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8 01:55:28瀏覽306|回應0|推薦11 | |
四聖諦
(術語)苦集滅道之四諦也。為聖者所見之諦理,故名聖諦。又聖者正也,為正真之諦理,故名聖諦。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見四諦條。
四諦 (名數)又云四聖諦,四真諦。聖者所見之真理也。梵語Catva^ri-A^ryasatya^ni,巴利語Catta^ri-Ariyasacca^ni
一、苦諦Duh!kha-a^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報也。是為迷之果。 二、集諦Samudya-a^ryasatya,貪瞋等煩惱,及善惡之諸業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報,故名集諦。 三、滅諦Nirodha-a^ryasatya,涅槃也。涅槃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真空寂滅,故名滅。是為悟之果。 四、道諦Ma^rga-a^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於涅槃故名道。是為悟之因。
其中,前二者(苦諦、集諦)流轉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間因果;後二者(滅諦、道諦)還滅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間因果。此四者皆云諦者,言其真理實為至極也。 而二者皆先果後因者,果易見,因難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厭,然後使斷其因,又舉涅槃之妙果使樂之,然後使修其道,是乃誘引最劣小機之善巧也。 佛起菩提樹下至鹿野苑,為五比丘始說此法。是為佛轉法輪之初。依之而修道證滅者,稱為聲聞人。
法華經譬喻品曰:「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 四十二章經曰:「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 涅槃經十五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 止持會集音義曰:「苦諦者,苦以痛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大論云: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瞋癡。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總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諦審生死實是苦者,故名苦諦也。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可知。 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審一切煩惱惑業於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諦也。 盡諦者,亦名滅諦。滅即寂滅,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以諸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諦審涅槃實為寂滅,故名滅諦也。 道諦者,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為道諦。審此二道相扶,實能通至涅槃不虛,故名道諦也。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是名助道。」
............................................................................................................................ 以上<四諦>、<四聖諦>名詞解釋,參考資料來源 <丁福保佛學辭典>。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