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蛋能“醒腦”?一天一顆好不好?》
(作者:文/Fooding 台灣好食材編輯)
(圖/Rachelle’s photo-design、王正毅、陳家偉/台灣好食材)
2015 年 10 月 7 日
天天吃蛋,你吃對了嗎?蛋的「名堂」越來越多,活力蛋、福利蛋、機能蛋…,讓人看得眼花撩亂;“怎麼挑、怎麼吃才能吃出美味與健康”?趕快來了解看看!
(蛋的“顏色”與營養無關)
水煮蛋、荷包蛋、滷蛋、蒸蛋、炒蛋、蛋花湯…,蛋的料理千變萬化,是美味又家常的食材,也是餐桌上的不敗料理,但面對貨架上琳瑯滿目的福利蛋、養生蛋、活力蛋…,還有白色、淺褐色的蛋,究竟該怎麼選擇?每天吃一顆蛋,膽固醇會太高嗎?「煮蛋不能加鹽」又是怎麼回事?趕快聽聽專家的說法。
《預防細胞氧化,CP 值高》
蛋類富含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 A、維生素 B 群等營養素,還含有抗癌成分,可防止細胞氧化,抑制致癌物與細胞 DNA 結合,並減緩老化、強化免疫系統,是 CP 值超高的食材。不過一星期吃幾顆才適宜呢?什麼時候吃、營養有差嗎?
(營養的雞蛋,大人、小孩的“攝取量不一樣”!)
《成人一週 2~3 顆為宜》
營養師賴怡君表示,很多人擔心蛋黃的膽固醇較高,但蛋黃所含膽固醇,也有益身體健康,雖不能過量,也不能不吃;以成人來說,一天的膽固醇攝取量不超過 300 毫克,一顆蛋黃約 250 毫克,每日肉類的膽固醇攝取量約 150~200 毫克,因此不適合天天吃,隔天吃一顆、即一週吃 2~3 顆蛋較為恰當;小孩因代謝能力佳,“膽固醇是荷爾蒙合成所需,有助於生長發育”,因此小孩一天可以吃一顆蛋。
(長時間烹煮,雞蛋的蛋白質會變硬)
《早餐吃蛋還能“醒腦”》
賴怡君說,吃蛋不必在意特定時間,早餐納入蛋類等蛋白質食物,具有醒腦作用,可搭配海參、黃豆、四季豆、莢豆類、蘋果、草莓、燕麥及蔬菜類等低膽固醇食物;煎蛋、炒蛋及烘蛋需用較多油,最好以隔水蒸煮或拌炒料理;為預防細菌污染,避免吃生蛋或半熟蛋,尤其是抵抗力較差的嬰幼兒、孕婦、慢性病患、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不良者。
(煮雞蛋 “加鹽” 不會產生「氯」啦)
《挑選“蛋殼粗糙”才新鮮》
但琳瑯滿目的蛋類怎麼選擇?買蛋時,拿起來搖一搖,如果感覺蛋黃晃動,比較不新鮮;新鮮的蛋,蛋殼粗糙,蛋黃圓厚、高聳於蛋白中心,蛋白稠密、不易擴散,並不難辨識;至於蛋殼與蛋黃的顏色與雞隻品種、飼料成分有關,營養成分並無差別。
至於網路一度瘋傳「煮蛋不能加鹽」等訊息,農委會出面澄清,鹽是氯化鈉,分子結構安定,加入蛋汁會產生溶解反應,一般烹煮加熱並不會分解出氯氣,何況新鮮蛋液沒有乳酸菌,不會與鹽結合而產生所謂的「有毒氯氣」。
【本文原始出處來自:《台灣好食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