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了好久好久,我覺得還是應該聊聊公司故事。
話說所在公司,曾經也是一隻金雞母,連續數年,均以不到九億元新台幣的年銷售額,為台灣母公司貢獻超過一億元新台幣的稅後淨利,而且,這還不包括通過向關係人購買原料轉移到台灣的那部份,也不包括通過明火執仗的“權利金授權合同”轉移到台灣的那部份。所以,這才有台灣母公司的上櫃上市。
曾經也考慮在大陸A股上市,為此中層主管們著實還忙碌過一陣。可是呢,也許是大老闆在台灣相當的低調,但是相當的有錢,用大陸的話說,根本是“不差錢”,當然也許是擔心“肥水流向外人田”,所以扭扭捏捏了一陣子,由於皇上不發話,硬是無疾而終。
但正如俗語所言:“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肇始于2007、發酵于2008Q4的一場金融海嘯,終於促使行業面臨了一次大洗牌,這也讓前幾年一時風光無限的電子業,領教了什麽叫做“虎落平陽被犬欺”。反正,此後誰再在內部提什麽“A股上市”四字,只能理解為是對以前“太平盛世”的一種緬懷和調侃,而對外,誰要是再提這四字,則只能理解為百分百的不識時務和諷刺。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尷尬的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總經理某日或是心血來潮,或是集團總部詢問,或是感覺到當地競爭對手多有A股上市背景,想縮小競爭壓力,還真在郵件重提過這四字。但是,作為當地老財務,我們只能苦笑置之。
但是,不知為何,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我明顯的感覺到所有“英明君主”烈士暮年幾乎無例外陷入的昏庸和無奈。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我明顯感覺,被“眾大臣”包圍著、保養著、被一些精心羅織的數字 、郵件、PPT、會議......密不透風地包裹著的“總經理大人”,已經淪落到可悲可憐復可歎的地步!
從此,我們耳畔雖然不斷充斥著“轉虧為盈”(大陸稱作“扭虧為盈”)的“最高指示”。頭一兩次,我們還信以為真,熬夜奮戰,努力模擬試算“損益兩平”所需的各種參數;但是,還沒過幾個月,連我的頂頭上司,都斷定總經理只是迫於壓力,需要不斷“作秀”,不斷地向董事會和大老闆“示好”。也真虧我們命長,熬到整整四年之后,我們不爭氣的“損益表”距離“損益兩平”還差上一大截。確切的說,如果但看產銷業績,不考慮匯兌損益、政府補貼和攤提減少等外部因素,我們其實還在原地踏步不說,銷售額還比當初“瘦身”了一大圈。
我们在台湾庙里也曾抽籤,也曾進香;在當地工廠,逢年過節并不缺少向土地公和財神爺虔誠祭拜;在內心深處,我們多數人也希望公司早日擺脫“不賺錢即犯罪”的惡名聲,但是,老闆們是如何決策的,效果又是如何呢?這些治標不治本,甚至既不治標、更不治本的窮折騰有用嗎?難道這種管理水平,配成為台灣前N流的集團公司?說起來,不能不说令人慚愧+令人迷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