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醫治療皮膚的常用中藥(006)丹皮
2011/02/09 18:22:40瀏覽1501|回應0|推薦2

中醫治療皮膚的常用中藥(007)丹皮

王健宇醫師    李佩穎醫師
新北市板橋區華康中醫診所

●丹皮的藥用成分
根含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芍藥甙、揮發油0.15~0.4%及植物甾醇等。


●丹皮的藥理作用
丹皮原名牡丹皮,味辛、苦,性寒。
有兩大主要作用:
1.涼血:
在涼血作用中,又有兩種不同的用途:
涼血止血:
可用於血分有熱而致的吐血、衄血、咳血、尿血、月經過多、出疹發斑等症。可與生地、元參、廣犀角、赤芍、知母、生石膏、大青葉、茅根、仙鶴草、地榆炭、棕炭等同用。
涼血除蒸:
因陰虛血熱而致骨蒸癆熱,無汗,囗渴,經閉等症,可用丹皮清血中伏熱以涼血除蒸,常與青蒿、鰲甲、地骨皮、桑白皮、元參、秦艽等同用。
2.活血:
在活血的作用中,也有兩種不同的用途:
活血化瘀:
對血瘀停滯而致月經閉止,腹中癥塊等症,可用本品散瘀血,化癥塊。常與歸尾,赤芍、元胡、牛膝、三棱、莪朮、桂心、紅花等同用。例如《婦人良方》牡丹皮散。
活血消癰:
腸癰(急性闌尾炎)初起尚未化膿而出現發熱、嘔吐、右下腹疼痛等症,可用本品散瘀血、消癰腫。常與大黃、芒硝、桃仁、冬瓜子、赤芍等同用。例如《金匱》大黃牡丹皮湯。
地骨皮偏治有汗的骨蒸癆熱,牡丹皮偏治無汗的骨蒸劈熱;
地骨皮又能瀉肺中伏火,牡丹皮主瀉血中伏火。
黃柏與丹皮皆能除腎熱,但黃柏苦而堅腎,降腎中邪火,丹皮辛潤而涼,清腎中燥火。
用量一般一錢半至三錢。
脾胃虛寒泄瀉者忌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有抑菌仵用和退熱、降血壓等作用;
能使子宮內膜充血,有通經作用等。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wangcy&aid=4868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