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網路徵文】我的家,不一樣
2017/11/14 16:39:58瀏覽15432|回應43|推薦11

家,有著各式各樣的組成,更有各式各樣的故事,然而有許多家庭卻因為不屬於一般社會觀點中的「正常家庭」,導致長年被忽視;但即使這個家的成員組成不太一樣,卻不等同全然的不幸。不管你來自重組家庭(二婚)、單親家庭或隔代家庭(家中僅有爺奶輩與孫子女)、新住民家庭或同志家庭……請寫下你的家庭故事與我們分享。

 

來稿文長建議700~800字(含標點符號),每人投稿篇數不限,請於家庭好時光部落格本篇徵稿文案留言投稿,貼文主旨即為標題,文中請註明姓名/筆名及所屬縣市,文末請附上email信箱。(附註:若無臉書帳號,請拉到最下方的「發表迴響」貼文,因新版word易產生格式不符的問題,請將文字複製於記事本,並刪除多餘的空格,再複製貼於部落格內,並無須填寫URL項目)

 

參考格式如下:  

〈文章標題〉

王小明(新北汐止)

 

(文章內容)

 

emailfamily@udngroup.com

 

即日起即可貼文投稿,投稿作品切勿虛構或抄襲,優勝名單揭曉前不得投稿於其他媒體發表(包含家庭好時光部落格以外之網路平台)。

 

截稿日期為201711302400,優勝名單預計於12月中公布,入選作品除致贈稿酬、擇期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還可獲贈2018上映電影《親愛的外人》交換券。 

 

本次活動由聯合報家庭版及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主辦,家庭好時光部落格保有刪除回應文章之權力,本辦法如有未竟事宜得隨時修訂公布,若貼稿時間逾截稿時間,由家庭好時光部落格認定是否保留其參賽資格;主辦單位並保留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力。

 

家庭好時光http://blog.udn.com/family123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ily123&aid=109025286

 回應文章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liu liu
2017/11/27 20:00
我的家都是書蟲

     劉洪貞(台北信義區)

    最近這陣子,我的幾位朋友都在裝潢新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家是最富麗堂皇的。聽過他們比較後,我才發現原來我的家和他們的很不一樣,既不豪華也不時尚,只有幾面牆的書。

   我雖然生長在鄉下,但我有個愛閱讀的父親。他經常利用下田後,把三四歲的我抱到大腿上,念童話故事給我聽,像黃香暖被來孝順父母、龜兔賽跑、孔融讓梨等等。

   當我大一些時,他開始叫我認字、寫字,然後省吃儉用的省一點錢,幫我買一些課外讀物。他不僅為我買書,還常陪著我讀書,只希望我能養成愛閱讀的習慣。他覺得閱讀可讓人的心靜下來,也可透過閱讀增廣見聞。

  或許是從小就在父親的引領下,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所以無形中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當了媽媽之後,我也用同樣的方式帶領孩子走入閱讀,從床前故事到繪本。一開始,先讓他們看圖、看文然後練習把看到的說出來,不一定說的對,但可利用這個方式訓練孩子們的口條,以及臨場的反應。等年級較高時,我讓他們寫讀後感,把讀過的文章經過消化後,寫出自己的感想。我覺得透過閱讀,可學會構思的能力,這對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就這樣,從孩子認字以後,我一直都在陪讀。有時各看各的,有時我們同讀一本,然後親子互動大家一起討論。時間一久每個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愛書人,把閱讀當休閒。只要有新書出版,不管是國內的或是翻譯的,他們都不會錯過。

   雖然,現在電子書方便,但我家的人還是喜歡紙本書,我們都有同樣的感覺,紙本書是有溫度的,可以經常翻閱,可溫故而知新,電子書少了這樣的感覺。由於全家都是愛書人,所以家裡有很多藏書,我們把書當寶貝,不斷的從中挖寶。

   在別人眼裡,我的家很不一樣,沒有值錢的家當,只有滿滿的書香,而書香卻讓我們深感富裕和滿足。


  E----mail :liu350805@gmail.com

  

  
(liu350805@gmail.com)

燕子
2017/11/27 18:49
永遠的愛

燕子(台北市)


第一次見到我們領養的兒子,他一歲十個月。圓嘟嘟的身體,胖胖短短的腿,走路遙遙擺擺的,還沒有擺脫小北鼻的樣子。他對房間裡的玩具比對他未來的爸媽有興趣,那個玩具不會玩,不會想到要來問身邊的大人。我和先生回家以後,面對我們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決定:我們可以用我們未來的這一生來愛這個孩子嗎?


