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麽會投廢票(一)—— 就是選個『以上皆非』嚜!
2011/07/04 12:17:59瀏覽7641|回應0|推薦0
一張廢票在選舉的計算中是對任一位候選人都沒有意義的,因爲它不被計算於有效票當中。

在以往,廢票多是由於投票人的疏忽,可能圈選章蓋到了候選人的大頭照;或是油墨蓋得太濃,以致在相摺時,圈選章又浸印到另一位候選人了;或者最爲人所知的就是林青霞小姐那張用自己的私章去圈選的一票。諸如此類的錯誤,導致該張選票成了無效票——也就是所謂的「廢票」。

一般的情況下,廢票在整個發出選票中所佔的比例是相當小,大都不及百分之一。因此非但候選人不在乎廢票的存在,各選務機構也只在選前呼籲如何做正確的圈選,但也無確實改進的圈選方式以避免廢票的產生。

********************

面對明年的大選,由於兩大黨所預備推出的主角在其治國理念、政治信念、庶民懸念等方面仍有讓人不能放心的感受,因此使得許多人很難決定如何去投那相當重要的一票。眼看選票上的候選人沒有一個能説服這群選民們投下信心滿滿的選票,更苦惱的是此時甚而有某些支持者擧出如果不投某甲,致使某乙當選,那麽將會對現今的社會安全、財經分配、族群和諧、國際關係等造成危害——欲以危機觀念來進逼彷徨中的選舉人去『含淚投票』或是『含忿投票』的形勢。

然而吾人所要質疑的是:爲何某甲候選人沒有把握抓穩選民的心呢?是自己的信心不足?是在能力表達方面的不到位?還是因循守舊,為政謀國高度不夠,靠的只有一張「童叟無欺」的老招牌呢?

********************

過去的三年多以來,由於執政的政黨再度更換,對於兩大黨都是一個可以趁機改頭換面,重整(振)旗鼓,並且是對國計民生提出前瞻性的目標與策略最理想的時間點——當選的可以借雪恥重來的機會,集聚多數票的形勢,發揮全面的鼓動力量,取得社會和國家的新動力;落選者也可重新思考社會的確實觀感,人民大衆的實際需要,修正過往持偏理論和群衆運動的路綫。

可惜的是,兩黨在這段時期都沒有從往昔的框架中走出。因而選擧結束以後,老頑固仍自滿於積習以久的官宦心態,一旦重新掌權,一群『功臣』居然就爭先恐後的尋找『機會』(搶著演一齣《鳳還巢》的老戲),把「準備好了」的選舉口號變成了「準備好做官了!」;新頑童則在傷創陣痛之後,立刻又回到孫行者的狀態,四處用悲情意識和族群教條煽風點火,其永遠而且唯一用來向群衆揮舞的就是『愛臺灣』這幅大旗——而且還限制唯有他的『』旗才算,別人跟著擧的都不算(可笑的是偏有對手的領導級人物,卻特別喜歡跟在這個假象後面爭著表白自己也是『愛臺灣』的)。


國民黨的表現,仍是偏執於資本主義的資方。
在整體的路綫設計是完全以優先照顧資本家爲主,在城鄉建設方面也是以城市面來思考和規劃。相對的在面向庶民大衆和農漁鄉村方面,沒有放入適當的砝碼來維持一個應該有的平衡。而其所表達的就是「要求」全民去了解、體認、配合他們的政策「要求」大家全力合作,然而卻無視於在這個方針下所引起許多不平的反映與感受。對於資本家在持續獲利之後是否對社會和國家有所回饋,或甚至擔負起共同建設的責任呢?他們似乎並不真正關心,也沒有積極的立下任何法案來引導,來鼓勵,或甚至被動的從修正稅制、稅率方面著手。(您認爲奢侈稅就是嚒?)這點在近三年的貧富差距上越見拉開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最可悲的是一旦平民百姓發生了任何災變狀況,領導人還會把「你/我」的關係/責任撇劃的清清楚楚!

爲了爭取全民的認同和滿意,以及平息社會一些議論,有時候也不管是否有理合法,應對動作的前後程序,只要逢到有任何議(異)論,領導人就信口應允些沒有經過思忖和與幕僚討論過的舉措;讓許多當初的選民覺得他之為政像極了寓言故事裏的『父子騎驢』,或是簡單的說,就是只要『會叫的就給糖吃』!
為表現著親民,領導人又到處去參加各式各樣的聚會活動,既不去區分適與不適,還頻頻將自身切入到不應置立的焦點,到處打躬作揖,說些不應該的場面話。
——然而,難道這一切就叫做「勤政愛民」嗎?


