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夜闌月
2024/09/26 21:51:48瀏覽199|回應0|推薦0

*夜闌月*    姚孝彥作 2016.10.16

夜闌將擱筆,

皓月入窗來;

憐彼擡頭望,

長空一鑑開。

  漏夜振筆疾書《中庸釋論》的講稿,只因靈感湧來,無法罷手,直至夜闌五更,仍然精神奕奕。突然月光從窗照進書齋,潔白淨麗,頓然想到李白為何會詠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詩句來。我抬頭外望,冰輪圓淨,清光彌盈寰宇,沒有纖毫陰影,直覺內心虛豁亦如之純淨清朗。難怪王維會在隱居竹林時,竟在半夜詠出「竹裏館」云: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喪妻不續,菇素布衣,過著禪修怡悅的生活。他在林居中,彈琴自嘯,瀟洒自在的「內自證」的境界,「只能自怡悅,不可持贈君」,所以說「深林人不知」,內心的清明寂照,唯如圓月,故云「明月來相照」。

  古人常將心境的朗明寂照,用明月來形容。其實亦只能稍似的比喻而已。如寒山子的〈詩〉云: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真是道盡內心清明而又照耀的情形。

  其實心如明月的譬喻,原自佛說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發菩提心品第十一》所說: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心無形相,亦無住處,凡夫行者最初發心,依何等處觀何等相?』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觀菩提心相,猶如清淨圓滿月輪,於胸臆上明朗而住。」(《大正》No.159,T3,P.328c)

此即說明初發心時,應自觀菩提心相,就像明月的圓淨。雖然如此,但初發心菩薩於世間處事時,畢竟會住著於現象境界。於此佛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十九・離世間品三十八之七》講到菩薩示現於世間時,應該:

  「譬如淨日月,皎鏡在虛空;

   影現於眾水,不為水所雜。」(《大正》No.279,T12,P.316a)

  雖影現在水中,但不為水所雜亂沾染,這就是菩薩處世的智慧,必須所觀一切世間男女萬物皆是緣起性空,以無實性,故不被所染。仍然保持心月的光明。

  如果在禪門的作略下,必須全然超越。如《景德傳燈錄》卷十六云:

  「鄂州巖頭全豁禪師,優遊禪苑,與雪峰義存、欽山文邃為友。……師一日與雪峰義存、欽山文邃聚話,存驀然指一椀水,邃曰:『水清月現。』存曰:『水清月不現。』師踢卻水椀而去。」(《大正》No.2076,T51,P.326b)

  巖頭全豁踢翻椀水,表示「現」與「不現」都放下了;如此法身全體呈露。

  又這三位禪師有次相聚更有消息,如上云:

  「巖頭全豁禪師,僧問雪峰:『聲聞人見性,如夜見月;菩薩人見性如晝見日;未審和尚見性如何?』峰打拄杖三下。僧後舉前語問師,師與三摑。」(同上,c)

  打拄杖三下,正是要你放下聲聞、菩薩、和尚三人的見性情形。師與三摑,義亦同上。故知禪無實法與人,只在破執而已。

  舉月喻,只是比量而已;禪貴在現量當下契入。能知是喻而反證自心,才能獲得自在勢力。如《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云:

  「秋空無雲翳,月在天及水,

   一切世間人,皆見月勢力。

   清淨佛輪中,具功德勢力,

   佛子見如來,功德身亦爾。」(《大正》No.1611,T31,P.818a)

  空花水月,皆喻世法如幻,吾人體驗佛法,應返觀如月自性,清淨佛輪,具足功德勢力,始不辜負一生修學。

  初夜時,「有海方舟」群組中,有李小玉仁者Line言:「今晚月色極美。」當時在屋裡,亦未予注意,及至月闌,明月照窗,方覺所言不虛。翫賞之餘,遂又吟出:

  「艋津今夜月,白璧掛丹霄;

      光引知音者,心清共寂寥。」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wangyao&aid=18110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