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醫學論文】中醫『異病同治』論的臨床驗證──龍膽瀉肝湯治驗心得
2007/10/05 18:57:55瀏覽17913|回應1|推薦23

■文   王健宇醫師

    前言
    依據現代醫學門診的缜密分類,一個人如果頭痛、失眠應該去看神經內科;便秘則應該要看腸胃內科;高血壓則應該要看心臟內科;尿道炎、睪丸炎則應該要看泌尿外科;耳鳴則應該要看耳鼻喉科;結膜炎、角膜炎則應該要看眼科;白帶或不正常分泌物則應該要看婦產科;陰癢、小便灼熱刺痛、尿黃赤該去看腎臟內科;

    試問:今天有兩個患者,一男一女;男女患者皆出現頭痛、失眠、便秘數日、小便灼熱刺痛、尿黃赤、眼睛紅赤腫痛;男患者個別出現有血壓高、陰癢、睪丸炎;女患者有則有帶下黃、月經不調等證。如果去醫院門診,至少要掛五科以上,才能把所有的病痛讓醫師看過一次,但是如果看中醫,龍膽瀉肝湯一方足矣!原因無他,辯證論治而已。

    病例
    病例一:彭XX,男性,37歲,91年4月13日來診。患者體格魁武,從事勞力工作,有多年菸酒史,嗜食檳榔。

    主訴:失眠、耳鳴頭痛難耐、小便黃、溲味重、大便秘結不暢、口乾咽燥。

    診其脈洪數有力,望其目色赤有紅絲,苔黃厚,證屬肝膽經實火濕熱無異;又因肝經的循行路線經過外陰生殖器處,乃更詢其胯下近陰處是否時有濕癢,患者始透露已經西醫診為睪丸炎,並已服抗生素月餘,因害怕抗生素有副作用,服藥中斷,症狀時輕時重。

    處以科學中藥粉劑龍膽瀉肝湯加夏枯草、知母、黃柏,清瀉肝膽經濕熱,服後證情大減,於4月26日回診,表示服藥後睡眠品質大為改善,大便一日一行;口乾、睪丸濕癢情形皆獲改善,囑其持續服藥,禁菸酒。5月3日、5月20日、5月28日回診,以原方加減出入。

    6月3日回診,證脈皆和,二便暢利,已不失眠、頭痛、陰癢。患者表示,沒想到只看中醫就可以把他的病全都治好,仍囑其禁菸酒,以六味地黃丸調理善後。

    病例二:張XX,女性,23歲,91年3月28日來診。主訴便秘、眠淺多夢,口氣重、精神倦怠。患者長期夜間工作,有酗酒及抽菸習慣,月經不調,經來腹痛夾有血塊、帶下黃稠,脈弦數,此亦肝膽經實火濕熱證,處以科學中藥粉劑龍膽瀉肝湯合甘露飲加鉤藤、酸棗仁、黨參、杜仲、香附。

    4月14日二診,排便暢順,口氣消,仍處以前方,5月5日三診,表示精神較服藥前佳,之前的婦科症狀、排便與睡眠問題已完全正常。處以加味逍遙散加鬱金、麥冬、玉竹、天花粉調理之,囑其力求撙節菸酒。

    什麼是龍膽瀉肝湯證
    龍膽瀉肝湯的適應症為「肝膽經實火濕熱」,即包括「實火」與「濕熱」兩種證型。

    根據中醫經絡理論,肝經的循行路線經過人體的頭頂與生殖器;膽經的循行路線經過人體的耳朵。

    一旦肝膽實火,肝經濕熱循經上擾則臨床表現「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等症;肝經濕熱下注則會出現「小便淋濁,陰腫,陰癢、囊癱,帶下黃稠」等證。

    因為龍膽瀉肝湯具有強大的清瀉肝經濕熱之功,所以凡屬肝膽實火上逆,或濕熱下注所致的各種症候,均可採用本方治療。

    根據中國大陸的研究,龍膽瀉肝湯可應用於中西醫八十七種病症之多,分佈在內、外、婦﹑兒、五官各種的疾病中,(如:急性結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膽囊炎屬於肝經實火、帶狀泡疹、高血壓屬於肝經實火、急性腎盂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睪丸炎、急性濕疹、急性盆腔炎屬於肝經濕熱下注者、頑固性偏頭痛、頭部濕疹、急性肝炎、膽囊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帶狀泡疹、以及婦女濕熱白帶、外陰腫痛等病症。)特別是在外科、婦科、男科、眼科中應用龍膽瀉肝湯的機會最多。

