然而面對強大對手的威脅,大家都覺得太空計畫雖然危險仍是要繼續執行,只要能找出問題加以解決,就能讓這些同袍不致於白死,因此大家都勇敢面對,一一克服當年的缺陷,科學家、工程師、太空人都逐漸找回信心。不過呢,別再去找阿波羅2號到6號了,這個計畫仍然希望能靠著幸運7的加持,減少災難,因此下一個重大進展就是阿波羅7號。

等到阿波羅8號是去繞月球,這個繞月軌道剛好是個8字形,因此就用8來設計徽章,這計畫每個子計畫都有徽章,這是由太空人自己設計的,很能看出其中代表意義。

第一次成功登陸月球是在1969年七月的阿波羅11,當時帶給全世界極大的震撼,之後阿波羅12也很順利成功。但是世人的震撼與好奇迅速衰減,等到阿波羅13的時候外行人已經不知道要看什麼熱鬧,完全沒有興趣,電視也不願意轉播,連在現場的工作人員也偷空看球賽,除了太空人的家人之外,沒人太關心。

或許說大眾比較有興趣的問題是很八卦的,諸如:13好像不大吉利喔!太空人家人也難免會問:怎麼你的任務剛好是13呢?

定裝記者會上就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太空人則信心滿滿,覺得13只是接在12後面,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他們不跳過就是要破除迷信,科學與科技已經讓登陸月球不再是個問題,這次仍然會順利完成任務,不需要避諱13這個數字,他們出發的時間、登月的日期,處處看得到故意選擇13的意圖。

每次的太空任務有三位太空人,這次的隊員是:

隊長:詹姆斯‧羅威爾,他曾參與阿波羅8號繞月球的計畫,當時擔任指揮艙的駕駛員。眼睜睜地看著月亮離自己那麼近,觸手可得,但卻得遵循規定返航,因此他很期盼這次的飛行。

登月小艇駕駛員:佛瑞德‧海斯,他原本是個平凡的鄉下人,沒想到能夠參與真正的太空任務,感到非常不容易。此次出任務時他太太懷孕在身,一直承受很大的壓力。

指揮艙駕駛員:約翰‧史威格,平常很花心愛玩,雖然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但一開始接受訓練時沒有很認真,但出發前兩天原本的駕駛員肯恩被醫官認定有可能感染麻疹,在任務第四天發病,因此史威格臨時候補上才加緊參與訓練,大家都對他沒有信心。

此次任務一開始雖然有些小意外,但狀況都迅速排除,還有工作人員還說這任務無聊到讓人想睡覺。沒想到出發後第三天,史威格一個按鈕按下去,氧氣槽發生爆炸,三個燃料電池也去了兩個,因此地面指揮官金恩了解到原本照表操課的太空任務,必須把厚厚的飛行計畫丟開,重新盤點太空船的狀況,讓他們用還可以運作的儀器安全地飛回來。

服務艙受損嚴重,因此要趕快遠離那兒,為了節省能源也要把指揮艙的設備都關閉,大家決定跑到登月小艇裡面,把它當作救生艇,雖然它原本的設計只能載兩個人,工作時間僅限於登陸月球的那幾個小時,但因為它還沒壞,仍有噴射動力,因此可以將就一下。

不過在任務轉變的時候,有些當初沒計算到的問題就會跑出來。例如淨化二氧化碳的過濾器,原本設計是讓兩個人工作45個小時,這對登陸月球而言綽綽有餘,但現在擠進三個人要待剩餘的四天就顯然不足,因此到了距離出發第五天艙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就逐漸升高,這會讓人暴躁易怒,太空人果然開始吵架了,指揮艙的駕駛員史威格平常給人的印象是花花公子,不夠認真,後而這次意外就是在他按鈕把氧氣槽搖了一下發生,海斯此時問他按鈕前的讀數是多少?質疑現在情況這麼糟,他該負責任,史威格覺得自己是接到地面來的命令而去按鈕,問題不在自己身上,雙方就吵了起來。

他們因為省電所以關掉許多偵測器按鈕,因此並不知道此時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已經達到危險的地步。幸好地面有人警覺到,趕快來跟他們聯絡,還模擬真實的情況,用各種可拿到的物品,包括襪子、飛行計畫的封面頁、膠帶……去拼湊出一個奇形怪狀的空氣濾淨器,才把危機解除。

這過程中海斯負責計算二氧化碳的濃度,他很驚訝自己經算了三次,為什麼沒發現問題。後來再檢查才忽然了悟到,原來他只估計兩個人,也就是登月小艇原始預期的載人情況。旁邊史威格聽了,呆了一下子,覺得自己非常被忽略,真有點多餘,或許該停止呼吸吧!後來在拼湊臨時空氣濾淨器時,大家都屏住呼吸,希望在超過臨界點之前完成工作。

