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2 17:02:10瀏覽526|回應0|推薦5 | |
即是意謂十種戒。綜合諸經論所論的十戒,約有下列幾類︰ ( 一 )、 沙彌及沙彌尼應受持的十戒︰又稱沙彌戒、沙彌尼戒,或稱勤策律儀、勤策女律儀。 即︰ (1) 不殺生, (2) 不偷盜, (3) 不淫欲, (4) 不妄語, (5) 不飲酒, (6) 不塗飾香鬘, (7) 不歌舞觀聽, (8) 不坐高廣大縤 (9) 不非時食, (10) 不蓄金銀寶物。 ( 二 )、 菩薩令眾生防護的十戒︰又稱十種護持、防護十願。 內容為︰ (1) 禁戒,即持四重禁。 (2) 清淨戒,即護持僧殘。 (3) 善戒,即持波逸提等。 (4) 不缺戒,指令發未來禪, 使事行不缺漏,令得根本禪,性行不缺漏。 (5) 不析戒, 即道共戒,意謂相對於析空觀之道共戒,而指顯體空觀之道共戒, 亦即滅色而入空是析法之道共,今體法而入空故稱不析。 (6) 大乘戒,即自利利他雙修。 (7) 不退戒,指菩薩以善巧方便 行種種非道,出入淫舍酒家等非法處以度人,而不退失禁戒。 (8) 隨順戒,指能隨物之機宜,隨順道理。 (9) 畢竟戒, 即究竟無上之大法。 (10) 具足成就波羅蜜戒,謂一切圓滿, 法無不備。 依智顗在《法華經玄義》卷三(下)所述,此十戒中,禁戒、 清淨戒及善戒屬律儀戒,不缺戒為定共戒,此四戒又皆屬三藏析空觀。' 而不析戒以下六戒皆為道共戒。其中,不析戒是體空觀的道共戒,屬通教; 大乘戒、不退戒及隨順戒是假觀的道共戒,屬別教;畢竟戒及具足波羅蜜戒 為中道的道共戒,屬圓教。又,南本《涅槃經》卷十一述及,此十戒的第一戒 為菩薩願令眾生護戒,後九戒為願令得戒。 ( 三 )、 菩薩所念的十戒︰又作大論十戒。為天台宗依《大智度論》卷八十七所載之文 而立的十種戒律。 (1) 不缺戒︰謂修行之人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無缺損毀犯, 並且常自守護,如愛明珠,則能攝一切界。若犯淨戒,則如器已缺損,無所堪用。 (2) 不破戒︰持十三僧殘而無破損,若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為用。 (3) 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而無毀,若有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物。 (4) 不雜戒︰持定共戒,心住禪定,不雜欲念,不念破戒事。 (5) 隨道戒︰聲聞初果之人隨順四諦理,能破見惑,無所分別。 (6) 無著戒︰二乘人見真諦理,能成聖道,於諸思惑無所染著。 (7) 智所讚戒︰菩薩於諸世界化導眾生,為智者所讚歎。 (8) 自在戒︰亦是菩薩化他的大戒,謂菩薩化他妙用於諸世間,而得自在無礙。 (9) 隨定戒︰菩薩隨首楞嚴定,現諸威儀,利導眾生,雖威儀變現,而任運常靜。 (10) 具足戒︰菩薩持中道第一義諦戒,用中道慧遍入諸法,無戒不備。 此十戒中,不缺、不破及不穿三戒是律儀戒,為散心凡夫所持;不雜戒是定共戒, 為定心凡夫所持;餘六戒皆是道共戒,為聖者所持。道共戒之中,隨道戒是初果, 無著戒是三果,二者皆為聲聞所持;智所讚、自在、隨定及具足等四戒皆為菩薩 化他之所持。 ( 四 ) 菩薩奉持三世諸佛的十種淨戒︰ (1) 普饒益戒︰或稱饒益戒。謂菩薩受持淨戒, 廣為利益一切眾生。 (2) 不受戒︰菩薩不受外道諸戒,但自精進奉持諸佛平等淨戒。 (3) 不住戒︰菩薩受持戒時,不求於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受生而住。 (4) 無悔恨戒︰又稱安住戒。謂菩薩不作重罪,不行諂詐,不破淨行,恒安住淨戒,心無悔恨。 (5) 無違諍戒︰或稱不諍戒。謂菩薩於心常護持佛所制禁戒,無所違犯,亦不鬥諍觸惱一切眾生,但願常生歡喜,奉持於戒。 (6) 不惱害戒︰菩薩不學邪幻咒術及造作方藥惱害眾生,但為救護一切而持戒。 (7) 不雜戒︰又稱無雜穢戒。指菩薩不著邊見,不持雜戒,但觀緣起,專持出離戒。 (8) 不貪求戒︰又稱離邪命戒。即菩薩不現異相以彰己有德、起貪求心,但為滿足出離生死法而持戒。 (9) 無過失戒︰又稱離惡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貢高言持戒,見破戒人亦不輕毀令他愧恥。 (10) 無毀犯戒︰又稱清淨戒。即菩薩受持淨戒,無所毀犯,永斷十惡,具足十善。 ( 五 )、 菩薩所持的身淨等十種淨戒︰即 (1) 身淨戒,防護身之三惡故。 (2) 口淨戒,遠離口之四過故。 (3) 心淨戒,永離貪恚諸邪見故。 (4) 具一切淨戒,於天人中最勝妙故。 (5) 守護菩提心淨戒,不樂小智故。 (6) 守護如來所說淨戒,即使是微細罪亦大怖畏故。 (7) 微密淨戒,善拔犯戒之諸眾生故。 (8) 不作一切惡淨戒,積集一切諸善法故。 (9) 遠離一切有見淨戒,不著於戒故。 (10) 守護一切眾生淨戒,出生大悲故。 舊譯《華嚴經》卷四十一云(大正 9‧660a )︰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淨戒, 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此戒,則得一切諸佛遠離眾惡無上淨戒。」 ( 六 ) 菩薩所持的不捨菩提心等十戒︰即 (1) 不捨菩提心戒, (2) 遠離二乘地戒, (3) 觀察利益一切眾生戒, (4) 令一切眾生住佛法戒, (5) 修一切菩薩所學戒, (6) 於一切法無所得戒, (7) 以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戒, (8) 不著一切如來身戒, (9) 思惟一切法離取著戒, (10) 諸根律儀戒。 ( 七 ) 菩薩所持的十重戒︰又稱俱密十重戒。依《無畏三藏禪要》所說,即 (1) 不應退菩提心, (2) 不應捨三寶而歸依外道, (3) 不應毀謗三寶及三乘經典, (4) 對甚深大乘經典不通解處不應生疑惑, (5) 不可因說法而令已發菩提心之眾生生退心、趣向二乘, (6) 不可因說法而令未發菩提心者發二乘心, (7) 對小乘人及邪見人不應輒說甚深妙法, (8) 不發諸邪見等法, (9) 於外道前不應自說我具無上菩提妙戒, (10) 於一切眾生有所損害及無利益者,皆不應作,不教人作,不見作隨喜。 ( 八 ) 《梵網經》卷下等所說的十重禁戒︰即 (1) 不殺戒, (2) 不盜戒, (3) 不淫戒 (4) 不妄語, (5) 不酤酒, (6) 不說過戒, (7) 不自讚毀他戒, (8) 不慳戒, (9) 不瞋戒, (10) 不謗三寶戒。 ( 九 ) 大小乘共通的十善戒︰即 (1) 不殺生, (2) 不偷盜, (3) 不邪淫, (4) 不妄語, (5) 不兩舌, (6) 不惡口, (7) 不綺語, (8) 不貪欲, (9) 不瞋恚, (10) 不邪見。 參考資料 ( 一 ) 《沙彌十戒法并威儀》;《沙彌尼離戒文》;《沙彌十戒儀則經》;《大藏法數》卷五十六。 ( 二 ) 南本《涅槃經》卷十一;《大般涅槃經義記》卷五;《大般涅槃經疏》卷十四; 《摩訶止觀》卷四(上)。 ( 三 ) 《摩訶止觀》卷四(上);《 菩薩戒 義疏》卷上;《法華玄義》卷三(下);明曠《天台 菩薩戒 疏》卷上。 ( 四 ) 舊譯《華嚴經》卷十二;《華嚴經疏》卷二十四;《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一;《法華玄義》卷三(下)。 ( 五 ) 新譯《華嚴經》卷五十八;《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華嚴經疏》卷五十三。 ( 六 ) 新譯《華嚴經》卷五十三;《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 ( 七 ) 《大日經疏》卷十七;《大日經義釋》卷十三。 ( 八 ) 智顗《 菩薩戒 義疏》;元曉《 菩薩戒 本私記》。 ( 九 ) 《正法念處經》卷二;《中阿含經》卷三〈伽彌尼經〉;《雜阿含經》卷二十八、卷三十七;《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三。 以上引用自佛學辭典: http://127.0.0.1/accelon/homepage.csp?db=ency&bk=2&t=38397546&rr=380#2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