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正見
2024/10/03 21:27:36瀏覽77|回應0|推薦0

**正見**   姚孝彥作  2021.2.19

月墜日昇春遞冬,

杖頭雲湧欲從龍;

交蘆緣起知無性,

掛角何須覓跡蹤?

  家最重視正確的智慧,要人打開心眼,洞視宇宙生命的真相,這就叫做「正見」。「正見」是「八正道」之首;亦即由「正見」攝持著其餘的七道――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七道因有正見的注入,故得成為正道。在原始佛教的《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七八八經》云:

  「善見者謂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即正思),乃至正定,是名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偈言: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

   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大正》No.99,T2,P.204c)

  這個偈頌,非常重要。意思是說:假如在混濁的世間上,能有一個「正見」的開發者,雖然是輪迴千百萬世,在惡濁世間中度化眾生,究竟是不會墮入惡道的。

  為何輪迴千百萬世而不墮惡道?只因他具有洞穿真理的「正見」。這裡說的「正見」,正是指能照見「緣起性空」的智慧。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的,正是開啟了這種智慧,發現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無自性;以無自性,故稱「性空」。因悟見性空,即能躍出對事物的執著,而塵塵不染,得以離繫解脫。

  凡夫不能了解真相者,就是佛家所稱的「無明」,或「癡」。這個「癡」,不是白癡、愚笨;而是特指不能明白事物真相之人;亦即不能洞見緣起性空者。如那些聰明透頂的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醫學家、科學家、政治家……等等,以其不明緣起性空的真相,故稱之為「無明」、「癡」。

  反之,能徹悟緣起實相者,即稱之為「佛」――覺悟者。在《稻稈經》中佛說:

  「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大正》No.709,T16,P.816c)

  一般人把「佛」,解釋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具象聖人;其實,真正的「佛」,是一片性空的真理;亦即是覺悟的當體。故知那是無形無相性空之「法」。而所謂的「法」,正是緣起性空之理域。佛陀的覺悟,就是悟入緣起法中皆無自性;當超脫了一切自性執時,當下就離繫解脫。因此,「緣起」等於「法」;而「法」等於「佛」。佛是悟法而成佛,故以法為身,稱為「法身」;那就超越有形有相的色身了。

  一般的凡愚,以無「正見」的執著五蘊色身為我,或執靈魂主宰為我;這都是「邪見」。外道雖亦知色身非我,而執著身中有一靈性、靈魂,在主宰色身;一旦人死之後,靈魂離開色身繫縛,即能來去自如,成仙、成佛、成道、成聖、昇天去了。這正是我見的邪見執著。其實這是「靈魂不滅論」或「靈肉分離論」的說法;或墮入「神權論」而不自知。

  一般的外道,有的也看佛經,也說「緣起」;其實,那是誤解緣起、曲解緣起,都偏離了「正見」。

  佛法講到生命是由五蘊的和合;而五蘊的色、受、想、行、識,一一皆無自性――性空。故《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正是此義。所謂的見性成佛,即是徹見性體是空,而成就法身;絕不是離棄色身獨存「神識」而去成聖。所謂「皆空」,是觀察體驗到五蘊當中一一皆是性空。故絕無留存絲毫不空的成分在。能徹見於此,才稱為「正見」。

  所謂「緣起」,是因與緣的聚合,乃會集許多條件而形成事物。這是說單一的成分無法獨立;必仗許多因素的結合互相依靠乃能成立。《雜阿含經・卷十二・第二八八經》云: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生長。」(《大正》No.99,T2,P.81b)

 交蘆生性柔弱,自己不能獨立生長;須三株交纏才能挺立。這即是佛陀喻說「緣起」的互依實情。在互依之間,怎能有真實獨一的實性在?

  既無實性,則無真實存在者;一切只不過是如幻如化的假名假相惑目罷了!學佛者,應體悟如此性空的領域。既無真正的存在,怎會有跡相可尋?所以禪宗曾喻如「羚羊掛角」,說有一種羚羊,晚上睡覺時,跳躍樹上,將其角掛在樹枝,全身懸空,使老虎、獅子無跡可尋。真正的悟道者,不落言詮,不入跡相,如何可以尋覓呢?

(攝影:王梵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wangyao&aid=18113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