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先母語、後國語、再英語」合理嗎?
2007/05/18 18:46:03瀏覽2232|回應3|推薦16

 

教育部宣布「先母語、後國語、再英語」政策,計畫把學習母語列為師資培訓課程。學習母語值得肯定,但「先母語、後國語、再英語」這個順序合理嗎?放眼全世界,恐怕絕無僅有。

教育部的想法最可能是:國語是北京話,在「去中國化」的理念下,順位當然次於母語。但「國語」實際是「國家語言」,即使未來要改為台語或客家語,至少在改變之前,做為全體國民溝通的工具,怎能排在母語之後?

基督教《聖經》裡有個巴別塔的故事,說人類祖先原是使用同一種語言,彼此團結,和平相處;後來因犯錯被上帝懲罰,讓大家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無法溝通合作。這故事的意義在於,即使要保存語言多樣化,共通語言仍是需要的。

行政院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明定「國家語言指本國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等於把國內所有語言都定義為「國家語言」,「國語」的概念即將消失。在共通語言的思考上,行政院、教育部彼此理念不盡相符,對「國家語言」、「官方語言」似有所混淆。

一般來說,國家語言是指國內一定數量的人使用的語言。全國推行的語言政策,照現狀來看,國家語言應是指「國語」、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而官方語言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涉及公權力的運作,不僅要能「與人對話」,還要能形諸「文字書寫」,必須全國統一,否則國家公文書、法令政策將無從為之。因此,今天的「國語」是「官方語言」。

因此,如果還把「國語」視為「官方語言」的話,「先母語、後國語、再英語」的政策,在邏輯與實際運作上,都是說不通的。至於有人主張「學生須通過閩南語、客語或原住民語認證,才能報考全民英檢」,則形同建立「語言新霸權」,與當年以處罰方式強力推行國語何異?何況,在民主國家,學英語和「母語認證」有何強制性因果關係?

另外,有人主張國語應改稱華語、北京話或普通話,其實不需要。北京話是北京土話,與大陸現行的普通話不同,而普通話又因兩岸隔絕甚久,與台灣通用的國語有很大差距。即使今天所謂的外省人,講國語的腔調也已不同於中國的普通話(台語和閩南語其實也差異甚多)。

今天台灣通稱的「國語」,其實已是台灣獨有的一個語種。許多人出國都知道,聽口音就能分辨台灣人(無論閩、客、原、外省)和大陸人,如同英國腔與美國腔之有別。因此,即使國家認同觀念有別,「國語」也不必成為「去中國化」的犧牲品;繼續以現行的國語為官方語言,如同英、美同中有異,應是最實際的語言政策。

現在台語「文字化」現象日多,教育部也將公布「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這都無可厚非,也是語言文字「約定俗成」的自然演化。但若要推動「台灣閩南語」成為「官方語言」、新的「國語」,恐怕要三思。

最困難的,就是形諸「文字書寫」問題,雖然早有深綠人士默默推動創制台灣文,但我們必須思考:建立新文字不僅是個浩大工程,「全民的再學習」更是繁瑣吃重的過程;屆時光是國家公文書、對外契約的修改,其艱鉅、經費、民怨…絕對是中油、中船「正名」的千百萬倍。而未來新台灣人上大學後,得學習英文、中文等兩種第二外語,走出國門求學、經商、旅遊才能與人溝通。美國獨立後,如果新創美國文,今天還能暢行世界嗎?當時交戰,美國人必然恨死英國佬,但「愛美國」(或愛台灣)不必然要「給自己找麻煩」吧?

談語文問題,當然很難撇開情感因素不理,尤其在一個多族群的國家。多元文化、多語言政策的發展有其必然性、必要性,但論及「先母語、後國語、再英語」,甚至「去中國話」,也應考慮避免情感過度膨脹的沙文主義,以免窄化台灣人的國際視野、阻卻台灣的國際化腳步。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k1858camry&aid=968188

 回應文章

稀有動物--稀有的 隨想隨寫--母愛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贊同你的理念
2007/07/26 01:30
好文.

blue phoenix和新冠同行的旅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不放棄意識型態的話
2007/05/26 07:42
永遠無法有效率執政
blue phoenix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唉!
2007/05/21 01:11
台灣人在國外教中文,要外國人信賴認同我們的傳統中文已經夠吃力、夠辛苦了,為什麼還要不斷給自己添麻煩,扯後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