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了義
2024/09/30 12:10:04瀏覽26|回應0|推薦0

《了義》姚孝彥作2020.6.23

智士能知四不依,

法門遍學自無迷;

已通了義原無說,

側耳鶯聲出谷啼。

  在吾人生活的世界裡,對一切經典必然遇到許多疑惑不解處,此時應以最高智慧作正確的判斷。依大乘了義法說,有「四依四不依」的法則,是最經典的要義。《大般涅槃經・卷六・如來性品第四之三》云: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寶異物,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是四法應當證知。」(《大正》No.374,T12,P.401c)

  修學佛法,應該「四依四不依」,依引文所說如下表:

  1依法不依人。

  2依義不依語。

  3依智不依識。

  4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其1「依法不依人」,應以「法」為準則而行,不以人作為準則。原因是人會有私心偏差,所作所為並非全部正確;即使是至親師長,亦不得完全依之為準則。所以應以「法」為準則。「法」就是指「正法」而言。如此說來,並不能完全依靠其師,應以智慧抉擇。若見其師言行有偏差,不可依之;而應依「法」為準。

  其2「依義不依語」,應以「義理」為準則,不以其「語」為準則。因為言語會因時空的立場有異,行者不必循隨其說;而應依正確之義理為準。

  其3「依智不依識」,「識」是虛妄分別,依之則生愛憎取捨,那就墮入凡夫行。因此當依無分別智(即般若)的正確辨斷為準。「智」所觀照的一切事物,必定都是緣起性空,這是事的實相,所以應依「智」而不依「識」。

  其4「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佛經所說,錯綜複雜;並非完全一致。於是有人從佛陀說法前後的時間加以判定,某時說的是小乘,是不方便說,是不了義經;某時說的是大乘,是真實說,是了義經。如此則是非蜂起,諍論不定。如果依《自在王菩薩經》卷上云:

  「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以依義故,一切法不可說故。菩薩如是,名為依了義經。

  若人於一切經不解如是依義,是名不了義。何故名不了?是人不了義故,行塵垢道,常為物牽;為誰所牽?為聲所牽。了義者,不隨於聲。」(《大正》 No.420,T13,P.927a)

  這就說明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根本區別。一般人以為方便說是不了義,真實說是了義;然依所引,並非如此。

  所謂「了義」者,是人能體悟到一切經都是「無所說」者。如《金剛般若經》云: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大正》 No.235,T8,P.751c)

  能體會如《金剛經》所說的說而說,真說是無所說,符合了離言絕相的實相,才是真正見到了了義的真義,故名為「了義經」。

  反之,若是不能體悟離言絕相的了義境界,只在理論教相上穿鑿,就是「不了義」。如此不了義之人,必所行為「塵垢道」。想相為塵,識情為垢,這樣就必被聲塵所牽引。為何說「為聲所牽」呢?須知佛入滅後三個月,摩訶迦葉召集五百個阿羅漢在摩揭陀國的七葉窟結集佛經。往後又有幾次的結集,都只作口誦耳聞,未筆之於文字;至佛滅兩三百年才刻之於貝葉,方成經篋。雖有經本,但印度人習慣口誦耳聞方式,所以此處的「為聲所牽」,是說被文字聲音所牽引--,而未解經中的實義。

  依此所說,「了義」與「不了義」,並非經中文字的問題;而界定在研讀者有沒有體悟到離言實相。若有,則是「了義經」;若無,則成為循聲口誦之徒了。故知「了義」在心的境界,不在於經。

(攝影:Forst)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wangyao&aid=18111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