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3/01 18:15:22瀏覽543|回應0|推薦6 | |
遊「戲」人間 ──《金瓶梅》裡的「提線木偶」與「笑樂院本」 朱嘉雯 話說西門慶過世了之後,頭七剛過,便有李桂卿、李桂姐和吳銀兒等人前來弔唁。 當時她們正在上房坐著,吳月娘就對她們幾個姐兒說:「今天晚上,家裡的夥計們伴靈位守喪,叫了一班提偶戲來,妳們也留下來,看了提偶,明日再回去吧。」 到了晚間,誦經的僧人都散了,果然看到許多街坊鄰居、西門慶生前曾雇用的夥計們、幾家店鋪的主管,以及府上的親戚朋友們,諸如:喬大戶、吳大舅、吳二舅、沈姨父、花子繇、應伯爵、謝希大、常峙節等二十多人,陸陸續續地到來。 府上今晚請來一班提線木偶戲團,在前後有卷棚大屋簷的敞廳裡,擺設酒席,預備夜裡陪靈伴宿。 而今天提線木偶戲團所演出的戲碼是《殺狗勸夫》。木偶戲即將開演前,大家都依次坐在廳內靈位旁邊,男女之間隔著幃屏,放下簾子,並擺放好飲食酒席,一律朝外觀看。有小戲子李銘與吳惠在席間伺候。今晚大夥都不回家,皆留在靈堂裡伴宿陪靈。 不一會兒,眾人祭祀上香完畢,敞廳內點起蠟燭來,各人找尋自己的位置坐下。鼓樂開始吹打,戲文演將上來。 《殺狗記》原本是一齣元雜劇,明代以後,也經常以崑曲搬演。故事敘述一對富家兄弟孫華與孫榮,他們倆兒自幼父母雙亡,哥哥孫華不知長進,逐漸淪為紈絝無賴,每日與鄉間流氓柳龍卿、胡子傳吃喝玩樂、花天酒地。 弟弟孫榮卻是個知書識禮的好青年,他見兄長不思上進,便屢屢勸諫,然而每回都因柳、胡二人從中挑撥,因此兄弟逐漸反目,直到孫華將孫榮逐出家門,孫榮備感無奈,只得在破窯裡暫且安身。 有一日天寒下大雪,孫華與柳、胡二人喝得醉醺醺地,至半夜才回家,路上孫華意識不清,不慎跌臥在雪地裡,那柳、胡二人不但不扶他起來,反而趁機偷竊他身上的羊脂白玉環和寶鈔,之後竟揚長而去! 不久,孫榮在路上乞討,經過哥哥身旁,才將孫華背回家去。然而孫華不僅不感謝兄弟的救命之恩,醒來之後,發現羊脂白玉環與寶鈔遺失了,反過頭來誣蔑孫榮,又將孫榮痛打一頓,再次將他逐出家門。 孫華的妻子楊月真是個賢淑聰慧的女子。她對於丈夫一味地聽信柳、胡二人,至今執迷不悟,甚感憂慮。如今心生一計,便向鄰居買來一隻狗,將它殺了之後穿上人的衣服,偽裝成人屍,放置在自家的門口。 孫華這天又是半夜酒醉才回家,進門之前,踢到死狗,卻以為是死人,唯恐惹出人命官司,於是趕緊去找柳、胡二人來幫忙,請他們一起將屍體移到別處去掩埋。誰知柳、胡二人都不願意幫忙!楊月真這時才建議孫華去找自己的親弟弟尋求協助。 孫榮念因念及手足之情,並不計前嫌,欣然幫助哥哥將那「屍體」搬到別處去掩埋。沒想到,第二天柳、胡二人卻來藉機敲詐,他們去官府告發孫華殺人移屍。太守親自升堂審訊,孫華正在急亂之際,楊月真自告奮勇地主動到案說明,這是她殺狗勸夫的計策。 經過官府派員勘驗,果然那死屍是一頭死犬,於是案情大白,孫華終於認清了柳、胡二人的真面目,他很後悔自己過去所犯的錯誤,兩兄弟終於和好如初。 這齣戲一直搬演到三更天,戲文才結束。我們在這裡很清楚地看到,明代大富人家辦喪事的習俗,一般是要在靈前上演提線木偶戲。而《金瓶梅》這部小說無疑是為後世保留了晚明時期的戲曲文化與市井生活面貌。 更有意思的是,第三十一回,西門慶的兒子官哥兒滿月,在喜酒的場合上, 大官人請一班戲子來上演「笑樂院本」。 「笑樂院本」顧名思義是以滑稽耍笑為主的短劇,這一類的戲曲,大量發展自金朝,而許多故事其實源於南宋。但是因為金院本幾乎已經失傳殆盡,我們很難臆測其真實面貌。所幸《金瓶梅》裡曾經寫出了一段完整的「笑樂院本」,使我們今天還能見到這類戲曲的原貌。 話說官哥兒滿月時,西門慶請來所有達官政要吃喜酒。及至酒過五巡,湯陳三獻。廚役上來現場表演一道小割燒鵝,磚廠劉公公賞了五錢銀子。