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醫心藥醫心病(一)以怒治思
2010/02/08 22:21:49瀏覽784|回應1|推薦2

■文   王健宇醫師


●華佗以怒治郡守

《三國志·方技傳》記載了一則華佗用心藥醫心病的病例,有一位郡守得了病,華佗認為,這人只要發一場脾氣病就好了。於是收了他許多診療費用,卻故意都不給他治療。過了不久,甚至乾脆拋下病人走了,還留下一封信大罵郡守。郡守果然因此大發脾氣,派人去追殺華佗。郡守的兒子知道這是華佗的治病方法,囑咐屬下千萬別去追。
抓不到華陀,郡守生氣到了極點,吐出了幾升黑血,病也就好了。

這是中醫「以怒勝思」(用生氣來治療思慮過度的病),情志相勝的治療方法之一。

中醫認為,思為脾志,怒為肝志,因木能克土,而脾屬土,肝屬木,所以可用肝之志——「怒」來治療各種由脾之志——「思」引起的疾患。即用激怒的方法,使憂思之情感得到緩解。


●文摯以怒治齊王

《呂氏春秋·至忠》中也記載了一則用心藥醫心病相似的故事:

有一天齊王生病,躺在病床上病厭厭的起不了床,便派人到宋國請文摯來診治。
文摯診斷了之後,對太子說:「齊王的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齊王的病治好了,我文摯一定沒命。」
太子說:「您怎麼這麼說呢?」
文摯說:「齊王得的病是心病,所以要用心藥醫,心藥就是激怒齊王,不激怒齊王,齊王的病是治不好的。而激怒了齊王,我就死定了。」
太子急得跪地叩頭懇求文摯說:「如果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拼死也要父王不殺你,父王是相信我和母親的,請先生不必顧慮。」
文摯說:「那就好,我就把這條命送給齊王了。」

於是文摯和太子約好來幫齊王看病的時間,文摯卻故意連續失約三次沒來,齊王果然被文摯激怒了。第四次文摯終於來了,文摯一來連鞋都不脫就上了齊王的床,腳還踩在齊王的衣服上問病,齊王氣得連回答都不想回答他,文摯更用言語來刺激齊王,齊王這時抓狂了,翻身站起來正要大罵文摯時,發現自己的病痛好了,居然可以站起來了。

除了「以怒勝思」,還有「以悲勝怒」,「以恐勝喜」,「以喜勝憂」,「以思勝恐」。

《三國志·方技傳》原文
又有一郡守病,佗以為其人盛怒則差,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殺佗。郡守子知之,屬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數升而愈。

《呂氏春秋·至忠》原文
齊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摯。文摯至,視王之疾,謂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雖然,王之疾已,則必殺摯也。」太子曰:「何故?」文摯對曰:「非怒王則疾不可治,怒王則摯必死。」太子頓首強請曰:「苟已王之疾,臣與臣之母以死爭之於王,王必幸臣與臣之母,願先生之勿患也。」文摯曰:「諾。請以死為王。」與太子期,而將往不當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王衣,問王之疾,王怒而不與言。文摯因出辭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說,將生烹文摯。太子與王後急爭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摯。爨之三日三夜,顏色不變。文摯曰:「誠欲殺我,則胡不覆之,以絕陰陽之氣。」王使覆之,文摯乃死。夫忠於治世易,忠於濁世難。文摯非不知活王之疾而身獲死也,為太子行難以成其義也。

(本文作者王健宇為台北縣板橋市華康中醫診所醫師)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wangcy&aid=3763286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滿有意思
2010/02/25 18:31
莫非病人是太壓抑
無處發洩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