先生對這個孩子一見鍾情,我,沒有。我對孩子狀況的擔心遠多餘終於要當媽媽的愛與喜悅。平常不輕易掉淚的先生,哭著說:「我不能拋棄這個孩子。」所以,我帶著「壯士斷腕」的決心(不管將來如何,我們都可以共同面對),答應了。


四個月後,孩子開始跟我們一起住。兩歲的孩子,不太會講話,每天只說:「不要」和「自己」,哭鬧是他唯一知道如何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的方式。幾個禮拜蜜月期過了以後,孩子每天晚上起來哭鬧數次。白天只要任何事情不順心,可以一天鬧三、四次,每次哭天搶地,將近一個鐘頭。日夜被折騰的缺乏睡眠的我,和一個個性固執的兩歲孩子,衝突是無法避免的。我雖然從來沒後悔過我們的決定,「愛」這個字,離我很遙遠。一天朋友問我說:你兒子有開始表現他對你的愛嗎?我才突然領悟到,愛,是雙向的。

隨著時間的過去,爸媽和孩子都慢慢了解了對方的喜惡,孩子也漸漸減少用哭鬧來作為要求的方法。兒子開始學我們說話的方式和肢體語言,家裏的歡笑聲越來越多,哭鬧和罵人聲越來越少。直到有一天,我的心裡突然湧起一陣「想不停的抱著他親他」的感覺,發現自己會偷偷開兒子的房門去看看他熟睡的臉龐,看兒子哭的時候,會覺得跟他一樣傷心。那時,我才了解到,原來,除了一見鍾情以外,愛,也是在每天的相處裡,在共同的喜怒哀樂裡,漸漸生出來的。


很多人讚美養父母說:愛領養的孩子像愛親生的一樣。我只能說,儘管我們之間成為母子的途徑和大部分的家庭不一樣,我不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愛如何能有程度的差別。


E-Mail: Hirondelle2002@yahoo.com
(hirondelle2002@yahoo.com)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27 09:32

請問昨天是否收到[天下生母心】文章,因為我直接打在這裡,後來不見了。謝謝

p2.cat20@yahoo.com.tw
家庭版小編(family123) 於 2017-11-27 11:39 回覆:
您好,您的文章沒有貼成功喔。

夜里陽
2017/11/26 17:31

〈未曾改變的那句話〉

劉泳酉/夜里陽(高雄燕巢)

自我年幼的時候母親就帶著我回到外婆家居住,那時的我對此事從來沒有過問、即使在長大過後也以為這裡就是我原本的家。直到國中某一堂公民課提到了外婆奶奶的稱謂差別,我才意識到從來我只稱呼「阿嬤」的兩位長輩有可能實際上是有差別的。
母親給我的回答只有「為了照顧外婆所以才帶著我回來」,但再過兩年後就聽說父母離婚的事,原因也很簡單明瞭、為了支付我越來越龐大的學費,再加上他們早已分居超過十年以上,就索性離婚、這樣母親也可以領養單親家庭的支助。在一次我和母親外出吃飯的時候她告訴我這件事,並且告訴我無論他們是否離婚,他們都會一樣愛我、一樣疼我……

我從來沒有質疑過這句話。

然而在後來因為母親的一場車禍,徹徹底底摧毀了我對這件事的記憶,還記得記憶中的母親笑容是多麼溫柔、三個人明明說好了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卻因為這場車禍、那毀人的安眠藥、搞的兩個家都雞飛狗跳的,甚至硬生生把我自己推向了最黑暗的深淵。
三年的高中我讀的心驚膽跳,深怕一個不小心我就無法離開這個深淵,終於在大學放榜的那一天我如願考上了自己最想要的科系,卻差一點被母親的眼淚、被家人的不諒解給打退,就這樣苦苦奮戰了半年,我最終還是瞞著所有人、瞞著我自己的本心、將志願填上了那個一直努力著的科系與目標。

