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後記之三十五、康熙帝即位的危機與轉機(2)全文完
2012/10/16 08:30:46瀏覽383|回應0|推薦7

老實講,這位帝王在位六十一年內心深處說無遺憾是騙人的。

 

他這一生君臨天下富有四海嬌妻美眷無數,晚年時兒孫繞膝承歡膝下,不管子孫圖的什麼,至少老父親在世的時候絕大多數子嗣不敢放縱不能踰矩唯父命是從,這是鐵一般事實。

 

那麼,還有何抱憾之處呢?

 

有的。

 

如同前述,這位千古一帝晚年時說出:「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這句話說的很重了。

 

真實情形如同前一章節所描述,生不逢時的玄燁人生的最初竟然如此難堪-與皇阿瑪和董鄂妃纏綿悱惻如癡如狂的生死戀相伴始終。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年二十四的國君因天花卒於養心殿。

 

天花這種疫症末期時的死因多數因為內臟出血、感染其他併發症或是多重器官衰竭。也就是死前多數病患的意識是不清醒模糊的,以至於很快死亡。

 

少有人知道天花這種世紀疫症歷史上許多名人得過,例如美國國父華盛頓;也少人知曉人類經過二百多年來不斷的疫苗接種,到目前爲止仍無特效方法治療,只知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天花肆虐的有效措施。

 

也因此順治帝臨終前,真的屬意年僅八歲的皇三子繼承皇位嗎?

 

順治十五年,復行裁撤詹事府。

 

詹事府是管理太子事務的東宮機構,清初雖仿明制,但設立又裁撤。如此這般開開關關,是年順治十五年)正月皇四子殤逝後皇帝做出生前最後一次裁撤詹事府的決定,表明絕立嗣的念頭。

 

順治十八年帝病重時,《湯若望傳》記載:「一位繼位皇子尚未詔封,皇太后力促皇帝做這件事。皇帝想到一位從兄弟,但是皇太后和親王們底見解都是願意皇帝由皇子中選擇一位繼位者。皇帝最後受到湯若望底勸促,捨去一位年齡較長的皇子,而封一位庶出的,還不到七歲的皇子為帝位之繼承者。當時為促成這一個決斷所提出的理由,是因為這位年齡較幼的太子在髫齡時已經出過天花

 

那麼,當時順治帝為何屬意的不是兒子而是從(堂)兄弟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件事,順治帝親政後他的施政方針處處和母親為首的保守派勢力相掣肘。

 

例如順治十六年四月,帝本欲冊封母親哥哥滿珠席禮為親王。未料由於舊恨(廢黜第一任皇后-吳克善之女)、新仇(欲廢第二任皇后-吳克善之姪孫女)難解,吳克善兄弟商議後託辭未克赴京惹惱皇帝,下令議政王、貝勒會同上三旗大臣議吳克善之罪。

 

此事孝莊當然不同意降罪(原本議定奪親王爵降為貝勒),最後的結果是,「罰馬千匹」。

 

後來的董鄂氏母子恩寵上青天,太后和皇帝的母子關係卻降到冰點。

 

並非孝莊對董鄂氏本人有意見,相反的太后一度病重時,孝順的兒媳還曾貼身侍奉獲得婆婆的稱許。

 

那麼是何因素令婆婆不滿兒子的所作所為呢?

 

實情為董鄂氏的出身-上三旗之正白旗內大臣鄂碩之女,不為皇太后所喜。

 

倘最後繼承皇位者為這位出身於正白旗的生母所出,那麼孝莊和兩黃旗大臣的噩夢就要重行上演。

 

如果可能,孝莊當屬意親姪(孫)女所出。

 

可當從蒙古族后妃所出擇嗣之希望破滅後,很快的來自漢軍鑲黃旗的佟妃所生的兒子被相中,從而力促皇帝做出立嗣決定。

 

皇帝答應了嗎?看看不勝枚舉的母子反目事例當能了解,順治帝天生反骨的。

 

做母親相中的儲君人選與皇帝所思所想天差地又遠;董鄂氏母子不幸先後離世,萬念俱灰的皇帝選擇沉默,絕口不提立嗣之事,甚且如前述,愛子殤逝旋即裁撤詹事府。

 

病況危急的皇帝想到了與自己年齡相差十三歲的從兄弟-安親王岳樂。

 

頗受器重的從兄弟具有軍務與政務的領導能力,並且,十足十的支持堂弟的政治主張。

 

我們看看早在順治十年帝欲前往盛京謁陵時群臣一再阻撓,因惱怒叔叔濟爾哈朗說出:「萬一不測奈何?」,帝竟脫口而出:「如欲大位者,聽為之耳。」

 

意思就是我返盛京祭祖,倘若遭逢不測就由你來擔任皇帝好了,隨你便!

 

可見的清初帝王雖受到漢文化薰陶,但相對的祖宗制度與習俗(汗位推選制)尚未能完全由腦海裡去除。

 

反骨的順治帝反母屬意之人選欲立嗣的人選短短四個多月殤逝希望破滅未能如願,以及政務上的不如意不順遂,種種主客觀因素相加造就這位性格倔強的國君不怎麼願意讓這位父子「關係淡如水」的皇子繼承皇位,也就不足為奇了。

 

失去雙親的玄燁很快明白,不倚靠皇祖母勢必不能成事;十四歲「躬親大政」的皇帝雖生來不為皇父屬意,卻說服皇祖母為父翻案,遵循其在世時未能完成的遺願,思索滿漢融合的主客觀條件,並制定基本的國策和方針大力推行。

 

幾乎沒有得過任何父愛的皇帝明白,以理智控制情感,才能齊家治國進而平定天下。

 

因此他的后妃中沒有任何一人受到「打入冷宮」般對待,也無特殊的寵冠六宮之例。

 

人的情感心如止水,不願重蹈父親犯下的"深情錯誤",千古一帝做到了,可實情真是如此嗎?

 

在壓抑情感的同時,內心深處是需要受到重視以及隱而不顯的柔情對待的。

 

本書成書的宗旨即源於此,探討一代聖君處理家事國事天下事時的理智,以及隨之而來柔腸寸斷刻骨銘心的淒美愛戀,是如何的糾結以自於不能自持?這段緣起於小雪,緣滅於瑞雪紛飛的動人故事,您,怎能錯過?

         

 

                                ~全文完,感謝大家^^,第二卷上市時將PO兩章回以饗讀者唷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win59&aid=694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