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10 17:03:02瀏覽2911|回應0|推薦8 | |
聰明孩子壞成績 讀書心得 前言: 當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在學習上表現笨拙時,我們常常會認為他不夠專心,或者他「笨、懶、壞」而未發現其中的源由。本書在此描述了各個學習系統的運作及交互的作用,幫助我們去看清問題的真實面,也從實務、心理層面提供了多種方法讓我們去幫助這些孩子。 摘要: 審訂者的話: * 孩子雖聰明,但是有他獨特的學習方式。 * 現有教育體系指強調語文能力和邏輯-數學能力兩項。 前言: * 一個聰明的學生在學業上有麻煩時,他的負面情緒會顯得更嚴重。 * 謎樣的孩子只要他能被人了解,且有人去幫助他面對短期的不愉快和辛苦,讓它能夠同時維持才能與自尊,就長期來說,他將是快樂、同時有強烈的成就感的。 第一章 認識、了解、幫助謎樣的孩子 * 資賦優異者通常有以下十項特性:迅速獲取觀念、對型態的察覺、充沛的活力、好奇心、專注力、驚人的記憶力、情感的敏銳性、易受傷害的、高度的感受力、和多元化的思考。 * 個人的需要:歸屬感、付出關懷、表現、均衡發展、成人領導、幽默感。 * 良好訓練的原則:各項資源的合作、優缺點的評估、課程需求的預期。 * 以目標為導向的補救教學,其基礎在於了解問題的根源。 * 學習風格的適應:補救教學可以是預防性的,也可以是治療性的。 第二章 幼兒的發展階段與課業要求 * 了解孩子應具有的能力,及如何進行適當的年級安置,可以讓父母和老師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學校問題。 * 一年級學生所需具備的能力:滿足感的延後,專心且能好好坐著,運用符號,區分真實與想像的不同。 * 資優孩子在發展上述能力時可能會比其他孩子來得慢。 * 能夠滿足感延後的孩子,對於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情形,會有較高的容忍力。 * 社會能力與情緒成熟度可幫助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設定適度的成功目標,同時面對壓力時能夠自我調整。 * 卓越的不成熟者往往有成熟的語言表達技巧,因此掩飾了他尚未準備好的能力,父母也因為他這項優異的表現而提早讓孩子入學。 * 良好訓練的原則:觀察與篩選;如:紙筆作業、視覺配對、視覺記憶、聽覺區辨、聽覺記憶、聽覺分析、命名、語言理解、非語言理解、順序性、複述故事、數學。 第三章 視覺學習 * 此章的焦點集中在視覺學習與閱讀和寫字的關係上。 * 視覺學習的要素:視力、視知覺和視覺記憶。 * 視知覺用下列的方法去組織、了解所看到的一切:1確認視覺的影像,記得他們的涵義,並且從不熟悉中區分出熟悉的。2在相似的視覺影像中,能夠辨別出不同。3了解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4區辨物體與其背景的不同。5維持物體的不變性。6詮釋空間關係。7對視覺形象給予意義。 * 視覺記憶不佳的謎樣孩子往往都記不住文字、數字、數學演算符號和化學公式。 * 視覺學習與閱讀:閱讀融合了視覺、聽覺、語言學的學習過程。 * 我們通常使用下列的方法來閱讀:語音學、看-說、結構分析、推論。 * 視覺學習與書寫:視覺-動作統合。 * 幫助孩子閱讀的方法:1由細節到整體的方法:語言學。2由整體到整體的方法:看-說。3由整體到細節的方法:結構分析。4推論的方法:上下文的方法。 第四章 動作能力與學校表現 * 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都依賴肌肉、協調性和記憶力。 * 肌肉、協調性和記憶力和視覺學習的對應關係:視力→肌肉。視知覺→協調性。視覺記憶→記憶。 * 協調性可以將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組合起來,它包含了對空間的感覺,對空間的預測,以及對空間的控制。我們也稱為「視覺-動作統合」。 * 動作記憶是準確性、節奏感和速度的基礎,然而少了準確性和節奏感,光只有述度也是沒用的。 * 良好訓練的原則:文字與數字的形成、發展精細動作的肌肉、適當的握筆姿勢、字母的位置(方位、方向性、字母的大小、縱行與橫列的使用)、正確性和速度、有吸引力的作品和做筆記。 * 科學的輔助:打字機、電腦、錄音機。但須注意適當的教學時間是很重要的:打字無法形成動作的記憶力(動作的記憶力對學生才有真正的幫助)。 第五章 聽覺學習 * 正常的聽覺學習包括了聽力:聲音的接收;知覺:對聲音的組織和了解;記憶:儲存聲音的訊息。 * 聽知覺引發的問題可分單音、單字、音節、片語、觀念。 * 聽覺記憶:閱讀和書寫是語言的「空間表現」,他們有機會再做一次;聽和說卻是「時間表現」,是立即呈現出來的,往往無法多作修改。 * 良好訓練的原則:檢視孩子早期的健康紀錄、過敏的檢查、了解孩子早期語言發展的情形、對聽力問題的建議、對知覺問題的建議(單音、單字、音節、片語)、對記憶問題的建議(做個心靈的畫面;複誦;使用手勢、畫個圖、寫幾個字;要求圖表、文字的輔助)。 第六章 語言與學習 * 學習表達性語言的步驟:動作、姿勢;標記;兩個字的句子;冠詞、代名詞、字首字尾;字的順序;語意學。這些步驟彼此間相互關聯,前一步驟是下一步驟的基礎,聯合這些步驟後,孩子才能好好說話。 * 語言障礙有五種類型:吸收力語言障礙、語言符號的障礙、表達性語言障礙、情緒的困擾、抽象邏輯概念的困難。 * 吸收障礙:聽覺和視覺學習的混合。經由傾聽和閱讀,孩子逐漸建立起吸收的能力。吸收能力的高低也取決於他們傾聽和閱讀時是否有困難,以及他們理解的情形。 * 有些老師對吸收障礙的學生所紀錄的事是值得我們對這類學生特別注意。(見p150-151) * 幫助孩子使用文字表達的方法:幫孩子連結越多的字越好,反義字、同義字、同一類的字等等;在生活中多使用一些標記,讓孩子有機會多接觸文字;讓孩子盡量去面對不同的經驗,了解每種經驗會使用哪些字彙;鼓勵孩子使用眼神的接觸,這樣可以建立說話者與聆聽者之間的關係;對考試和作業多做些準備;考試時也可以使用做字彙表的方法;簡化困難科目的課程內容。 * 抽象邏輯困難:可學習如何列大綱,使用主要標題、副標題來了解每段文章內容。 * 語言障礙的學生都在傾聽別人的閱讀中成長。 * 出聲閱讀可使閱讀障礙的學生:讓聆聽者沉浸在複雜的語文中。教他們語言不如讓他們熟悉語言;擴展觀念的發展,傳遞新的資訊,促使哲學的思考機會;幫助聆聽者了解故事情節,及不同的地方;給聆聽者歸屬感。 第七章 面對學校課業的心理準備 * 激勵、注意力和行動,是心理上對學校課業的準備、預備及行動。 * 激勵是注意力的第一部份。 * 激勵的要素:睡眠、食物、過敏與聽覺、無聊感、情緒韌度。 * 孩子能夠「準備好」到「預備起」到「跑」,他才能夠真正表現出自己的能力。 * 我們通常只留意孩子是否能「集中」他的注意力,而忽略了孩子擁有「轉換」能力的重要。 * 對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時間」和「訓練」才是最適當的補救方式。 * 為了集中注意力孩子需要激勵、過濾能力、語言和適當的工作。 * 「一切條件都很好」並不保證不會沮喪。事實上,物質的享樂可能正是沮喪的因素,尤其是那些感覺無助、不被鼓勵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 良好訓練的原則:適當明確的紀錄和觀察;以多樣、活潑的活動激發其興趣和注意力;給予開放性的問題,讓孩子腦力激盪;讓孩子學習策略,接觸文學作品。 第八章 破除測驗的迷思 * 測驗的過程:測驗中的慣用語(見p202-204);測驗的種類(見p204-206) * 測驗的原因有三個理由:1發現我們還不知道的事;2證實我們的懷疑;3支持我們所提的建議。 * 個別化測驗是整體性的教育評估;利用分數來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做出一些教學決定。 *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見p214-222);多元智慧理論:(見p223-232)。 第九章 高等教育改革 * 教育的目標是訓練學生擁有智慧的洞悉和彈性化的人性,敏感而開放的心靈,並且有能力面對新的事物和不同的環境。 * 孩子面對高等教育必須問自己下列的問題:(p241--242) * 有高水準成功表現,會感到很充實,情緒也很健康。 * 有高水準成功表現的人具有幽默感、自信心、熱情及活力、誠實、自我紀律、直覺能力、同情心、成為好的聆聽者、自我覺醒、持久力和願意冒險。 * 消極、依賴高分作為自尊、和早熟或偽裝的老練等人格特質,對未來在高等教育的成功表現,和以後生活的滿足上,並沒有代大功效。 * 社交/情緒的成熟度來自於自尊、自我的知識,以及勇氣。 * 適當的選擇:知道自己的興趣和長處;了解自己有困難的領域。如果要畢業,自己將會遇到什麼樣的課程和要求;對想去的大學,要盡可能地蒐集他的資料;不要隱瞞自己的情形;去發現大學所能提供、或將能提供的額外幫助;早一步將你的讀書習慣好好組織起來,也要仔細選擇休閒時間。 * 良好訓練的原則:見(p262--263) 第十章 三個成功的故事 * 對謎樣的孩子而言:只要我們在教學時,多多強調他們的優點,而不是只注意到他們的缺點。 * 一開始就讓孩子知道它的問題在哪,那麼學生就不會有那麼多紀律上的問題。 評論: 我們習慣認為資優的孩子就是能力強的孩子,他們的任何表現都應該比別人好;其實「資優」只是指這些孩子在某項能力比一般人強,而這些謎樣的孩子是需要別人對他們認識、了解和幫助。我們應該要幫助獲得他們必備的技能,重要的是要保護他們所表現的才賦、創造和能力。 學習風格是指一個人學習的方法:他的性向、補救方式和學習弱點;腦部結構形塑學習風格、教材和教法,而這些東西不能全盤適用全體孩子、而且學習差異會跟隨人一輩子。每一個人的學習風格就像他智力的指紋,是獨一無二而且永恆的。開明的大人會忽略謎樣孩子的才能,並且集中注意力在孩子所不能做的部分上,助長了孩子的負面自我概念。但是身為一個教育者,我們知道真正的教育是要證明三件事,那就是「力量、機會和歡樂」。讓基本技能的力量支持孩子的想法,機會是指練習與展現力量的時機,歡樂是力量與機會的自然結果。一個教育者應該把學習的恐懼和挫折,轉換成「了解和幫助」。 當孩童成長到某一階段時,開始接觸團體生活。大部分的孩子都非常在意他們第一次在學校的表現,因此一開始的年級安排,可能會影響他們終生的學習。孩子在學校能快樂的學習,是仰賴他的發展和課業發展能相互學習。所以孩子入學時,我們應該考慮其發展階段的年齡、社會能力與情緒成熟度、智力程度。以便其能快快樂樂的學習。 為了能有效地提供幫助;接下來我們分五個章節各自探討一個學習系統。 人們用眼睛看東西,卻用頭腦來閱讀。人們的學習有百分之八十仰賴視覺學習,視覺記憶不佳的人往往成為「字盲」;更糟的是,這往往是一輩子的問題。因此對視力、視知覺、視覺記憶有問題的孩子我們應善用良好的訓練原則:如幫助孩子解決閱讀及書寫上的問題,並不只是為了應付學校功課,更重要的是修正孩子的自我概念可能會有的偏差。 學齡階段的孩子非常主觀的接受--「我的價值來自於我會做什麼」。而一、二、三年級閱讀與寫字是教學的目標。四、五、六年級的學生則接受越來越多的抽象觀念。當孩子的動作能力與學校表現有障礙時,很容易使他們喪失信心。因此在了解學生的能力時可以用「表現實力」來取代「紙筆測驗」或「書面報告」。而表現實力可以是圖畫、手勢、卡通、雕塑、模型、或是口頭報告。 在聽覺學習中,影響聽覺學習有六大因素:中耳炎、過敏、日間托嬰、非母語國家的保母、疲憊的父母、多媒體的刺激和立即的滿足。身體上的不適我們可以透過身體檢查去降低影響;日間托嬰、非母語國家的保母、疲憊的父母則可由父母自己做價值之取捨;然我們的文化太過強調圖畫和音樂的表現,造就了許多無法傾聽的學生。然而學校的教育是需要「真正的聽」,我們應該好好思索如何幫助這群生活在素食文化下的學生。 我們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透過語言了解彼此。所以語言的功能在孩子使用語言作表達、組織、媒介和理解工具,加入我們的世界。當孩子出現語言障礙,就會在閱讀和書寫上出現困難,也可能會在學校中受到排擠,甚至在自我概念和心裡發展上,都會有偏差的現象。一般來說:表達障礙者會有下列的狀況:話說得很少;不正確的發音或拼字;羞於對話,害怕寫字;說話予書寫的不正常速度;語言能力障礙。師長與父母應多多注意,而解決語言障礙的良好訓練的原則:誠實、積極的態度與處理方式,可以使孩子忘卻「自己很笨」的恐懼。 當學生面對學校課業而出現心裡問題時,學校和家庭應該一起合作,找出可能的心理因素,並教導學生一些學習策略,讓他學習問對問題,解決問題,將控制的位置放在「自己」。要注意的是:老師或師長勿把責任推向單一方去負全責。我們要知道:缺乏激勵的學習者,只不過是個被動的觀察者。影響孩子主動學習的原因有:對失敗的恐懼、無法有效的組織、空虛的恐懼、習得的無助、罪惡感,以及沮喪。而一個有高度感受力的聰明學生,對於自己的缺點特別敏銳、特別在意,這也導致憤怒和無助感的產生,更加深了沮喪的感覺。所以我們必須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將激勵、注意力轉至學習上。