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07 16:57:44瀏覽2107|回應0|推薦0 | |
中醫治療皮膚的常用中藥(002)白蘚皮 王健宇醫師 李佩穎醫師 藥用成份: 根皮中含有白蘚皮鹼(Dictamine C20H9O2N)0.03%、白蘚內脂(Dictamnalactone)、皮酮(Fraxinellone, C14H16O3)、葫蘆巴鹼(Trigonelline)、膽鹼(Cholin)。
白蘚皮味苦,性寒。主要功用是祛濕、利關節。 本品最常用於治療濕熱鬱滯所致的皮膚癢瘡、濕疹、陰囊濕疹、疥癬、風瘡等。常配合銀花、連翹、荊芥、黃柏、蒼朮、苦參、紅花、赤芍、炙山甲、茯苓等同用。 臨床以白蘚皮、苦參、荊芥、防風、連翹、赤芍、紅花、蟬衣、茯苓、蛇退,依據患者情況,隨證加減,用於治療頑固的尋麻疹。 白蘚皮也可用於由濕熱引起的關節腫痛,常與威靈仙、黃柏、木瓜、蒼朮、防己、苡米、松節等同用。 婦女濕熱下注所致的陰部濕癢、陰中濕癢、赤白帶下等。可與茯苓、澤瀉、蒼朮、黃柏、苦參、牛膝等同用。 根據前人對本品可治風黃、急黃的經驗記載,用本品配合柴胡、黃芩、澤瀉、車前子、黃柏、秦艽、焦三仙等隨證加減,治療經用大量茵陳未能見效的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表現為濕熱鬱蒸而致深度黃疸的患者,療效很好,請參考試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對多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浸出液有解熱作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重症也可用到五至八錢,甚或一兩。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