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0 08:48:23瀏覽3798|回應37|推薦37 | |
上一篇,我們談到ECFA的一些基本觀念。也一如預期的,引起了正反兩方的討論。但是若只就基本的背景文字來做評論,其實並無法對釐清ECFA簽定的效應有所幫助。所以,我們來看一些實際的數據及ECFA的可能內容。 為何要簽ECFA,可能大家仍有不同的認知。但是今天是2009年的12月10日,再過20天,也就是2010年的1月1日,「東協加一」將正式生效。有朋友認為,我們跟東協又沒太多往來,不是台灣主要出口是歐美嗎?那麼,請大家看看數據。原始的東協十國中,台灣對其中的六國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的出口總值 (2009年的1~9月) 佔總體台灣出口的14.7%。那對「東協加一」的大陸呢?同樣以2009年的1~9月而言,台灣對大陸出口占整體出口值的40.8%。所以光是「東協加一」就佔台灣出口的55.5%。這可是超過一半的出口值喔! 大家心裡有了這個數字,然後呢?再過二十天,也就是東協加一啟動後,台灣輸出到東協加一的貨物,仍要被課5%到10%的關稅,而東協加一的11個國家之間貨物流通則「幾乎」趨近於免稅!這樣一來,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台灣對這11國的出口將會萎縮 。如果你是外銷到這11國的製造業,該怎麼辦?答案好像很清楚,就是把工廠移到這11國,來取得租稅優惠!很合理的選擇不是嗎? 這還只是初期的影響,東協加三預計在2015年完全成形 (韓國2010年,日本2015年)。加上日、韓的競爭,台灣的出口將更為不利。更別說正在洽談的東協加六 (印度及紐、澳) 跟東協加七 (俄羅斯) 了。而東協各國在與美國及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FTA)之後,台灣對美歐之貿易有可能不受影響?外商來台投資還有任何利益或動機可言?屆時「Made In Taiwan」將成為劣勢。這應該不難理解吧? 就算現在開始我們積極跟各國商談FTA,中共都沒有任何意見,自由貿易協定,光文件就是大工程,要規範所有的商品、勞務、投資之稅務、程序、規範等事項,簽訂曠日費時,往往需雙方談判五到十年,而簽出來的文件可能重達數公斤。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與大陸儘快簽訂一個「初步綱要條款」,也就是ECFA,以確定未來談判雙方自由貿易協定之期程、用「早期收穫條款」,讓外銷大陸的重要商品提前降關稅,以避免危及台灣的外銷市場。所謂的「早期收穫清單(Early Harvest Plan)」,就是「早期降稅清單」。也就是把對我方有利的外銷商品,先納入此清單中,以求得先行降稅的優惠,避免外銷損失。 那麼ECFA的內容,應該包括哪些?就一般產業界及學界的期待,應該包括以下之項目: 1. 重要前提: 兩岸平等、雙方身分等 2. 未來自由貿易協定內容及期程: (1) 貨品貿易協議 (2) 服務貿易協議 (3) 投資規範及進一步合作協議 3. 例外及其他事項: (1) 不降稅項目 (2) 雙方早期收穫清單的項目 (3) 建構爭端解決機制 所以,ECFA是毒藥還是解藥?好像都不是!簽不簽ECFA,也不是「簽了台灣有多少好處?」這麼簡單,而是在全球經濟整合的浪潮之下,如何用ECFA來預防台灣外銷產業的劣勢出現!畢竟,台灣是個出口導向的國家。 下一篇,我們再來看看對進口部門的影響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