另一方面的民進黨呢?
他們原來是立基於平民大衆,一路的發展都是利用群衆路綫(群衆運動)來尋求支持。在都市區並頻頻煽動年輕氣盛,存有反抗威權心態的年青人以『求新求變』的號召去為著反對而反對。而在鄉里則以爭取『咱欸出頭日』為號召,用求取同情心的態度去感動和發動鄉里村民的聲勢。

然而在曾經當政的八年的期間,他們卻做了些什麽?

只見那時的執政團隊也是急急忙忙的去擁抱了資本家和財團(想想看,二次金改是為何?),並從中把國家的資產分割,讓彼此都得取了相當的利益。對一般民生議題,或是些敏感的政策性議題,他們只不過每次招呼一群追隨者到處遊行、示威、搖旗呐喊,或者在議會殿堂内大呼小叫;每每以協商為幌子,卻多所擱置、耽誤議事之外,並不見任何具有國家建設性的思維。有時偶爾神來一筆,抛出個爭議性的議題,可能就那麽曇花一現,轉瞬之間又不見了。如此以來,黎民百姓們不過是擁抱著一個以「政治訴求」「照顧平民百姓」為名號,卻同樣是處處在計名計利的利益團體。更可悲的是在許多需要群衆演員的場合,這些黎民
百姓們又往往被動員起來參與演出——於是成了被操縱的舞臺工具罷了。

至於那位入黨不久的黨主席,從最初在面對陳雲林來臺時的示威動作上,就看出他的能耐與身手了。隨之在各類敏感場合的言辭也暴露了他的前後矛盾與反復無常,更令人擔心的是他也承襲了該黨多年來的『仇恨、排外』心態,以二分法把「愛臺灣」口號升高到所有意識/議事/議題的最高凖則!凡是沒有或不願表態的,統統都是人民要反對的目標,一切的行事/為政就得先標榜出這個口號。(感覺好像看到了大陸當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毛語錄》般,但可悲的是國民黨卻步步被引向著這句口號走!)
——難道「天天製造分裂,積極的排外(外省、『中國』)」就是這些人口袋的唯一法寶?

********************

所以感覺起來是兩者是半斤八兩,都沒有一個中心治國思想。唯一可以看得到的是:
在野的沒有舞臺,只好自己到處『搭』架,凡是遇到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新聞事件就要「小題要大做,大題要運作」反反復復的炒弄、挑釁。但是在朝的也不思在為政方面努力,只見一群人馬東奔西跑,上天下地,也不知到底在忙些什麽?兩路兵馬似乎成天到頭就是看著報章新聞辦事,或是賣弄機靈,或是迎合無知,或是製造事端,或是鼓噪聲勢,盡是用不同的戲妝和曲調在上演著同一戯碼——跑選票

如此這般,那麽我們到底未來要對兩黨還能有何託付?對他們的領導人還能有何期盼?
而未來到底能選出什麽樣的國家領導人呢?而他會引導著我們往那個方向去呢?——是有目標、時程的遠景?是四途茫茫、無處可行的原景?還是深不見底、黑黝黝的一口圓井

而這麽多年各種頻繁選舉(幾乎是年年都在選)的結果到底帶給了社會和國家有什麽進步?帶給了平民百姓什麽前景?——對於如此的選舉我們還能存有多少的期望呢?

凖此,如果檯面上未來的候選人都不理想,而且明顯的都具有令人擔心的行爲和信念,難道選舉人就該無奈的去選個將就的嗎?(就像那句順口溜:「講究不如將就!」是嚒?)——選擧的目的是否仍舊是選賢與能?還是說只能像『爛蘋果理論』呢?


********************

【爛蘋果理論】
兩個蘋果,一個三成爛,一個五成爛,要挑那一個才好?選那個比較不爛的嗎?
——可以兩個都不選嗎?如果可以,此時該如何呢?


記得讀小學時作選擇題的時候,每題都會有兩、三個答案讓我們選擇,而内中絕對會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後來不知什麽時候,答案中會多出一個以上皆非的選擇,於是在讀題作答時就要更仔細的去思考了。(要是沒把握,即使要猜,也得猜會不會真是『以上皆非』!)