我離開了家鄉,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台北對於我來說就像是個異鄉一樣,但在這異鄉我不必去理解家裡那些紛爭、不必再為了煩心的事情叨擾我的自由,我就像是隻終於獲得自由的鳥兒,自由的在台北這異鄉探索自我。一開始對於已經離開這麼遠、家裡卻還要管東管西的態度感到厭煩,但慢慢的在外面不斷碰壁後,才發現回家是如此美好。
一個人待在宿舍的時候我常常在想同樣都是一個人待在房間,為甚麼在宿舍和在家有這麼大的不同,後來我才發現,我的心中還是藏著那句話,使得我仍然期待著每年長假的歸程。

「無論我們是否離婚,我們都一樣愛妳、一樣疼妳。」

MAIL:ttyorz60@gmail.com

(ttyorz60@gmail.com)

小栞青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26 12:48
標題:命若懸崖的小康家庭

姓名:何錦清/小栞青(台北市)

不知道大家理想中的家庭是怎麽樣的。可我的理想中的家,是有爸爸媽媽,有哥哥或姐姐,媽媽在家打理大大小小的事務,成為一位完整的家庭主婦,爸爸就是家中的經濟支柱,擔起整個家庭,我會有爸媽和哥哥姐姐的疼愛,很正常很普通的小康家庭對嗎?我也原本以為自己是生活在這美好的小康家庭,可是這一切,三年前就出現了變化,家中的「裂縫」越來越大了……
我是由奶奶照顧大的,爸媽都要工作的基層家庭,有一位比我大六歲的哥哥,這個哥哥超不愛讀書,成績也不好,更不是疼愛妹妹的類型。爸媽的工作都是需要早八晚十一,工時很長,我們見面的時間也相對少,他們回來時,我已睡覺了,我起床上學時,他們還沒醒,基本上除了他們放假,溝通真的比較少,可是我理解,畢竟要生活就是要工作,他們學歷不高,只能做些長時間的苦工,這情況一直維持到我初中的時候,奶奶已經回家鄉去了,媽媽的工作時間縮短,因為哥哥正式投入社會工作了,減輕了家庭負擔,這情況原本是越來越接近我的理想……
三年前,爸爸回家的次數,逐漸減少,兩個禮拜不回家,半個月不回家,一個月不回家,慢慢的,媽媽知道他有問題了,萬沒想到的是爸爸外面有小三,媽媽開始崩潰了,那時候我高一了,爸爸即使是所有的親戚勸告,還是不願回岸,後來媽媽對爸爸的怨恨加深,即使爸爸回家吃飯,給家用,媽媽也只當他是「租客」,他們吵架的次數也多了,那時候我知道,我的家,開始不一樣了,因為爸爸在媽媽心中的身份「轉變」了。

Email:ho1154761017@gmail.com
(何錦清)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26 11:10
天下生母心

liu liu
2017/11/24 16:59
v血濃於水
      劉洪貞  (台北信義區)

  婆婆是公公的第二任妻子,她是在大媽(公公的元配)過世後才進門的,當時大媽的兒子已十歲。

  婆婆結婚的第十年,公公因病過世,大媽的兒子(我稱他大哥)已成年。他看著婆婆的孩子多又孩小怕被連累,於是吵著要分財產要自立門戶。婆婆百勸不聽只好成全。

  大哥分了財產搬出去後,不務正業的他很快地就結了婚,第二年生了一對男雙胞胎。本以為成了家會讓他定下來好好的工作,但他玩性不改,夫妻倆終日吵架,最後走上離婚之路。

   結束了婚姻」大哥無法照顧孩子,就把孩子帶來給婆婆照顧,讓婆婆原本拮据的生活更加的捉襟見肘。家裡一時之間多了兩個幼兒,不僅生活負擔加重,還要照顧小兄弟。

   為了方便照顧,每天婆婆要下田工作,就用畚箕把兩個孩子挑到田邊,自己再埋頭種作。蔬菜收成時,婆婆身上揹一個,另一個坐在畚箕裡,留一個畚箕裝菜到街上賣,換些小錢來溫飽一家。

