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宇079318 —— 金門 1
2010/07/08 22:16:30瀏覽388|回應0|推薦0

***
*** ***


補充營



六十二年五月中,新兵訓練結束,抽籤分播到各部隊單位。我與其他抽中同一部隊的阿兵們坐夜車從頭份直奔高雄。
高雄壽山上有一補充營,頭天剛到時候,見到兵營的環境是如此漂亮,三層樓,磨石子地,漆亮亮的新床板
等等,比新兵訓練中心好得太多太多了;而且連上幹部什麽都沒提,就是把隊伍編排一下,分配床位。我們還不太清楚怎麽囘事,心裏在想是不是分到高雄附近,而未來要去的部隊都是如此的呢?暗自高興:真是老天保佑,抽到如此的上上籤。

可是到了第二天,連上幹部特別說明,因風浪關係,『船期』有所耽誤;那時才搞清楚——我們都中了『金馬獎』!幹部還加強說明,這裡是暫時單位,為了保密,不提供信箱號碼,不開放家屬探訪,有周末但是僅能在營區休息。

好了,沒什麼好再猜東猜西的了,這下就完全調整心情,全心全意地去準備赴前綫。

營區内沒有公用電話,也沒法與外頭連絡。好在前封家書也已提過,「訓練完了,到新單位之後將會有段短時間沒空寫信。」所以我想他們是不會擔心的。

補充營内的生活實在是懶人的天堂,不出操,沒有體能訓練,除了每天準時三清兩點,其它時間任由個人閑蕩;營區内最重要的活動是帶隊看電影,我記得是每天兩場,都是些武打片(主題單純,又強調武功,所以之後在金門也看了多是此類片子)。講實在話,補充營的兵絕對是軍中最標準的米蟲——不過,也救只有等船的那幾天。

〖註〗

我有點好奇,現在每人都有一支手機,那麽部隊是如何防止各類軍機外洩?



*** *** ***

橫過台灣海峽

約摸是等了十天的船,終於是被集合帶到碼頭,每人揹個草綠大帆布袋(軍用忠誠袋),隨著帶隊官步入「中字號」登陸艦的大肚子裏;帶隊官交待:船隻離開港口前,不准登上甲板。好了,這下剛才集合前沒有先上厠所的人可慘了,因爲廁所在甲
板上,那得再等三個鐘頭以後嘞!於是有些憋不住的便偷偷的就『地形地物』私下解決了。因為整個坦克艙是密閉的,空氣是不流通;船艙中便到處瀰漫著一股「汗臭味」、「燃油味」、「尿騷味」、「嘔吐味」——據後來我一位服艦艇兵役的同學告知,他們每次載兵後,都要大大的清洗一遍,否則坦克艙内臭氣沖天,周圍一海里的魚都會被熏倒,肚皮朝天了。

出了港口,上面總算開門放大家到甲板,於是一群群的『阿陸仔』(海軍對陸軍的鄙稱)都擠上去。台灣島仍在視線内,但卻慢慢變小,大約又過了兩小時,我們便處於台灣海峽當中,四邊都是海茫茫——那時也不知會到金門多久,能不能全身而退,即使退伍以後,又要作甚麼呢?望著海水,心裏的問題都沒有答案。


「中字號」登陸艦就是台灣與外島的交通船,所以船上除了載運補退兵員之外,也有休假、公差的官士,以及來往外島的平民百姓搭乘;因此船上為了『照顧』這麽多的乘客,也就提供了膳食的服務,並收取『成本費用』。
以一個戰勤船艦,除了本身的人員,還能提供額外七、八百位乘員兩天一夜三頓餐飲,也算是滿周到的了,内容最普通的就是生力麵,滷蛋,各式冰飲料就很好了。只是那時候一個二等兵月薪才240元,要去買一個5元的生力麵還是得精打細算的。

橫過台灣海峽,第二天見到遠邊有護航的驅逐艦,水兵們也忽然開始操演戰備動作(也並把『阿陸仔』們趕離甲板),這下是真的感覺到了戰區了。再隔沒多久就見到遠遠的陸緣顯現——噢,不是金門,那是我第一眼看到大陸河山!

那是學校、書本上一直提到「有成千上萬苦難的同胞正遭受水深火熱生活」的土地,那也是爺爺、父母親的故土!

現在已很難去追憶當時的心情,畢竟這兩年進進出出大陸幾趟,也經小三通來往於廈門—金門多趟,還到過廈門的「一国兩制统一中国」的大字牌前囘頭看著小金門當年「反共抗俄」的時代背景早已參雜了新的山河色彩——城市、大樓、工廠、農民工,還有許多從未見過的家鄉人——而當年的那股懷鄉思念都早已變成了腳印。

〖註〗

抵金半年後,民國六十二年十一月,部隊從金門直接經由巴士海峽移防到花蓮;五天五夜的航程,浪頭是一個接一個;在甲板上,一會兒看到船浪頭有兩層樓高,下一會兒又只望到藍天;把大夥兒整得七葷八素,我看坦克艙内大概有五分之一的兵都吐了。剛
上岸把個人的行李帆布袋在碼頭邊排好,接著馬上又要輪流囘艙去卸團隊裝備;哪知才踏進敞開的艙門一步,一股深深的吐汁酸臭夾雜尿騒味道,撲鼻而來,差點把我薰倒!(真的,沒有加油添醋,絕不誇張)「怎麽沒給大家佩戴好防毒面具來呀?」
—— 嘿,積五日的『五味』那臭味勁道之強,到現在提著筆都好像還聞得到!據説有鑒于此,後來的梯次就分成兩端航程,中間先在高雄停半天。



相片01:中字號登陸艦
相片02:廈門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 待續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rlyblog2000&aid=42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