而當選票上的候選人都無法讓人相信他能提出真正治國的理念與帶動國家的動力,此時很反諷的是選票上的正確答案卻可能正是「沒有正確答案!」——就如同在試題上唯有答了『以上皆非』才是個標準答案。

因此如果對於選票上的候選人感覺沒有合適幹才的人選,在動作上那麽就不要去投出那張“無奈票”,而是要很認真的圈個『以上皆非』的答案——投一張神聖的『廢票』!
“無奈票”就是「爛蘋果理論」中的二選一)

“投廢票”的意願並不是表示要放棄此一難得的權利,相反的是要去突顯“參與投票的重要性”,以及呼籲每位有心追求「民選政治」(不是民主政治哊!)的朋友們對未來真正選賢與能制度的建立

(願做「廢票族」的選民朋友,要確定投下的是一張「廢票」。本文定稿後,小子隨即到附近刻印店用個50元刻顆『以上皆非』的方印,準備讓驗票員/監察員到時候看得清清楚楚!當然希望這顆章只須用一次就好,但如果不幸還得多印幾次,那就自嘲一下,這顆印章的單位成本就相對降低了——苦笑!)

********************

投廢票的爭議?

有人說:「投廢票就是浪費了神聖的一票!」
——錯!『投廢票正是要顯示出“何為神聖的一票”!

有人說:「沒主見的人才投廢票!」
——錯!『如果沒主見,就會去投一張“無奈票”了!

有人說:「你們被別人利用了!」
——錯!『相對而言,發出此一言論者不正是一種在利用人的方式!

有人說:「投廢票就是讓乙方當選!」
——錯!『相對而言,也可能是會讓乙方落選,不對嗎?

有人說:「此次讓乙方當選後,臺灣又將沉淪!」
——錯!『四年後,若乙方做得不好,甲方說不定會得到更多支持——只要未來甲方候選人能認知國家領導人的高度!(看看2008年的結果)

有人說:「我尊重你自己投廢票的決定,但請勿妖言惑眾的影響他人的投票意願!」
——錯!『如果以上的邏輯是對的——那麽請閣下也不要干涉他人的投廢票意願!再説,“妖言”惑衆不也得視從何人說的嘛,就像佛印和尚看東坡居士,不是嗎?

有人問:「除了投廢票外,難道沒有其他的方式來爭取政黨的認知嗎?」
——對!『當然,在其他時機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但是因爲本文主題是談藉由選舉欲表達的目的,就只有此方式來面對!


簡單的說,投廢票的目的,就是希望爭取兩大政黨都能確實為國為民立命,能夠讓社會各個階層都感受到該政黨的正直(而非到處引發「爭執」)。一旦擁有執政的機會,握在手中的權力是要善用(不是擅用);權利和義務是共同擔負,不是分享和分配。而最終就是希望看到推舉出來的是位才幹、德行、魄力、見識都站在應有高度的候選人!
——爾後,更希望下次如果還有像《我已準備好了!》這類的選舉廣告是實心的。


所以說這次選擧中的每一張廢票其實是爲著踏出真正「民選政治」的下一步腳印!
—— 一張廢票可能看不出力量,但是如果廢票的比例甚爲可觀時,那麽無論是當選的和落選的都會注意到此次選舉中「廢票族」的存在,他們就得思考未來除了要爭取大部分的選民認同之外,還要如何避免原來的支持者成爲「廢票族」,尤其是爾後再度重現一場難分勝負的選舉時。

********************

為什麽不乾脆用“不投票”的態度呢?

有人說:「投廢票不就是跟不投票一樣,何必要多跑一趟,費時費事!」
——錯!『不投票只能表現投票率低,卻無從表達對選票上候選人以上皆非的無奈(力)感,也看不出對民選制度的要求,只有投廢票才能表達出内心的態度!』

因爲一般的投票率也就是在70%左右,表示無論如何都有30%的人不會去投票;而一般的廢票率大約是1%,因此若是僅僅以“不投票”來表達對「爛蘋果理論」的不認同,那麽即使是有10%的有心人,也難以在計票時顯現——到時候看到的不過是投票率約略降低些罷了!

