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28 17:32:16瀏覽2145|回應4|推薦12 | |
因應禁止體罰,人本基金會引進「正面管教法」,重點在「抓住孩子表現優秀的一刻,立即給予獎勵」,多用讚美(正面回饋)來代替糾正、處分(負面回饋)。即使必須「管教」,也不應是公開、羞辱的方式。「正面回饋」與「負面回饋」應維持四比一的比例。 人本執行董事史英說,用說理、肯定態度面對學生,效果更好。斥喝學生「在教室不要亂跑」是負面管教,輕聲說「在教室慢慢走」就是正面管教,學生聽了刺耳或悅耳,效果不同。 「正面管教法」其實也適用於成人世界,譬如企業管理,很多人喜歡用負面言詞指責別人(部屬),這不會讓他們績效變好,可能還會得到反效果。多肯定、讚美別人,效果的確意想不到。 人本基金會多年來推廣「以人為本的」、零體罰的教育,但這樣的理念並不是零缺點的。美國八○年代開始風起雲湧的「自尊運動」,造就年輕人從小受到過度讚美,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接受任何批評。所以,開始有教育學家呼籲父母不要太常稱讚孩子,有時候「挫挫孩子的氣焰」也是好的。 在當代許多教育改革者心目中,強調要「快樂」學習、沒有「壓力」;老師「過當的」處罰會使學生「受挫折」,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快樂與壓力、自尊與受挫似乎互斥,形成新的教育戒律。然而有壓力必然不快樂嗎?受挫折必然傷害自尊心嗎? 多年前我曾採訪一位體制外實驗學校的教師,詢問:「一個完全沒有挫折、壓力的學習過程,就是我們要追求的理想教育嗎?」這位在台灣實踐英國「夏山學校」教育精神的教師坦承:「不贊成完全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 我曾想送小孩去讀森林小學等實驗學校,也因此碩士論文以此為題。我的觀察結果是,有些孩子的確不適合體制內教育,實驗學校有存在的必要。但學習去忍受挫折與壓力、克服挫折與壓力,也是成長過程的一種必要之惡。許多人小學讀過英國海軍大將納爾遜童年的故事:有一天下大雪,納爾遜與哥哥出門上學,半路上哥哥說:「雪太大了,我們回家吧。」納爾遜不同意,堅持要上學。 在今天的觀念裡,必然不同意這個「堅忍」故事的教育意義:「納爾遜堅持的結果,可能是凍死,英國就沒有這位名將了。」而今天的高壓力社會裡,也的確有些老師可能有精神方面疾病,會病態地體罰學生。 但今天的人本教育部分信念,會不會過猶不及?說句重話也不行,罵個幾句就是公開羞辱…,犯錯了當然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罰站會使「自尊心」受損…。把孩子捧在手上,奉承般地「讚美」,那麼,自古相傳激勵人心的「咬緊牙關」、「堅忍不拔」、「淬礪奮發」還需要嗎?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