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1/29 15:16:10瀏覽691|回應0|推薦9 | |
〔李衛辭官〕一劇已於前日播畢,這齣戲的主題是乾隆和李衛君臣鬥智的過程。情節扣緊了一個目不識丁、不學無術的混混,他發跡後,本身頗具才幹;卻不見容於自許詩書滿腹的皇帝上司。 從頭到尾,我看到的卻是:一個位高權重的知識分子打從心底岐視一個粗鄙無文處事幹練的天才。皇帝每每落於下風,惱羞成怒,一再打壓李衛;有了疑難雜症,又不能不借助其人之鬼才。有些風月之事甚或尋找佛牙之怪舉,不便公然大作文章,就想起了李衛定可勝任差事。李衛為了顧全大局又不願逢迎皇帝,很多時候自作主張把難題解決了。每每皇帝知悉後,認為李衛不尊重主子,心裏很不是滋味,把他奚落斥責一番,又罰又貶的。就這樣在皇帝欲拒還召之下,編出幾齣逗趣又有點發人深省的故事。 事實上,李衛瞭解皇帝根本上不喜歡他,自知逢迎也無效。若有建樹皇帝也不認為李衛是有真本事。總之,皇帝認為這個粗人根本上不了枱面。這應該是李衛堅持想辭官的緣故。 誠如劇中李衛所說:「以前嘛,我是萬事不求人,一直以來,就憑著自己的三拳兩腳,不管是街上或是官場,多少還是夠用的。」這句話看似簡單,實則道出了李衛充滿自信的自得心態。從一個要飯出身的市井混混,雖然得遇明主雍正皇帝的破格提用;但要一直做到一品方面大員,卻完全靠自己三拳兩腳的真本事。 乾隆皇帝自己也說:從小看著李衛一件一件的辦差,驚嘆他詭異的辦差方法與奧妙的交差能耐。這位道學皇帝卻無法欣賞李衛的旁門左道,不屑也不願承認李衛創下的功勞,並給朝廷帶來的好處。 即便在劇末,編劇編出李衛引出班禪活佛北上東來,入京面聖。皇帝也未就此事公開賞賜李衛,但藉著太后召見李母,終於允許李衛辭官了。 由於班禪意欲東來,打消乾隆皇帝再築長城、增加軍備以阻外敵的意念。皇帝說:「班禪東來才是一座千里萬里的長城。」這話給了我新的思維。以前讀到清朝皇帝為了迎接活佛,沿途興建行館大事舖張所費不貲,總覺皇室過分祟佛佞佛浪費百姓的血汗錢。 於今看來,此舉比之過度用在軍備的花費,可能還比較省些。何況,若不用佛法安撫邊民,再起戰端,那就不是多少花費所能彌補。再者,用於文化上的裝飾,總比築長城或購軍備甚至引發戰爭,來得有意義吧! 皇帝昭告天下曰:「班禪西行是联費了心思的。一方面擬定追剿判匪的計策,一方面派遣護法行走西北各寨。以雷霆手段剿除逆匪顯示天威,並護民護教達其誠信。才有了今日大好的局面。」事實上,在劇中剿匪成功也是靠李小衛(李衛之子)的旁門左道。而皇帝封李衛為護法,並非安了好心的;乃是將道學群臣不想接辦的迎佛牙差事,此一燙手山芋丟給李衛。這皇帝表現得像個十足的政客。但最後總算皆大歡喜,李衛也終於辭官成功。 歷史上也許真有李衛這號人物,卻絕不可能如本劇所呈現的:那樣神勇、那樣圓滑老練、那樣洞燭先機、那樣深明大義 ……. 。他對帝王之術瞭然於胸,對世局趨勢看得這樣清楚明白,判定個人進退如此毅然明斷。 這是一個低下階層者成功的典範:粗鄙無文邪門歪道,卻比飽讀詩書道學正統,來得能幹有用。 然而結局卻是體面有禮的人站在舞台前面,繼續永無休止的鬧熱演出。能幹有用的人,因為上不了抬面,像李衛者流,為了避禍,只得力求退場。雖是明哲保身,其內心實則隱含著幾分心酸。 最後,讓我心有戚戚焉的,是本劇談到有關個人信仰的部分。 李衛自許以前萬事不求人,不論街頭或官場,全靠自己三拳兩腳,多少還是夠用。這樣的自信讓他勇往直前,在亂世中稱雄稱霸。實則不只不求人,他也不求神。到了太平盛世,講究的是禮法,祟尚文采風流;粗鄙無文的李衛,不但不被尊重甚或受岐視。也難怪他要不如歸去了。 在上位者覺得他還有利用價值,欲拒還召;把他吊在中間,不上不下進退不得。雖然最終使他辭官成功的好運其來有自,但對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竟使他相信冥冥之中自有神靈,興起信仰的念頭,感慨著:「是應該信點什麼了。」 我以為,像李衛這樣的人,哪需要什麼信仰?他自可大智若愚、藏鋒掩芒;如此,應得以返璞歸真、無為而治。~咦?這不是道家的調調兒嗎? 但是我認為:道家不是道教,不是一種宗教信仰;而是一種心境~一種不假外求、返於本心,努力營造自在自得的心境。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