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叔公、六嬸婆 - 澳門的祖先畫像
2005/10/16 03:22:06瀏覽3705|回應1|推薦9

澳門去過三次吧。不知情者以為我好賭,其實對賭我是不沾鍋的。

澳門的景點不少,大多知名,遊客眾多。這裡說個有趣的「老東西」探索之旅,就是去看看「祖先畫像」;說它是「老東西」,而不說骨董,是有原因的,後面再談。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從聖母玫瑰堂旁邊的賣草地街走去,大約10分鐘路程。賣草地街是澳門骨董街,沿途都是骨董商店。到了大三巴牌坊,不要拾級而上,拐個彎向左邊的小街走去,有幾家骨董店零零星星賣「祖先畫像」,更往裡面走一段距離,就全是賣祖先畫像的「專賣店」。

 過去沒有照相機,祖先容貌只能依靠畫像來留影,因而產生祖先肖像畫。明清時代,民間盛行在直系尊長臨終或初亡之後,延請畫師繪製身前遺容,懸設家中祭祀,古代稱為「寫真」。

 台灣有些老宅大家族,農曆過年前大掃除,也會把藏在木箱中的祖宗官像畫拿出來透透氣,再把平日掛在大廳牆上的四、五幅祖宗畫像,拿到院子清洗擦拭。列祖列宗一起過年,很熱鬧。

 民初知名文人江亢虎說:中國的祖先畫像繪於當事人生時,死後再根據繁瑣習俗,應用一定的技術完成,留給後代子孫瞻仰。畫像一定是臉容豐滿,垂著雙耳,穿著特定品級的禮服,依習俗規定一般是坐著。

 江亢虎認爲,中國人不喜歡西洋畫家把人像繪成「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白的」(也就是畫出光線和陰影)。賽珍珠因懂得焦點透視法,說:那種裝腔作勢坐著的堂皇的祖先畫像,「離真實生活是多麼遙遠」。賽珍珠是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與中國淵源頗深。

 我走進澳門這些「祖先畫像」專賣店,卻是看呆了。這類畫像的作者名氏都不落款,但不少屬於彩繪工筆畫,鬚眉毫髮朗然可數,容貌生動逼真。在繪技及學術上均有一定的探討研究價值。

 祖宗畫像畫的大多是曾經光耀門楣、當朝為官的先人。有的畫中,序其世系名諱、生卒年月時,可供考訂昭穆世系、婚姻家庭狀況。有些像畫以穿著官服或大禮服入畫,可以藉以考證衣冠服飾、官秩品級,成為考證當時服飾裝扮最佳例證。

 賽珍珠的批評,並不影響祖先畫像在中國民間的地位。

祖宗畫像一般叫喜神圖,通常是夫婦各畫一張,供子孫並列掛於家中。畫像大多和真人一樣大小,加上捲軸的上下留邊,整幅將近兩公尺長,相當可觀。那是個陽光熾熱的午後,畫像店空間又多不大,近逼看著彷彿真人的畫像,彷彿相視對望,感受非常強烈。

 如果二代、三代、四代甚至五代祖宗畫在一圖,就叫「代圖」,如二代圖、三代圖、五代圖等,看起來像枝杈繁茂的族譜圖,有些會在每個人物旁註明三叔公、六嬸婆等稱謂,極為有趣。西方似乎不曾出現「多代同堂」的肖像畫,說明中國這些祖宗畫,除了表彰個人功勳,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代代接續的宗族觀念。

 祖先畫像往往成為珍貴傳家寶,一代代囑咐藏好。假使家道中落要拍賣家產、古物,也不允許賣祖宗畫像,否則就成了敗家子。但還是有些子孫寧可挑走古瓷瓶、老燭台,留下一堆祖宗牌位和畫像在老宅裡。所以在澳門有這麼多祖先畫像,來源是大陸各地;專賣店買下畫像後,會視毀損程度,適度修補或重裱。

 中國民間習俗,正月初五日,每戶人家把除夕擺在中堂上的祖先畫像及各種珍品和字畫等物收攏藏放起來,這叫「收珍」。但也有人從風水來看,認為若要增加陽氣,祖先畫像或骨董傢俱等屬陰的物品,最好不要擺在餐廳,陰氣太重有害家運。

 有人視為珍貴傳家寶,有人視為屬陰的物品,所以前面我才說「祖先畫像」是「老東西」,而不說骨董就是這原因。

 這些別人的祖先畫像,誰會買來掛在自家牆壁上?店老闆說,還是有少數不迷信的人買,當然顧客大都是外國人,洋人。「還有一點,」老闆說,「現代房屋多半低矮,不像古代大戶人家高軒敞廳,掛得下兩公尺長的祖先畫像。想買也要衡量家裡放不放得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k1858camry&aid=8177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清朝人
2005/10/17 20:22
清朝人畫祖先畫像,即使沒有官銜也是都會畫上朝服,而且有點錢的人都會為先人留下畫像,而不一定限於功成名就的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