   為了讓小兄弟能安然的成長,怕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容易因外在的因素造成自卑影響信心。婆婆總是耐心細心的給予教導,希望他們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

   鄰居們看到婆婆,一個嬌小的寡婦要養一群孩子已經很困難,都建議她沒有必要再照顧大哥的孩子,每一回婆婆都會說:「孩子是無辜的,更何況血濃於水。」婆婆就是這樣,不管吃再多的苦,也要把這群孩子帶大。

   或許是婆婆的言行,以及面對生活的困境時,所表現的吃苦耐勞的韌性,以及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強意志力,激勵著外子兄弟姊妹和這對小兄弟。讓他們知道要在困苦中的環境成長,是不容易的。為了要改變一切,他們從小不管在課業上,或工作上都會比人更努力,並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雖然,在別人眼裡,我們家的組合很奇怪,但婆婆卻以寬容之心,無怨無悔的把家撐起來,讓骨肉不分離。


 e---mail; liu350805@gmail.com
(liu350805@gmail.com)

蓉蓉
2017/11/24 15:59

(我們是一家人)

嵐嵐(台北市中正區)

在得知老公外遇肝腸寸斷,本想趁全家熟睡放火燒屋同歸於盡,報復枕邊人的薄情寡義。離家出走數月,冷靜思考前因後果,不捨幼稚園的雙胞胎兒子少了母親,毅然回到家裡和老公約法三章:既然夫妻情意不再,馬上辦理離婚,我會在家照顧兒子成人;我不再分攤家中任何費用;房子出售要經過我同意。

幾年來同住屋簷下相安無事,共同教養孩子,讓他們沒有因為父母的婚姻狀況受到任何影響。雖心痛被背叛,中年不惑沒有了感情牽絆,反而可輕鬆做自己,進修拿學位、到佛教團體當義工,忙得充實開心過日子,上帝為我開啟了更寬廣的一扇窗。

女兒結婚後與我們同住,生養兩個孩子,我和名存實亡的老公,幫忙接送照顧。我不再過問老公感情生活,沒想到兒女長大後,老公藕斷絲連的外遇搬上台面,要接小三回來當現成阿嬤,氣得我歇斯底里,七竅生煙,猶如墮入地獄。

有一天,偶然看到梁啟超妻妾的故事,忽然瞬間釋懷了:當初老公不簽字我誠懇和老公說:「離婚對你我都好,如果找到合適對象,男婚女嫁各不相干。」都已是耳順年紀,有人願意來當他的老伴,心念一轉頓時豁然開朗,誠心祝福老公有情人終成眷屬。

我則升格當姊姊,家事完全不管,每天早出晚歸,忙著到處遊山玩水,原來的嫉妒、憎恨,隨著時光推移,慢慢消失怠盡,只是我心量不寬,見了面仍難免尷尬,就盡量避開碰頭機會。

她個性恬靜,煮了一手好菜,偶而還特地下廚煮我愛吃的東西;家裡因她的整理窗明几淨。當朋友替我抱不平,我反而幫她說話:「人家是好女人,只是受不了老公家暴才離婚,和我老公情投意合,夫妻很難說誰對誰錯,現在我們三個人成為朋友,多人多福氣,不是沒道理。」

同住各種習慣不相同,我看不下去,就睜一眼閉一眼,自己和兒女都不一定見解相同,何況這位中途入住者應該下了很大決心才來,我將心比心,不斷提醒自己:「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ab3352@acgf.org.tw

(ab3352@acgf.org.tw)

妮娃
2017/11/24 10:40
品嘗/平常幸福的滋味


妮娃(花蓮)


    媽媽離開了,很突然!「措手不及」成了生活的節奏。不只我和妹妹要適應沒有媽媽的生活,爸爸也得立馬兼母職角色,

手忙腳亂的撐起家庭。種種不得不的情況下,我們搬離了住了快六年的城市環境,回到了最熟悉的陌生地─鄉下。小時候還有

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印象,但記憶模糊,加上這期間鮮少回鄉下,每次都是蜻蜓點水般的停留此地,然後又速速重回大都市的