他們會吵架的起頭是負責駕駛指揮艙的史威格很關心速度與角度,因為太空船進入大氣層如果速度太快、角度太斜,那就會像打水漂一樣的彈出去,但他們已經沒有其他動力可以回頭,那就一去不回了。他發現有這樣的問題跑去跟另外兩個人報告,而且他還懷疑地面團隊已經放棄他們,所以一直沒有返航的飛行計畫與進一步聯繫。當他憂心忡忡地去找另外兩人,但另外兩人相信地面那麼多專家在運算,不會有問題。而且進入大氣層的速度與角度,那是第七天的事情,現在才是第五天,他們都覺得史威格杞人憂天,根本不相信地面團隊會放棄援救計畫。

後來雙方就吵起來,此時地面傳訊過來告訴他們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對他們即將造成傷害,地面人員還研擬出一套特別的程序去拼湊出一個二氧化碳的濾淨器。這個地面天上一起合作的過程,不僅解決了二氧化碳的濃度問題,也讓三人同心協力找回一個團隊的感覺,而疑心病重的史威格也才相信地面的人默默照護著他們,不會放棄救援。

然而最後進入大氣層需要嚴謹的程序啟動許多儀器,現在在電力不足下,如何重新編排呢?之前擔心太早了,但等到窗外的地球越來越大,雖然令人高興,但也讓人緊張,羅威爾希望能早點拿到進入大氣層的操作程序,好好演練,別出差錯,因此不斷詢問地面人員。

然而地面人員還是拿不出來,此時不是一個人懷疑,而是三個太空人都懷疑,難道根本沒有返航程序?那一切都白費了!此時地面主管搶過通訊員的角色,主動告訴他們,臨時被換下的倒楣鬼肯恩幾天來一直在地面模擬艙,用目前登月小艇的條件去摸索方法。聽到肯恩在幫他們想辦法,三個人都鬆口氣,覺得太空艙不是只有三個人,還有一個肯恩也在一起陪伴。

肯恩不是說會麻疹發病嗎?那真的是天大的誤會,不過也還好有這個烏龍把他留在地面,才能熟練且專注地快速在研擬重返大氣層的返航程序。

但肯恩為什麼不趕快拿出來呢?

這裡先了解一下太空船的情況,它因為爆炸受到嚴重損害,剩存的電力很少。當時的電力只夠讓咖啡壺煮9個小時,這得讓太空船照顧三個人四天,相當不容易,因此當時艙內溫度都是零下,所有人都凍壞了,食物也凍到硬得難以下嚥,三個人有兩個人的狀況不大好。

那太空船前進需要動力嗎?老實說前面一大段的駕駛員是艾賽克‧牛頓爵士!

什麼?這在開玩笑嗎?

沒錯,就是17世紀發現萬有引力、大名鼎鼎的牛頓。

他怎麼復活來幫忙駕駛呢?

非也非也!他不用人親自過來。

那段期間是靠著月球與地球的引力,以及太空船自身的慣性前進、轉彎、加速,這全部都是牛頓所發現整理出的定律,因此說坐在駕駛員座位的是牛頓爵士。

不過最後進入大氣層對速度、角度都有很嚴謹的要求,因此要重新回到指揮艙把返航相關設備啟動,包括導航儀器、環境控制系統、通訊、降落傘的爆破系統、指揮小艇推進器加熱……

但電力人員告訴肯恩,這個過程中的總電流不能超過20安培!你想要全部都啟動是不可能的,必須有所取捨!

但如何取捨呢?肯恩堅持所有的都要啟動。

那有可能啟動時降低電流嗎?肯恩和電力人員就在研究這個問題,他們已經盡力跳過許多不必要的步驟,調整一些順序,最後還差4安培,後來肯恩又想到從即將被丟棄的登月小艇中擠出來所需的電量,測試果然沒超過限制,太棒了!但這根本來不及再次驗證,大家就得趕去指揮中心,把這個程序告訴上面的太空人。

此時駕駛員史威格來與肯恩對談,但史威格在低溫下待太久,又吃不好、沒睡覺,眼睛看不清楚自己所寫的字,怎麼辦?

肯恩耐心地指導他諸多細節。然而此時又發現太空艙的情況很不好,儀表板有很多水滴凝結成冰了,加熱時會不會短路呢?

這如果在平時要盡量排除、再三確認,但現在已經沒時間了,大家就硬著頭皮繼續往前,等遇到狀況再說吧!

