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1/03/20 16:21:41瀏覽6297|回應7|推薦42 | |
美中外交高層會議,在阿拉斯加舉行,會前雙方在媒體前發表開場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警告:「絕對不要和美國對著幹」,楊潔篪回嗆:「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王毅也說:「美國喜歡干預別國的老毛病,不要再犯了」。
這是中國從抗美援朝以來,頭一次對美國不再買帳了,這中間當然有他的特殊含意。事實上,不久前習大還在兩會發表演講,說中國人以後可以對世界平視了,習大的話,說到做到,外交高官立馬就對美國作出政治駁火,讓西方記者大為震撼。
美國國務院高官說,中國的舉動,是做給國內看的,是大內宣,這是自找台階的說法。
分析中美兩個大國的相對關係,顯然一個變弱,一個變強,現在已來到長期趨勢的轉折點,今後中國對美國的態度將開始強硬,換言之,世界事務不是美國說了算。
中國的強硬,俄羅斯當然非常之高興,其實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國家,對此事是高興及振奮的。大家苦於美國的霸凌久矣,這次中國總算幫大家出了一口鳥氣,讓人感覺中國的強大,已在眼前。
拜登上來已50多天,其國安及外交部門,一直在連絡各盟邦,但是這些盟邦對美國都是應付的,印太四國,真正有實力的,只有美日,印度是外星人,印度已與中國和談,雙方都已撤兵,莫迪即將到中國參加金磚五國會議,預備好好與中國談生意。
所以,印度對美國就是敷衍,至於澳洲,就更不用提了,澳洲軍人只有8萬人,連當美國的馬仔都很勉強。
歐盟的德法兩國也都在應付,只有英國,算是唯一有實力的美國盟國,但是英國正陷入認知嚴重失調的順拐狀態,即一方面採取親中政策,以換取經貿利益;另一方面與美國站在一邊,共同對付中國。
深入分析此次中國外交高層對美國發飆,所產生的影響如下:
1.以弱擊強,贏得尊重。蓋英雄救美不稀奇,讓人佩服的是弱者反抗強者,這次中國就在全世界面前,表演了弱者對強者的反抗。
2.賺得流量。在大數據時代,流量稱王,不管內容好壞,有流量,就有利益,這次中國算是賺足了流量。
3.讓許多想押兩邊而舉棋不定的國家,暫時打住。按東協就有一些舉棋不定的國家如菲律賓、越南、新加坡等,這次事件,他們將可能改變想法。
4.讓國內人民起了極大的信心。一切宗教之所以讓人們信仰,就是先有信心,才能進而產生信仰。孫文說,吾心信其可行,則挾泰山以超北海;吾心信其不行,則反轉折枝,也不可行,這就是信心之重要。
5.美國今後說的話,須要中國背書才有效,世界進入兩極世界。
6.讓俄羅斯大大放心,可以與中國背靠背的戰略合作。
布林肯曾說,稱中國是21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考驗,這次的中國震撼,讓他的說法,迅速得到證實。昨日拜登搭機出行,在登機梯上,連跌三交,非常狼狽,是否是因此次的中國在阿拉斯加對美國怒罵,而心神不寧,導致連三跌呢?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