懷抱。所以,關於祖父母,包括這土地的故事、自身卑南族的文化,我彷彿遊客般的姿態,佇立在它面前,所知粗淺。


    過去,都市生活種種的便利,物質上的滿足是我所謂的幸福。現在,回到了原鄉,諸般的不便利,以及餐餐幾乎是野菜、

地瓜、南瓜的生活,起初讓人覺得幸福好遙遠。於是,自卑、封閉、畏縮,甚至話少成了形容我的最佳註解。


    幾年下來,開始慢慢品嘗到關於「家」幸福的滋味。自從失去了母親後,爸爸從事臨時工,而我和妹妹假日也得去親戚家

幫忙做農打工賺取零用錢。但家鄉的自然與真誠漸漸打開了我封閉的心,而家人一起打拼生活,使我們賺到了關係上的「緊密」

。以前雖然身在物質垂手可得的城市,但家人各忙各的,上班的上班,補習的補習。回到家後拖著筋疲力盡的身軀,匆匆打聲招

呼就各自回房休息。隔天一早,又急急忙忙的與時間賽跑,跟父母拿了早餐後就出門上學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仔細回想起

來,和爸媽一起創造屬於我們的故事真的很少。


    原來幸福的滋味很簡單,很多年以後我才懂,雖然有點晚,但一點也不遲。現在,我們會一起放慢速度,留給彼此時間,聆

聽日常的故事。還會一起拿著板凳在庭院觀星賞月。甚至忙裡偷閒裡,一起DIY用竹子作釣竿,赤著腳在溪裡釣魚。所謂的平常,

原來也是通往幸福的路之一。


Email:alang.hu@orphan.org.tw

越青
2017/11/24 10:27
      糾結的感情債                                 越青 (台北市)


  在小舅過世前一年,我才發現他真是帥哥一個,縱然已88歲了,看起來

一點都不顯老態,近180公分的身高,仍直挺挺的,沒彎腰駝背,眼睛炯炯

有神,也沒什麼皺紋。小舅媽是童養媳,自幼跟小舅及我媽一起長大。


  小舅和小舅媽被送作堆後,生了兩個男孩。因小舅的帥,被同村一位未

婚女子看上眼,小舅出軌了。每晚夜宿小三家,氣得小舅媽丟下兩個兒子

外出工作,圖個眼不見為淨。小孩的扶養當然落在外婆身上,加上一般家

務的操持,外婆比年輕時更忙碌、更歹命。大舅及大舅媽則自顧不暇,並

未分攤外婆的家務。


  小我幾個月的大表弟,在服役前,大舅他們就主張找個同村女孩跟大表

弟結婚,以分擔日益老邁外婆的家務。入伍前,也生個兒子。


  此時此刻,小舅媽眼見小舅感情走上叉路,回頭無望,在她的工作場合

遇見一位讓她心儀的已婚男士,遂狠下心棄兩個小孩於不顧,當起這位男

士的小三,跟著他走了。何處去?我們全然不清楚。


  多年後,小舅媽想到兒子,便跟兒子聯絡,回家鄉看兒子,也來探望我

母親。我們始知,小舅媽跟那位男士回男士台南故鄉。而這位享齊人之福

的男士之大老婆並未因未有小舅媽這號小三,而一哭二鬧三上吊。雖不在

同一屋簷下,卻也能和平相處,直至小舅媽癌症告別人間。


  雖然鬧得風風雨雨,小舅媽一直未跟小舅離婚,小舅與這位閨女小三也

生了四個子女。可能因為一直未能給小三正式名分,小三感情不再那麼

「死忠」,感情開始向外發展,被小舅抓到,他們的大兒子,當然偏袒母

親一方,將他們的親生老爹驅逐出境,不得再到他家去。


  上一代處理感情的方式,本當讓下一代有借鑑之效,未料小我幾個月的

表弟竟然步上其父後塵,讓外遇對象進門,把出軌當常軌,造成家庭的擾

攘不安。


  看到這些感情戲碼在身旁演出;讓我眼花撩亂,說它比小說、電視、電

影劇情更曲折複雜一點也不為過,這樣的感情債的糾結,對長一輩、晚輩

、甚至當事人都很辛苦!


Email:  yuehck@gmail.com   高月卿
(yuehck@gmail.com)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