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相信那一家媒體?
2007/11/09 15:59:54瀏覽218|回應0|推薦2

前幾天去吃飯,旁邊一桌的幾個人高談闊論,雖說偷聽人家講話不甚道德,但是他們講話聲音實在太大,雖然我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但還是聽到一些內容。不過我覺得這些內容倒有些許可以討論之處。

這幾個人說,物價其實沒有那麼貴,都是媒體一直報導。媒體只報導貴的東西,沒有報導便宜的東西。還說有記者去訪問烤肉的人,問他們烤蔬菜的事。據說受訪者表示,因為菜太貴了,所以肉比較多。

這幾個人說,菜再怎麼貴,也沒有肉貴。他們的結論是,物價貴都是媒體報導所造成的印象,其實沒有那麼貴。

我就覺得奇怪了,事實上我連去家樂福買菜都買不到便宜的菜,兩百塊一棵白菜或高麗菜是我親眼所見。我到便利商店買東西,幾乎所有東西都漲價了-若不是價格漲,就是內容物變少。他們竟然不覺得物價貴,我無法理解。至於烤肉那件事,我是覺得大概是因為肉沒漲多少,蔬菜漲得多,花那麼多錢買一點點蔬菜,還不如把那些錢拿去買肉。

不過上面這件論點可以視為各人感受不同。下面這個主題的邏輯思考就很有趣了。

這幾個人說,國外一個什麼評比指出台灣的競爭力低於韓國(這件事我知道,不過我忘記那個評比是叫什麼名字了),某某報(姑且稱為A報)就根據這一點做了比較,說韓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是四萬,台灣只有三萬,證明台灣的競爭力低於韓國。然後這幾個人當中有一個人繼續說,他找了幾份報紙來看,說某報(稱之為B報吧)同樣在處理這個議題,指韓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是四萬沒錯,但那是要找得到工作。而且韓國物價高,四萬元的薪水連房租都付不起。那為什麼A報不報導這個層面?所以這幾個人的結論仍然是,媒體...(麻煩自己填,反正不是好的形容詞)。

幾個邏輯思考的問題:

1.他們討論的重點是(在我聽起來)媒體的報導不可信。但是為什麼你選擇相信B報而不相信A報?他們認為A報是調查不週才沒寫B報的內容,但是你們怎麼就能相信B報的內容不是道聽途說?用一家媒體的報導內容來指稱另一家媒體的報導有問題,然後做出「媒體不可信」的結論,這種邏輯是不是有問題?

2.「韓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是四萬沒錯,但那是要找得到工作」這個邏輯也很有趣。難道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是畢業就能拿到三萬起薪,不必找到工作?

3.如果韓國的四萬元薪水連房租都付不起,那表示韓國的大學畢業生全都不吃不喝?都兼很多份差?還是都有自己的房子不用付房租?還是都和別人同居?再說,也許在首爾是這種情形,但是在其他地方呢?如果用大城市的情形來說明全韓國的情形,是不是也有以偏蓋全的問題?更有趣的是,如果這種情形是韓國的普遍現象,那我懷疑韓國的競爭力是比我們高在那裡。莫非是因為連住都住不起所以要更努力,所以競爭力強?如果是這樣,我們現在的競爭力應該比以前更高才對。

我不認為媒體的報導一定可信。事實上新聞學也指出,媒體的報導本來就是經過記者編輯報社等等的價值判斷之後的產物;雖然要力求客觀,但是真正的客觀是不可能的。會寫這一篇,只是覺得這幾位仁兄仁姐用一家媒體的報導內容來指稱另一家媒體的報導有問題,然後做出「媒體不可信」的結論,實在是蠻好笑的。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eamsinger&aid=13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