在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控制」的感覺,教學生策略,它可以自己負責自己的學習,控制的位置就是自己了。做一個老師(或家長)要記得真正的學習是積極且充滿活力的。肯定孩子的價值,不僅僅只是讚美他,同時,也要依賴他。 測驗的產生原是了解學生吸收多少,讓老師或學生對不懂得地方做補強。但現今卻成了評價學生的優劣,因此我們必須記得:如何解讀測驗分數,及利用測驗結果訂定學習計劃,那才是最重要的。不應該讓測驗結果左右了學生。學生應該自己左右自己。 教育是為了能夠讓心靈自由地去發掘,自由地使用,以及與其他要求真相的心靈自由連結。而早熟或偽裝的老練與依賴高分一樣,都限制了孩子智力的發展。它就像個面具,控制了戴面具的人。而不能真正的面對自己,所以在安排計畫時,需要好好使用測驗分數、了解三項領域(社交/情緒、智力、語言)中的成熟表現,以及適當的選擇。在這裡我們必須對一個數據作一個了解:八小時的數學補習課程,大約提昇十分,十九小時則是二十分。而在語文領域上,十二小時的補習會提昇十分,五十七小時則是二十分……。進一步的發現,在語文方面要提昇三十一分,則需要三百個小時;而在數學方面,想提昇五十三分,又要另外用三百個小時。所以我們是否需要為了一點點分數而把孩子壓縮到一個狹隘的空間,這是為人父母與師長要仔細考慮、評估的地方。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它的優點。對有閱讀障礙的兒童或成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發掘自己的優點,並且知道如何使用並發揮它。同時清楚哪些事是天生適合自己的,不要浪費一生的時光在最困難的事情上。 結語: 當我們對資優生抱著「全能」的錯誤認知時,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謀殺天才。因此唯有對謎樣的孩子有正確的認識,我們才能真情接納他的優勢與弱勢,而不會抱著不實的期望;也唯有當我們接納他之後,才能協助他了解問題,誠實面對自己,最後提供有效的協助讓孩子走好自己的路。 以台灣為例,很多父母都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所以讓孩子多做智力測驗,以便能提早入學,這種製造假資優的錯誤方式,不但忽略了孩子的心智能力;也讓孩子在學習的路上佈滿荊棘。 在學習的路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如果父母以負面或不接受的方式對待孩子的弱勢,孩子就會用隱藏、逃避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弱勢。所以「家長的態度」是「孩子用正確態度認清自己各項能力」的重要依據。孩子入學後老師的接納態度會影響到同儕團體對待謎樣孩子的接受度。所以家長、老師的接受與否是孩子在學習路途上快樂與否的重要關鍵。 在認清、了解孩子的問題後,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在本書三至六章已有系統的介紹各種學習系統的運作,在此不再贅說。只是我認為在協助孩子的過程中有幾個重點是可以注意的: 一 針對孩子的自身: 1 學習動機的引發:讓孩子知道學習此項才能的目的,或是未來生活(或活動) 的便利性,促使孩子主動積極的學習。 2 利用孩子的強勢去加強孩子的弱勢:讓孩子覺得他是有用的,不是一無是處的,他的優勢對他是有用的以建立他的自信心。 3 針對學生所需之能力提供教育或協助:有些學習的東西可能孩子終其一生也不會運用到,而這又恰是孩子的弱勢,我覺得這部分是不須強迫孩子學習的。 二 外在環境需「建立新的遊戲規則,並不是特權」的觀念:針對謎樣孩子我們發展了許多教學方法,以及提供幫助;所以也連帶的建立了新的遊戲規則,而這一部分並不是給予特權。我覺得讓所有人建立這樣的觀念是有必要的。 面對這些擁有不同學習方式的兒童時,我們要細心的解析其問題,用各種方式有耐心的重複訓練,也需要以寬闊的心去制定新的遊戲規則,最後以堅定的態度堅持學生的學習方式,注意其進度,適時適當調整教材、教法。讓這些謎樣的孩子能適才、適性的發展他的潛能。 讀完這本書後,對學習障礙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