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窟底
2024/10/03 11:40:13瀏覽99|回應0|推薦0

《窟底》姚孝彥作  2020.8.23

山村窟底見涼風,

錯落椽居古藝叢;

最是千年無患子,

飽經興敗攬雲空。

  騎著機車從北投往陽明山走去,經過紗帽山下,那條公路即名湖山路。在中途往山上有兩岔路分別為往七窟與往六窟,在兩路之間有個山村叫「窟底」。

  這是山村的民居聚落,一百多年前石砌的平房椽屋三合院,牆上有人字形砌法,還保存完好。當地為迎來遊客,在巷道垣壁中浮雕出許多藝術作品。例如農夫在絲瓜棚前採收;有古時養豬的豬舍,今已不養豬,但裡面雕塑三隻豬仔立像,寫著「百年豬舍」;還有一株極高大的桂花樹,寫著「百年桂花」。

  在村旁有一株巨大的「無患子樹」,介紹牌上寫著:已三百三十年,但眼看壯碩程度也已近似千年了。因為長年有寄生植物纏繞,枝幹遭損害,當局期望有植物學者能加以救治。

  在此順便介紹一下「無患子樹」,古時又稱為「桓」、肥珠子、油珠子。《本草綱目》稱為木患子。台灣俗稱黃目子、麻微子、目浪樹。因其子之皮含有皂素,可以洗衣物等。

  在佛教則將其子貫穿成整串唸珠,頗受佛教人士的喜愛。在《大正藏》冊十七中,收入一經名《佛說木槵子經》一卷。不知譯者何人,闕譯題,唯云「失譯人,今附東晋錄」。此《經》大意記說:

  佛遊羅閱祇闍耆崛山中時,有時難國王名波流離,遣使來問佛:「世尊!我國邊地狹小,頻歲寇賊,五穀踴貴,疾病流行,人民困苦,我恆不得安臥;如來法藏,多悉深廣,我有憂務,不得修行,唯願世尊,特垂慈愍,賜我要法,使我日夜易得修行;未來世中,遠離眾苦。」(《大正》No.786,T17,P.726a)

  於是佛陀教他用木槵子貫穿一零八粒串成唸珠,於行住坐臥,手搯唸珠至心稱念佛陀、達摩、僧伽。若能唸滿二十萬遍,乃至一百萬遍,當得斷除百八結業,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此為後世念珠起源。

  佛世時行「六念法」――佛、法、僧、施、戒、天,與大乘唸「阿彌陀佛」稍異;但念阿彌陀佛洪名,其實正是由「六念法」的念佛所提昇轉變而來。其實義並無二致。後世更將念珠發展,演變許多材質,其義都是一樣的。

  古時台灣各地皆生長「麻微子」者,但因時代演變,至今留下者極少。今於窟底還能見到此參天老樹,內心深為感動。窟底雖屬山村僻地,但交通便利,樑椽石屋,建築古趣,民俗風情,令人賞心悅目,值得探幽訪勝者一睹風采。

(王梵心)

(王梵心)

(王梵心)

(Fan  Ying /湖底村百年無患子)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wangyao&aid=18112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