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識、觀、明、照、光五種層次的作用 / 觀證1114
2017/12/05 21:06:11瀏覽1034|回應0|推薦8
識、觀、明、照、光五種層次的作用 / 觀證1114


【觀】什麼是觀呢?修學佛法開始做功夫,第一個就是要從觀做起,也就是隨時隨地,第六意識要保持觀察的狀態,其實觀只是個方便法,依照佛法的要求,希望學佛的人,開始做功夫,當下就進入『照』的境界,也就是心經第三句『照見五蘊皆空』的境界,但是想一下子就進入照,實在不容易做到,所以先在『照』、『明』、『識』之間,用觀察的觀,也就是把『照』、『明』、『識』這三種功能合起來用,這個時候,這種作用就叫做『觀察』,目的是要我們不要一直在『第六意識』上面轉,也就是教我們在日常生活,待人處事不要用分別心、妄想心、攀緣心,換句話說就是要我們不要用第六意識。
.

或許有人會問不要用第六意識,能生活、能待人處事嗎?當然可以,因為第六意識,有兩種基本的功能,一個是分別意識,一個是明了意識,明了意識本來就存在,只是被我們的分別心給蓋住了,現在不用分別意識,明了意識明明白白的功能就立刻顯現出來。
.

佛法最根本的用意,並不是不要我們去用分別意識,而是要我們用了第六意識以後,當下就要放下,當下就要回到明了意識。可是一般人用生滅心都用習慣了,一用出去就收不回來,使得第六意識心一直在現象和境界上面轉,這就是生死流,又稱為輪迴。
.

【明】,就是任何東西都可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呈現出來,這就是明了意識,明就是呈現,如果沒有明的作用,宇宙所有的境界,就不能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因為有真心本性明的作用,它才能明白的呈現。
.

明是真心本性直接起用,屬於用,還不是性。明又比觀再更深入一層,觀只是感知現在所有的覺受、痛、癢,明就是要更深入的觀照我們這個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並沒有真實的我可得。明這種功能是不會受任何外界的變動所影響,前面所提到的識或者觀,都會隨著境界的變動而改變,這種明的作用並不會隨著境界而改變,但是,這個明還不是真心本性原有的功能,因為有了能明,必定有所明,能所對待,所以還不究竟,不算完成。
.

明是從哪裡來?明從【照】來,我們平時說照明、照明,有照才有明,沒有照哪裡來的明?明也就是般若三種智慧的【一切智】。
.

照是比明更深一層的作用,照若以身體為例,照就是了知此色身也是緣起法,並無自性可得,也就是心經第三句【照見五蘊皆空】的照,想見性、開悟,一定要進入這種照的功能。照也就是般若智的第二種【道種智】。
.

照的作用又從哪裡來?照從【光】來,光是我們覺性之光,沒有光的功能就不會有照的作用,學佛的人等修到成佛的境界,發起了光明覺性,這種光也就是【佛光普照】的光。
.

光又怎麼發起的呢?光是般若智慧完全成就,我們真心本性本有的功能完全發揮的時候。光就是般若智的第三種【一切種智】,也就是佛智。
.

再舉例說明識、觀、明、照、光五種層次的作用,假如你經過路邊,看到圍了一群人在買東西,你看到一群人在買東西這就是最基本的認『識』,你好奇走過去了解看看,看見一個老闆在販售他的商品,此時進入『觀』察,看了一下,所有的事情大約你都了解、知道了,都『明』白了,明白了再繼續深入,觀『照』細微的地方,發現很多地方不合常理,繼續深入的觀照,豁然發現是詐騙集團,豁然發現就是『光』,就是所有的現象你都知道了。
.

以眾生凡夫的角度來看,眾生凡夫因習氣業力的顯現把真心本性迷住了,才把心的作用分成識、觀、明、照、光等幾個層次,把這幾個層次如實的,在生活的境緣上起觀照,等功夫深厚時,我們真心本性就會完全顯現,此時就沒有這幾個層次的分別了。
.

圖.文/網路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0938767770&aid=10928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