還好短路的情況並未發生,儀器順利啟動,艙內逐漸亮起來,溫度開始回升,地面的資料也順利上傳。

在指揮艙駕駛員史威格在操作的時候,隊長羅威爾與登月小艇駕駛員海斯要趕快去登月小艇搬些東西過來,因為原本預期他們會從月亮帶回90公斤的石頭,但他們根本沒有降落,自然就沒有那些石頭,因此重量過輕,與理論值有差,切入的角度過小。這顯示早早發現這問題的史威格是對的,只是當時隊友不相信,且那時被其他更緊急的事情先掩蓋過去,現在事到臨頭還是得面對。此時補救措施就是在與登月小艇脫離之前,從那兒再搬些東西過來當壓艙石。

史威格的身心狀況似乎不大好,他可能潛意識想去按個鈕,但理智告訴他不可以,因此他特別在那個按鈕上面貼個大大的「別按」。到最後進入大氣層前,隊長羅威爾和他交換位置時,看到史威格貼的奇怪紙「別按」。這是什麼呢?

史威格不好意思的笑笑,說自己有點頭昏,怕會在另外兩人跑去登月小艇搬東西的時候誤觸按鈕,讓登月小艇提前脫離,因此特別貼張紙來提醒自己。另外兩人點點頭,了解這位臨時加入的隊友也是很盡心在做事情,願意為大家著想。

進入大氣層的時候就只有指揮艙回來,破損的服務艙、功能充分發揮的登月小艇在此之前都得要丟棄。他們一一與這些部分脫離:對服務艙說再見,讓他們看到爆炸的嚴重程度;對登月小艇道別,則懷著不捨與感謝,雖然沒有登陸月球,但這真的是艘很好的太空船,在危急之時扮演了救生艇的角色。

進入大氣層是相當危險的時刻,地面控制中心發現軌道與理論值仍有偏差,但此時已經來不及調整就沒再通知太空人。此外推進器與降落傘都可能結凍,前者會影響到推進馬力,後者可能使降落傘打不開讓指揮艙就如同隕石墜落。再有個可能問題就是隔熱板有無在此次爆炸中受損,根本沒機會卻認,萬一有一點點裂縫,進入大氣層摩擦生熱可達到上千度,裡面太空人就會活活被燒死。最後還有個颱風跑來湊熱鬧,降落地點附近發布了颱風警報,怎麼辦?

很多事情大家都盡力了,但仍有很多事情只能靠運氣,希望他們能有好運。

而進入大氣層之後因為外面摩擦生熱,將周遭的空氣游離,影響到無線電通訊,因此預估會有3分鐘斷訊。如果等個4分鐘都還沒有恢復通訊,那就代表整個搶救任務失敗。許多人很不看好,覺得這將是 NASA 有史以來最糟的情況。

然而地面指揮官金恩經過4天不眠不休的努力,雖然面容憔悴卻信心滿滿,他打好領帶,整理好服裝,回頭對其他悲觀的同事說,相信這會是榮耀的一刻。

電視媒體本來對阿波羅13沒有興趣,現在看到這麼富戲劇性的發展也趕快過來採訪,有時還現場實況轉播太空人與控制中心的現場對話,太空人的家人聽到許多驚險萬分的危機處理,心都快跳出來,最後還有這難熬的3分鐘要面對,大家都一起祈禱能平安過去。

美國派出航艦與直升機在降落地點待命。3分鐘過去了,控制中心由肯恩呼叫「奧德賽(此次任務的指揮艙代號),這裡是休士頓控制中心,你們聽得到我的聲音嗎?」,一次、兩次、三次,等待時間也超過4分鐘了,大家心情低落,覺得過去幾天不眠不休的努力,只能得到這樣的結果,很難過。

在過了4分半之後,忽然訊號出來了,隊長羅威爾回報太空船平安,畫面也出現三個漂亮的降落傘都張開了,控制中心現場響起如雷的掌聲。

為什麼會比預估時間還慢那麼久呢?

應該是他們重量不足,減緩了速度、延長了阻絕通訊的時間,這或許也讓降落傘有足夠的時間順利解凍。

這次任務雖然沒有登陸月球,但仍被稱之為「成功的失敗」,為太空任務的緊急應變立下了很好的典範。

而這部影片在1995年拍攝完成,過程中採訪了許多當事人,還得到NASA的支持,打造一艘完全一樣的設備,而演員也去接受太空人的訓練,許多場景也是在訓練場景中拍攝,因此影片相當逼真,可以學習太空科技的相關知識,體驗太空任務的緊張與趣味,雖然片子有點舊,但仍然值得細細品味。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0851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