教坊司的俳官接著上來,跪呈上大紅布手本,並先伺候一段笑樂的院本。第一個上場的是老生扮演低階軍官,口中唱道:「法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小人不是別人,乃是上廳節級是也。手下管著許多長行樂俑匠。昨日市上買了一架圍屏,上寫著滕王閣的詩。訪問人,請問人,說是唐朝身不滿三尺王勃殿試所作。自說此人下筆成章,廣有學問,乃是個才子。我如今叫副官找尋,請得他來,見他一見,有何不可?傅末的在那裡?」 接著是另一位老人扮演副官登場了:「堂上一呼,階下百諾。稟覆節級,有何使令?」那軍官道:「我昨日見那圍屏上寫的滕王閣詩甚好,聞說乃是唐朝身不滿三尺王勃殿試所作。我如今給你這個樣板,你即時就替我去請他來。若請得來,一錢賞賜;要是請不來,給你二十麻杖,絕打不饒!」 副官立刻接口道:「小人理會了。」然而才剛出門來,立刻埋怨道:「長官糊塗!那王勃殿試,從唐時到如今,何只千百餘年!教我那裡找尋他去?」 那副官不免來來去去,剛走到文廟門首,遠遠望見一位飽學秀士正面過來,不免動問他一聲:「先生,你是做滕王閣詩的,身不滿三尺王勃殿試嗎?」 那小花臉扮演秀才,聞言笑了,心想:「王勃殿試乃唐朝人物,今時那裡有?我試著哄他一哄。」於開口說道:「我就是王勃殿試,滕王閣的詩是我做的。我先念兩句你聽:『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文光射斗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副官這時發愁道:「我們長官給了我這副樣板,身長只要三尺,差一指也休想蒙混過關。你這等身軀,如何充得過?」秀才說:「不打緊。事在人為。你看那裡又一位王勃殿試來了。」(來人裝成矮子。副官拿樣板來比。小花臉愈是縮腰駝背。) 副官見此人與樣板差不多了,便笑著說:「可充得過了。」那裝矮的秀才卻說道:「還有一件,為了裝矮,見到你們長官,切記好歹幫我準備個小板凳兒!」 他們一路來到軍官的門首。副官令秀才在外邊伺候。秀才還直說:「小板凳兒要記得。」隨後,只聽得那軍官問道:「你請得那王勃殿試來了嗎?」副官說:「現在門外伺候。」軍官道:「立刻去泡茶煮飯,我要好好款待他!」 及至秀才與軍官相見,軍官開心極了:「此真乃王勃殿試也!一見尊顏,三生有幸!」說著便磕下頭。秀才慌忙地問道:「小板凳在那裡?」軍官不理會他,繼續說:「亙古到今,難逢難遇。聞名不曾見面。今日見面,勝若聞名!」說著又再度磕下頭去。那秀才的腰只得彎得更低了!急忙再問:「小板凳在那裡?」 此時,那副官卻躲過一邊去了。軍官繼續欣喜地說道:「久仰您博學廣記,筆底龍蛇,真才子也!在下如渴思漿,如熱思涼,還要向您多拜兩拜。」這秀才聽說,越發急了:「你家爺好?你家媽好?你家姐和妹子,一家兒都好?」軍官回答道:「都好。」 秀才再也彎不下腰去了:「可惡!你既然一家大小都好?也教我直直腰兒嘛!」 短劇一結束,席上眾官都笑了。薛太監大喜!叫上戲子來,各人賞了一兩銀子,每人俱磕頭謝了。然後是李銘、吳惠兩個小優兒,上來彈唱。一個擽箏,一個琵琶。兩個樂工又唱一套新詞,歌喉宛轉,真有繞樑之聲!當夜前歌後舞,錦簇花團,一直飲至更餘時分,所有貴客才躬身施禮相謝。西門慶再三款留不住,只得一齊送至大門。同樣一派鼓樂喧天,兩邊燈火燦爛,前遮後擁,唱道而去。 在這一回書裡,我們親眼目睹了金院本發展到明代,形成以戲謔餘興為務的「笑樂劇本」,凸顯當時市俗生活裡,人們在喜慶節日裡,特別喜愛看笑話短劇的習俗。 而西門慶與李瓶兒所生的兒子,到了滿月見客的時候,演出小戲《請王勃》,以唐代詩人王勃少年俊傑、才學過人,來祝賀官哥兒滿月,當然也是非常適切的!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