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中醫遇見歷史】改變歷史的中藥──朱元璋與罌粟殼
2007/06/17 22:09:48瀏覽1559|回應0|推薦7

■文   王健宇醫師

 

    那一年是公元1359年。

    中國明朝開國君主朱元璋,他正面臨著人生中的重大生命危機,那是他尚未稱帝前所經歷的無數戰役中,最為慘烈的一役──公元1359年的鄱陽湖大戰,他跟勁敵陳友諒的殊死之戰。

    鄱陽湖一役兩方戰力懸殊,陳友諒的水軍擁有大批戰船,數目之多,綿延有十幾里長;而朱元璋的水軍,只是一些小船,論實力比陳友諒差得多。

    雙方連打了三天,朱元璋的軍隊不幸戰敗,全軍退守在浙江省開化縣的古田山區。

    屋漏偏逢連夜雨,偏偏此時又遇上冬雨,朱元璋全軍彈盡糧絕、飢寒交迫,濕氣重加上衛生條件極度惡劣,包括朱元璋在內,每個官兵都染上了痢疾,眼看就要全軍覆沒,病死在古田,將天下拱手讓給陳友諒。

    這一天早上朱元璋強打著精神,拖著病軀巡視了營區,看著多年來跟隨他南征北討的弟兄一個個倒下,心中十分不忍,也非常不甘心,他找來了隨軍的郎中,朱元璋虛弱的問郎中說:「弟兄們都撐不下了,眼看打下的江山都要付諸流水,你倒說說這病到底有沒有辦法救?」

    郎中沉吟了一會兒說:「啟稟元帥,這病救是有的救,只是現時我軍困守山區,有方無藥,就算神仙也無能為力啊。」

    朱元璋聽郎中這麼說,不禁閉上了眼睛,頹坐在椅上,長長的嘆了口氣,喃喃自語道:「唉…完了…真的完了…。」

    「元帥…,勝負之數…尚未定啊…。」說話的是徐達,他也連拉了好幾天肚子,本來壯碩的體型明顯瘦了一圈。

    朱元璋聽到徐達這麼說,眼睛瞪的大大的,又驚又喜。

    徐達說:「請…郎中…開好方子,讓我帶幾個弟兄,火速下山,買藥即可…。」

    朱元璋對著郎中說:「對…對…快…快…快開方…。」


    當天晚上,徐達一行人已經從山下安全的運來治病的藥物。

    朱元璋就著微弱的燭火打開裝藥的二個竹簍。

    一個是米。

    一個是磨碎的藥粉。

    「這什麼藥?」朱元璋聞了一下,覺得有一股香氣,嚐了一口,覺得酸酸的,馬上又吐了出來。

    郎中說:「啟稟元帥,這藥粉是御米殼,又叫罌粟殼。」

    「就這一味藥就能治病?」朱元璋摸了摸腦袋,朝郎中問。

    郎中說:「啟稟元帥,這藥粉當然能治病,粟殼治痢如神,輔以米粥扶正氣祛邪氣,藥到病除,不信可問徐達。」

    徐達一邊喝著酒一邊拉大嗓門說:「對!元帥!這藥真靈!郎中要我們買到藥後先吃一帖再趕路,這一路上山,果真都沒再腹瀉了!哈哈哈!」

    就這樣,連夜將米敖成了粥,要眾人喝粥服藥。

    第二天一早,一半的士兵都好了。

    第三天,全軍都恢復了戰力。


    恢復了戰力後,全軍整備完成。部將郭興跟朱元璋說:「敵我雙方的兵力實在相差太遠,靠打硬仗一定無法取勝,非用計謀智取不可。」

    於是朱元璋派遣七條小船,每條船都載滿了火藥。那天正好刮起了東北風,小船乘風點火,直衝陳友諒大船,一下子敵軍大船全部都燒起來,陳友諒手下的將士不是被燒死就是被俘虜。

    陳友諒帶著殘兵敗將向鄱陽湖口突圍。但是湖口早已被朱元璋派兵堵住。在陳友諒突圍的時候,朱元璋下令放箭,在萬箭齊發中,陳友諒被亂箭射中身亡。

    鄱陽湖大戰朱元璋命大沒死,又過了八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終於在應天即位稱皇帝,國號叫明。

   他就是明太祖。

 

==============================

【王健宇醫師中醫教室】

罌粟殼

源於《本草發揮》
《本草綱目》:「罌子粟殼,酸主收澀,故初病不可用之。洩瀉下痢既久,則氣敗不固而腸滑肛脫,咳嗽諸病既久,則氣散不收而肺脹痛劇,故俱宜此澀之、固之、收之、斂之。」

《本草求真》:「功專斂肺澀腸固腎,凡久瀉、久痢脫肛、久嗽氣乏,並心腹筋骨諸痛者最宜。」

楊氏《直指方》:「粟殼治痢,人皆薄之,固矣,然下痢日久,腹中無積痛,當止澀者,豈容不澀,不有此劑,何以對治乎?但要有輔佐耳。又王碩《易簡方》雲,粟殼治痢如神,但性緊澀,多令嘔逆,故人畏而不敢服,若用醋制,加以烏梅,則用得法矣。」

《本草經疏》:「罌粟殼,古方治嗽及瀉痢、脫肛,遺精多用之,今人亦傚尤輒用,殊為未妥。不知咳嗽惟肺虛無火或邪盡嗽不止者,用此斂其虛耗之氣;若肺家火熱盛,與夫風寒外邪未散者,誤用則咳愈增而難治。瀉痢脫肛,由於下久滑脫腸虛不禁,遺精由於虛寒滑洩者,借其酸澀收斂之氣,以固虛脫,如腸胃積滯尚多,濕熱方熾,命門火盛,濕熱下流為遺精者,誤用之則邪氣無從而洩,或腹痛不可當,或攻入手足骨節,腫痛不能動,或遍身發腫,或嘔吐不下食,或頭面俱腫,或精竅閉塞,水道不通,變證百出而淹延不起矣,可不慎哉!」

【功效】
澀腸止瀉,斂肺止咳,止痛。

【應用】
1.用於久瀉,久痢。本品味酸澀,能澀腸止瀉。適用於久瀉久痢而無邪滯者。
2.用於肺虛久咳。本品有較強的斂肺止咳作用。適用於肺虛久咳不止之證。

【使用注意】 
本品易成癮,不宜常用。咳嗽、瀉痢初起邪實者忌用。

 

(本文作者王健宇為台北縣板橋市華康中醫診所醫師)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wangcy&aid=103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