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南高雄八日遊之四∼南化、甲仙
2019/02/19 17:32:31瀏覽2609|回應0|推薦22

借宿在甲仙,起床後早餐吃什麼?當然是嘗嘗各式芋頭糕的美味,再配上一碗筍湯。填飽肚子後由高雄出發往台南去。雖然是說由高雄往台南好像要走很遠似的,但實際上只是由甲仙市區往台南南化的烏山,甲仙和南化只是隔壁鄰居而已,甲仙和烏山距離不過短短十數公里,而南部的道路上車輛不多,即使是早上的上班時間,路程上時間花費更是只要一、二十分鐘就到了。

南化,昨天去過南化水庫,往關山里的沿途山區,漫山遍野都是芒果樹,所以台南不只是玉井芒果多,南化芒果一樣也很多。今天再次來到南化,本來是沒有安排來遊客中心的行程,但看到南化遊客中心佔地廣、建築物也龐然,感覺很逍遙,就彎進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好康的。

平常遊客中心不知道來訪的訪客多不多,可能是今天是非假日,而且又是早上,遊客中心裡我們是唯一的訪客,一位年長的熱心志工,淘淘不絕的介紹南化的景點,他說遊客中心正前方的山頭就是烏山,可以到烏山風景區走走。

遊客中心前一座路標,其中一塊標示箭頭上寫著南化生態園區,心裡想著名為生態園區內容必然很豐富,帶著好奇心沿著箭頭方向去。進入了這處園區,說難聽一點,生態園區裡除了停車場之外,只能看到曾經在這裡撒下大把鈔票的痕跡而已,到處荒荒涼涼、破破爛爛的,看不出有什麼值得遊客來走一趟。

倒是生態園區周圍有大面積的芒果園,芒果正在開花,遠近樹梢上全是一串串近似紅色的花串,頗為壯觀。

芒果樹的枝葉間發現有人不按規矩來,現在正值開花期,它卻已經結成碩大的果實,而且外觀不是未成熟的綠色,不知道是不是已經成熟到可以吃的階段,看在眼裡真是誘人。

離開令人失望的生態園區,回到台3線上,再右轉進入南176縣道,一路上山來到金光山厚德紫竹寺。

早期先民稱厚德紫竹寺所在地為竹仔尖,清嘉慶年間,陳氏先祖等拓墾竹仔尖一帶,隨身恭迎內門紫竹寺觀世音菩薩,定居此山間,六戶人家自成一聚落,於是將菩薩安奉陳氏家中受人膜拜。

民國63年菩薩屢顯「站茭」之神蹟,經菩薩指示建廟,擇選龍鳯穴上搭建草寮安奉,再由竹仔尖庄民發起搭臨時壇,取名為金光山厚德紫竹寺。民國71年地方仕紳發起重建,民國74年竣工。主祀觀世音菩薩。

厚德紫竹寺位在山上,寺前視野良好,站在廟埕邊,山下風光一覽無遺。

厚德紫竹寺備有現代化膳房,下次再來到南化時,再來借宿試試。厚德紫竹寺餐廳每日都提供素食,若不排斥素食,來到這裡若是用餐時間,也可在此搭伙。住宿和餐點費用都是隨喜。

離開金光山厚德紫竹寺,繼續沿著道路在烏山上行駛,不一會兒功夫就來到龍湖寺。

五峰山龍湖寺主祀觀世音菩薩,據傳康熙年間,漳州林文益奉請家中歷代守護神觀音佛祖金身渡台,來台後先後落居多地,於嘉慶21年(1816)遷至南化東和村,因佛祖神蹟顯赫,後漸為地方民眾所崇祀,而為地方守護神。目前廟體建築為民國77年所建。

廟埕上一座圓形水池,水池上立著一尊坐姿觀世音菩薩神像,十分壯觀。

龍湖寺廟前視野比起紫竹寺更佳,據台南旅遊網上說,龍湖寺前方有180度的極佳展望,可以看見高雄茄萣一帶及台南市區景觀。

沿著龍湖寺前的道路繼續前行,一路下山經過幾處台灣彌猴保護區,不停歇,下山後的道路通到南化遊客中心前。沿著道路可以在山上繞一圈上下山,但遊客中心這端路幅較窄,有產業道路的味道,若不喜歡開山路,不妨選擇來時道路下山。

