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3 22:16:27瀏覽703|回應0|推薦1 | |
很多小說和武俠影視中,小偷或俠客,專盜富人的財物,而不偷窮人的;或專劫官府的錢財和糧食,分給窮苦百姓;水滸中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周潤發黑幫英雄片中的“重情重義”。諸如此類,或許也是盜亦有道的另類注解吧。 語出《莊子•外篇•篋第十》跖之徒問與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可見,在“義盜”的祖師爺盜跖他老人家看來,具備五點方能成為合格大盜。一是偷竊之前,判斷情況以決定是否可以下手,為智;能猜出房屋財物的所在,為聖;行動之時,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為勇;盜完之後,最後一個斷後離開,為義;把所盜財物公平分給手下,為仁。
有人質疑說:智,聖,勇,義,仁,這不是儒家聖人之道嗎?焉能用於盜賊身上?盜跖認為,強盜如果要發展壯大,成為合格江洋大盜,或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須採取聖人之道,否則,就只能成為蠅營狗苟的鼠輩之賊,為人所不齒。 中國真不愧為星漢燦爛、人才輩出之地,很多大盜“脫離了低級趣味”----不做那偷雞摸狗的小偷勾當,玩的就是心跳,專找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官老爺的金庫下手。
慾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篇。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