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方地圓
2007/05/13 11:59:34瀏覽1077|回應0|推薦6

96/5/5()(木柵樟山寺)

天方地圓,剛柔並濟,

外細內斂,收放自如。

(待人處事類,解[960505b]:天條、法律皆是規則明確,條理分明的,不過,要應用到世間時,還要顧慮到「道理」與「人情」比較偏向「理性」與「感性」的考量,才能入情入理。何榮幸於司改雜誌第058期「情理法兼顧的典範從日本漫畫《家栽之人》談起」一文中指出,「法律條文是死的,人間世事是活的,想要根據死的條文做出活的判決,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然而,這正是《家栽之人》這套經典漫畫的核心精神,看過這套漫畫的人,大概都會同意這樣的觀點:如果能在判決過程中注入更多人性關懷,僵硬的法律也能協助當事人與社會學習成長。《家栽之人》說故事的方式很特別,主角桑田義雄是一位熱愛植物及栽種盆栽的家庭裁判所判事(類似法官),每天面對各類家庭糾紛與青少年犯罪等煩瑣案件,他卻能以呵護植物成長的精神付出關懷,並且巧妙將每個案件比喻成各類植物。桑田每做出一次認真負責的調解或判決,讀者就又多認識了一種植物的特性(及其相對的人性),這是這套漫畫最迷人的地方。」如何兼顧情理法做出活的判決?桑田的基本看法是這樣的:「每一個人都有好與壞的時機,時機只是每個人所遭遇的順序不同,人生才會有不同的命運……來到家庭裁判所的青少年,就是人生的出發點遇到冬天罷了。他們只是還沒能了解怎樣選擇人生而已……」、「我們實在沒有能力使每一個人都幸福,設法使失敗的人能或多或少地改變,才是我們工作的目的。」

至於「剛柔並濟」的例子,我們舉清代的康熙皇帝為例:面臨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大清,康熙深諳「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聞,強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的真諦,以其遠見卓識,敏銳的洞察力,非凡的天賦,創造剛柔並濟的治心之道,憑此大略,把清王朝推向天下太平、全民富足的康熙盛世,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東方大帝。

「外剛內柔、粗中帶細」「太極拳乃柔中寓剛,綿裡藏針之藝術也」 ... 粗人得之粗,細人得之細,文人得之精,拳打萬遍神理自顯。拳打十萬八千遍,不動而自轉,真乃是一層功夫一層理矣。 ... 」「外操柔軟,內含堅剛,常求柔軟之於外,久之自可得內之堅剛;非有心之堅剛,實有心之柔軟也。所謂「內歛」,有詩曰:「麝因香重身先死,蠶因絲多命早亡」,意思是才華洋溢的人,若不懂得韜光養晦,反而時時顯露,處處招搖,便容易招災引禍。整首詩偈即是在教導世人要內歛、知謙退。什麼是內斂呢?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藏」字。《孫子兵法》軍形篇有云:「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這「藏於九地之下」和「動於九天之上」就是一種「藏」的表現。《周易‧乾卦》的爻辭中說:「初九,潛龍勿用。」就是教我們要懂得潛沉,要善於蟄伏,不要隨便顯露。等因緣具足,時機成熟時,再將平日所積蓄的力量一舉展現,就能夠「飛龍在天」,遨遊自在,無往而不利。不過,即使飛黃騰達,事業有成,更要保持謹慎的態度與謙卑的涵養,否則便容易樂極生悲,麻煩也就跟著來了。

「收放自如」中的「收」為動詞,是一種控制和獲得。「放」若作為動詞,代表捨棄。若為形容詞,則為豪邁。「收放自如」表示對情感的控制,無論收斂或奔放都能自然合宜,不拘泥、不做作。也就是能就當前狀況,作出適當反應,也能建立「有捨才有得」的大自在心境。收放自如之意義蘊涵包羅萬象,只要能平心靜氣的面對問題,淨化心靈,臻至萬境歸空,自然能達。這其中很重要的概念便是「節制」。凡事都能有所節制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態度!如果能自動自發對自己有足夠的約束力,反倒能使自己思路暢通,透過對自己的要求,做起事來會更加靈活、不會綁手綁腳,也因為自己知道框架在哪?準則為何?只要抓到要訣,就能夠跳脫束縛。)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zmind&aid=956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