    也就是說,凡是人體五官九竅(眼、耳、鼻、口、舌、前後二陰等)的炎症,皆可首先考慮使用龍膽瀉肝湯。再擴大可包括皮膚的炎症、外科瘡痛、內臟器官炎症,可以說,凡是人體局部的「火毒」,都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

    龍膽瀉肝湯的辯證要點
    本方所治之病,從發病部位來看,均屬肝膽二經循行所過之區;所主之病,亦不外乎《內經》所言:「經之所過,必主其病」。病證雖然複雜,皆屬異病同治的範圍。

    臨床有下述八項診斷依據可以作為辯證參考:

(一)脈必弦勁或洪數;

(二)舌質紅而尖端絳刺,或見苔黃;

(三)小便短赤或排尿澀痛;

(四)目赤或頭暈;

(五)脅痛或耳部、前陰有腫痛;

(六)口舌或口乾舌燥;

(七)往來寒熱或發熱;

(八)大便乾燥或閉結。

    其中(一)、(二)、(三)為使用龍膽瀉肝湯的必備條件,是為主證。(四)、(五)、(六)、(七)、(八)為兼證,不一定會同時出現。

    無論何種病證,凡屬肝膽二經循行部位,有上述四個特徵者,均可採用龍膽瀉肝湯方治療。

    方義
    本方是從小柴胡湯加減而來,主治肝膽實火上逆,或肝經濕熱下注的證候。

    方用龍膽草大苦大寒,既能瀉肝膽實火,又能清下焦濕熱,為本方之主藥。

    梔子苦寒入肝瀉火;柴胡、黃芩入少陽兼清膽火;

    更用澤瀉、木通、車前,助龍膽草清利下注之濕熱,均為輔助藥物。

    實火之症,火盛必劫陰液,加之苦寒藥易化燥傷陰敗胃,故配當歸、生地養血疏肝為佐協。加入甘草為使,調諸藥而和中,使全力發揮其應有的協同作用。本方的組成特點是:瀉火清熱為主,清中有行利,利中有補益,補中有疏泄,袪邪而不傷正。

    加減
1、便祕:加大黃。

2、急性膽囊炎: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錢草、茵陳。

3、急性結膜炎:加菊花、蒲公英、白蒺藜。

4、急性泌尿系統感染:加扁蓄、瞿麥、茅根、連翹等。

    龍膽瀉肝湯與瀉青丸、當歸龍薈丸的比較
龍膽瀉肝湯、瀉青丸、當歸龍薈丸同用苦寒以瀉肝經實火,臨床使用當細辨:

    龍膽瀉肝湯瀉肝火並能清利濕熱,且有補養肝血的功效,用治於肝火上炎,濕熱下注之證;

    瀉青丸瀉肝火並能疏散肝膽鬱火,宜於肝火內鬱之證;

    當歸龍薈丸是備用大苦大寒之劑,著重於直瀉實火,從二便分消,用治於肝經實火之證。

    禁忌
    本方藥物多係苦寒之品,容易敗胃,使用時應中病即止,慎勿過劑。對於體虛胃弱,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脈細無力,舌淡苔白者,則不宜使用。

    討論
    頭痛、失眠、便秘、小便灼熱刺痛、尿黃赤、眼睛紅赤腫痛、血壓高、陰癢、睪丸炎、帶下黃、月經不調等…這些在現代醫學看來各自獨立的病症,其實在中醫辯證論治的理論體系中,若再配合脈象弦勁或洪數,是為典型的肝膽經實火濕熱證,用清瀉肝膽經濕熱的龍膽瀉肝湯方治之,可謂證治合拍。療效如桴鼓相應,連患者都會讚嘆不已!

    臨證只要掌握(一)脈(二)舌(三)溲,必能有效緩解病症,竟其功於一役。此非醫者之明,實在是中醫辯證論治理論之功。

    中醫浩瀚廣博,吾人當好好發揚、宣傳中醫辯證論治的療效,相信一來患者不必再奔波往返於醫院,二來對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應該有非常大的助益。

    原載《新醫藥週刊》 第1940期 2002/10/28

(本文作者王健宇為台北縣板橋市華康中醫診所中醫師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wangcy&aid=1278306

 回應文章

海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憂鬱症在中醫
2007/10/20 13:58

王醫師您好~

想請教您一個問題

憂鬱症在中醫的名詞為何~?鬱症嗎?還是....?

憂鬱症在中醫的診斷是依據辨證嗎?如何辨證呢?

是否如西醫用的DSM第四版一樣有些症狀準則... 還是...?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