接連造訪三座寺廟,接著厚德紫竹寺、龍湖寺之後,來造訪的第三座寺廟不再位於烏山上,而是位在市區旁的大圓滿廟。

大圓滿廟的介紹裡說:民國77年由台南會長蔡河源買下了南化鄉菁埔寮一處十餘甲山坡地,經過銳公上師與諸會長研商,擬規劃『密宗山』為甯瑪巴之弘法道場,山上之建築包括:大圓滿廟、菩提塔、閉關中心、廂房、靈骨塔等,塔廟之建築式樣,盡依西藏規格,功德殊勝。並命名為『密宗山』。為了紀念史傳大圓滿廟教法到漢土的三位恩師─諾那呼圖克圖、貢噶法獅子及敦珠法王,也為了令大圓滿廟教法能於漢土生根茁壯,上師乃於民國84年倡建大圓滿廟。 

大圓滿廟是參照印度噶林邦祖師廟的結構比例,型式彷蓮師桑多巴利宮而建。廟分為三層,一樓四方形為化身殿,二樓八角形為報身殿,三樓四方形為法身殿,整體極為富麗堂皇。

來到大滿廟時並非參觀時間,沿著建築四周繞一圈時遇到二位師姊,第一位師姊問我有事嗎?我告訴她只是來參觀,她叮嚀再叮嚀不可以進入廟裡。第二位師姊很客氣,她要開門讓我進廟裡禮佛,再三的向她致謝,一來對禮佛我是門外漢,二來畢竟此時是參觀的時間外,就不要增添別人的麻煩了。

除了廟的本體建築之外,廟旁廣場上還有一座外觀很特殊、體積龐大又高聳的建築體,相較於廟建築色彩較為輕淡,很好奇這究竟是什麼?

在這座建築體的底座貼了一張圖,看了圖上說明,原來這是名為密宗山菩提塔,而建築的各層結構都各有代表的意義。

對宗教毫無概念,走一趟大圓滿廟只是來看看與平常生活中完全不同格式的廟宇建築,感受一下這種風格下宗教的氛圍。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大圓滿廟看熱鬧之後,離開了南化回到甲仙,來到位在甲仙橋頭附近的白陽寺。

白陽寺建於民國61年,主祀觀世音菩薩,嚴格來說白陽寺不大,只是一座傳統格式的廟宇,也不是一座具有歷史的古蹟,那麼來白陽寺為的是什麼?

將車停放在白陽寺前的廟埕上,走進白陽寺附近的巷弄間,看看別有趣味的Q版神明彩繪。

附近的神明彩繪不再是傳統的嚴肅格調,而是帶著俏皮、活潑的卡通味。

白陽寺附近一株列管的茄苳老樹,長得高大且枝葉茂密,看來年紀不小。

台灣四處可見茄苳老樹,茄苳老樹多原來是有原因的,因為它沒什麼實用價值,反而得以不被砍伐而長命百歲。

離開Q版彩繪神明村,過了甲仙大橋,回到甲仙街上。

雖然時值冬季,但這幾天的天氣都是好的不得了,此時不吃冰,更待何時?甲仙街上冰店林立,規模有大有小,要選哪一家冰店來試試呢?剛好有位大約是高中年紀的同學路過,就問他喜歡吃哪一家冰店的冰品,就選了他說的那家冰店的芋冰來品嚐。

冰店不只賣芋冰,同時也販售許多芋頭的相關產品。甲仙除了芋頭外還出產竹筍,所以街上賣筍絲筍乾的幾乎和賣芋冰的一樣多。除了芋冰之外,晚上也嚐了芋圓,但不知道是不是南北口味的差異,吃到的芋圓不像北部芋圓有咬勁中帶點Q軟,但芋圓附帶的芋頭到是很大塊,顯得大器又香。

