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01 00:04:28瀏覽2085|回應1|推薦3 | |
我們約略看過撒馬爾罕的歷史,總之,這裡有過波斯人,希臘人,突厥人,漢人,蒙古人,阿拉伯人,俄羅斯人…等等。 現在的撒馬爾罕呢? 現在的撒馬爾罕是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二大城,烏茲別克人是突厥人。 但是撒馬爾罕的居民,百分之七十是塔吉克人。塔吉克人是波斯人。 但是塔吉克的波斯人,是突厥化了的波斯人,尤其是住在撒馬爾罕的塔吉克人。 所以,你可以說今天的撒馬爾罕是一座波斯人的城市。 你也可以說,撒馬爾罕是一座突厥人的城市。 不管怎麼說,撒馬爾罕就是撒馬爾罕。 - - 在撒馬爾罕的第二天上午,我們到了城中最大的市集 (Bazar)。已經是十月底了,瓜果菜蔬仍十分充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些堆成大山小山的西瓜蜜瓜。我們稍稍逛了一下,就走出市集,到了一條沿著小山坡伸展出去的街道。這街道與山坡平行,街道邊的房子都是些店家,賣些五金雜貨,也沒有什麼特別。倒是在街上每走幾步,就會有一條小巷子從街道向著山坡伸過去。我探頭往巷子底部觀望,知道那巷子裡面的,才是撒馬爾罕人真正的民居。 - - 實在很想知道,道地的撒馬爾罕人的生活(史維拉納姊妹是一位蘇聯化的烏茲別克人,生活習慣與一般俄羅斯人大同小異。),姊妹眼尖,看出我在那裡探頭探腦的意圖,便走向一位穿著塔吉克服裝的婦女,說明我們的來歷,問她可不可以讓我們進她的巷子,到她家裡坐坐瞧瞧。 我還在驚訝史維拉納姊妹怎會這麼直截了當,那婦人已經一面瞧著我們,一面笑了開來,大大方方,喜氣十足地邀請我們到她家坐坐。還說,正好她的鄰居這兩天娶了媳婦,新娘子還在守日,我們可以去看看新娘子。 真是意外的驚喜,意外的收穫。 我們懷著尋幽訪勝的興奮心情,跟著那婦人轉進巷子裡,走到巷底,一轉又岔出另一條巷子,沒走幾步,空氣中就飄過來一陣濃郁的烤餅香味。這岔出去的巷子走到底,竟是一個烤餅坊。原來這一家人是做餅的。 - - 我們需要先給這「餅」正名一番。 這餅其實就是新疆維吾爾人吃的「囊」(「囊」字應該有個「食」字邊,很抱歉,我的電腦裡又敲不出這個字。)是突厥人的主食,相當於北方人的饅頭,南方人的米飯。這「囊」在吉爾吉斯叫做 nan,到了烏茲別克就叫做 non。作法就像我們吃燒餅油條那燒餅的烤法。把麵糰壓平,趁著濕黏,一拍就貼到土窯壁上燒烤。只是我們的燒餅大約半個巴掌大,那土窯也是小小的一個。可是這 non 卻有一個大圓盤那麼大,他們的土窯就像個小蒙古包,人得將半個身子探進窯裡貼餅。 還有,我們的燒餅是酥的脆的,他們的 non 是軟的韌的,香味撲鼻,嚼勁十足。 - - 繼續閱讀:波斯新娘(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