而且造成投票率低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天氣不好,可能是交通不便,可能是事務繁忙,可能是身體微恙,可能是身不在籍,可能是疏忽遺忘,更可能是從來就沒興致,…等等各樣理由;在做計票統計時沒法對某一特定的“不投票”原因作分別説明,也就無法真正顯示選民對『以上皆非』的表示。
——那就如同在考卷上完全不作答一樣,那是絕對沒有得分的。

如果有意去投“廢票”的選民都表達了『以上皆非』的選擇,那麽在“廢票”的比例就會較爲突出和明顯:
由於正常的廢票比例極小,因此一旦這次的廢票超過1%,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廢票族」的存在。而廢票比例達於10%或更甚而達到驚人的20%,那就可以很明確的向兩大政黨(或許還有其他的第三組人馬)表達了選民對此次各個候選人的不滿和不支持。
——現在唯看是否有人士登高一呼:「請凡是對任何候選人都不能接受的選民們就去投廢票!」,那我們且便拭目以待吧!(不須要去搞那些遊行、靜坐、呼口號等等的舞臺戯碼,只要提醒有意願的朋友記得當天去投廢票就可以了。)


如果到了下次選舉時兩大黨依然對「廢票族」的希求不理不睬,仍是任意推出個「政治明星」式候選人,並且還是存心以“捨我奈何”的盤算來“圖謀”忠厚老實選民的『含淚投票』或是『含忿投票』,那麽大夥兒「廢票族」就可以再來聚集力量顯示一趟。
—— 一次喚不起各政黨和選民們,那麽就再試一次;兩次不成,再努力試第三次;三次還不成,最後再試第四次。如果四次皆不成,「廢票族」仍引不起各大政黨的重視,也提不起選民的意識,那這個國家也就沒值得再操心的了。

如果真的在20年後還不能喚起政黨和選民的覺醒,那這時還是也改成「不投族」吧!讓那些玩弄政治的人去恣意操控這個「美麗島」吧,吾人只希望到時候現在這一群成天標榜著『愛台』口號的人還能真心擁抱、真心熱愛這片土地。


********************

尾聲

對於現今政府的政績,見仁見智,各有定論,不容小子在此多言。就態度而言,以往小子曾是對馬總統多所期盼,分別可見於下列兩文中。

他不是一匹『軟腳馬』!

『溫』『良』『恭』『儉』『讓』?
 



話説2008年3月22日淩晨3點半在多倫多,小子睡的懵懂之間突夢見馬蕭當選,一驚之下趕緊起身,立刻開啓電腦看網路的臺灣選擧報導,戰戰兢兢的從4點的選舉花絮開始看,5點起計票顯出,馬蕭由微幅領先,然後一路5萬票,10萬票,20萬票(此時心想大局應可篤定了),50萬票,100萬票,到7點便已完全確定馬英九先生以超過200餘萬票當選了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心中大喜。當時還擔心2004年同樣的一日,也是突夢見連宋當選,醒來卻是惡夢一場,彼時還真是一團糾結;因此,這次當下興奮的趕緊通報美加地區的諸位親朋好友。

過了一段期間之後更與妻商議,看樣子臺灣這二十多年來的烏煙瘴氣會順此清風消散而去,我倆何不趁此做個調整,乾脆搬囘去呢?於是2008和2009兩年間來回數趟,與本地的朋友們也多所商議,在去年二月初正式搬囘台北。

然而怎知就這麽短短的時日,我的感受從當日帶著一番憧憬和理想,到今日卻得下筆如此,内心實在是感慨萬千!

但是,
爲何會如此呢?
必須要這麽做嚒?
這樣做能見效嗎?
如果乙當選又變得會怎樣?
這塊土地到底還有沒有希望?




記得在民國五十九年十月中旬,中國童子軍在新竹新豐、桃園埔心(味全牧場)舉行第四次全國大露營,露營活動的最後一天是要每個小隊的童軍們領了一塊寫了大字的紙牌出外到全營區去找另外9位夥伴,並要湊齊一整句大露營的主題:『這』,『是』,『個』,『希』,『望』,『的』,『大』,『時』,『代』,『!』
——當時每個夥伴、朋友都是充滿著興奮、歡樂的參與以及分享完成時的成就感。

希望在9年後,也就是該次大露營的50周年之際,當時的執政者能讓全民:無論是有錢沒錢的、有房沒房的、住城市鄉下的、各行各業的、…,内心中也充滿喜悅的到處去拼湊這句——『 這  是  個  希  望  的  大  時  代  !


附:

——中選會參考資料——
1996年實際投票1088萬人,無效票(廢票)11.7萬票,佔1.08%。
2000年實際投票1278萬人,無效票(廢票)12.2萬票,佔0.95%。
2004年實際投票1325萬人,無效票(廢票)33.7萬票,佔2.55%。(期間有『百萬廢票聯盟』運動,發起人:金溥聰,鄭村棋
2008年實際投票1322萬人,無效票(廢票)11.8萬票,佔0.89%。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rlyblog2000&aid=539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