再來沿著中正路轉林森路往甲仙郵局來,目的地是位在郵局旁的貓巷。

巷口有座介紹貓巷的說明,內文說這條巷子是安和老街的後巷,因為覓食無虞所以巷子裡貓很多,但隨著餐廳和店家的減少,貓兒也少了。有一天,社區居民閒聊,發想如果貓回來了……,就這樣一步步畫出在地特色、共同記憶和一些獨特的故事。

雖然貓兒並沒有真的回來,但巷子地上布滿貓的腳印,腳印大又是彩色,沒貓卻也很熱鬧。

地上有腳印,頭頂上掛滿一排排的彩色傘,好像是在放天燈般的熱鬧。

貓巷的巷子兩側牆壁上有各種貓的彩繪,頗富趣味。

甲仙有一座天壇,貓巷之後來天壇。

元宋太祖宮,名稱很特殊的一座廟宇,天壇是元宋太祖宮的建築之一,天壇裡供奉的是玉皇大帝。雖然是廟,但這座天壇卻是跳脫傳統、獨樹一格。

元宋太祖宮的另外一座建築,外觀就比較類似一般傳統廟宇的風格,但和傳統廟宇也有著相當的差異。

元宋太祖宮不只是名稱特別、建築特別,供奉的神明也很特別。這座建築裡主祀宋太祖、宋朝二祖、呂先祖。來到元宋太祖宮,很感謝一位師姊熱心的招呼四處參觀,師姊還熱情的招呼留下來吃晚餐,但突然的造訪,不速之客再怎麼說也不好意思過度打擾才是,但無論如何,心中充滿無限的感謝。

黃昏時刻來到甲仙市區旁的半山腰,探訪350高地。350高地入口處的解說牌嚴重泛黃而且有些龜裂痕跡,文字部份勉強可以閱讀,但圖則難以辨識內容。文中說由解說牌到觀鄉亭約七分鐘,高地展望良好,若是夜裡更是可以飽覽甲仙街區和甲仙大橋燈火燦爛的夜景。

往350高地有二種路徑可達,一是階梯、一是水泥斜坡路面,階梯不算陡,總共大約將近一百六十階,不算長,但一來許多階梯面很小,小於一個腳掌的長度,二來建構階梯的橫向彷木水泥柱後的土被水沖刷流失,形成水泥柱懸空突出,兩個因素加在一起造成階梯很難走。而水泥斜坡路面上有些傾倒樹枝不利通行,長度也較階梯長。350高地列為甲仙觀光景點之一,但登上高地的路徑實在維護得不夠理想。

階梯的頂端處接上水泥坡道路面,水泥路面旁種植一長排的小葉攬仁樹,冬季的小葉攬仁正在換妝,掉落的樹葉鋪滿一地,雖然沒有大紅大紫的色彩,卻依然有著十分的浪漫氛圍。

水泥路面的盡頭處是一座平台,平台上的地面上短短的綠草,和階梯相較之下似乎又維護的不錯。

平台外側靠近邊緣處一座木造涼亭,名為觀鄉亭。走入觀鄉亭,試試能不能遠眺我的家鄉。

畢竟觀鄉亭所在海拔高度不高,視線無法看得太遠,但山腳下的甲仙市區可以一覽無遺。夕陽餘暉照映下的甲仙市區,幾分真實、幾分矇矓,幾分純樸、幾分熱鬧,再套上繽紛而不華麗的色彩點綴,小城鎮卻散發著令人著迷的風韻。横跨楠梓仙溪的甲仙大橋,圓潤的橋拱壯觀而優美,堪稱是甲仙的最佳代言者。

平台靠山坡內側種滿一排艷紫荊正在開花,洋紅色的花朵十分艷麗,平台上空氣中也因為艷紫荊花而充滿著濃濃的花香。

太陽下山後,天色漸漸的在變暗,天完全黑前趕快下山去,結束350高地之行,也結束今天的行程,借宿於甲仙。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