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防彈衣走入時尚生活
2006/11/15 23:32:28瀏覽3339|回應0|推薦10

     

西裝畢挺一派紳士,卻是時尚的防彈衣。

                                                            

悲劇英雄的壯烈犧牲,有時可能帶點黑色幽默。

歐洲武士的護胸甲冑,到中世紀開始出現全身鎧甲,大熱天很受罪,不能擦汗、不能抓癢,中暑而死的很多。而且鎧甲重達幾十公斤,一旦落馬或跌倒,要別人幫忙才能站起。淹死的不少,甚至只是跌入淺淺小溪,就為國捐軀。譬如阿根科特(Agincourt)戰役中,很多法國騎士摔倒在泥濘道路上,爬不起來而悶死。

輕便,於是成了鎧甲裁縫師的目標,但進展緩慢,他們只好先轉型服裝設計師,因為做鎧甲和衣服一樣,需要量身裁衣,鎧甲不過是金屬服裝。據說,這是服裝設計師的起源(當然是戲說

十四世紀,米蘭的鎧甲裁縫師已經嶄露頭角,開始創造風格與流行。當時的米蘭必定有現代伸展台的雛形,讓士兵穿上新款鎧甲走秀,供國王、貴族挑選。米蘭風格是線條圓潤、貼身,優美;另一主流哥德式則多稜角,有機能美,富運動性。

一五八五年,英國新型鎧甲的造型模仿當時流行的紳士服,表面塗成黑色,像大禮服一般,並刻上精美的鍍金裝飾,美觀防銹。使用的鎧甲雖然購自米蘭,但這一年也許正是「倫敦時裝展」的濫觴。

 

中世紀的盔甲,是全身包覆的防彈衣,現藏芝加哥美術館。

隨著兵器演變,鎧甲逐漸失去作用,但服裝設計師與軍服的關係並未中斷。一次大戰時,Burberry風衣被英國指定為軍服,五十萬官兵穿著今天的名牌服飾上戰場。Burberry為配合軍事用途,設計上也修改為雙排釦、有肩蓋等。

風衣不能保護身體,因此鎧甲仍需現代化。軟質防彈衣是發展趨勢,但從金屬進步到使用尼龍(韓戰期間美軍首先試驗),為時頗久。

金庸小說裡黃蓉的軟甲、小龍女的柔韌手套,刀槍不入,也許提供了靈感?

2004年,泰國紡織工程師素伊拉研製出「絲製防彈衣」,柔軟輕盈,價格便宜。那年,政府軍與南部的穆斯林叛軍爆發衝突,平民區挨炸,死傷慘重,和尚都買防彈背心

在泰國南部,穿防彈背心很普遍,因為隨時可能被殺,和尚也不例外。和尚化緣甚至要搭「防彈機車」,這種車有點類似教宗的防彈汽車,但有個小窗口可以打開,接受信徒供奉。

 

素伊拉的靈感來自成吉斯汗,據說蒙古大軍就是穿蠶絲甲冑,打敗跌倒就爬不起來的俄羅斯「重裝武士」。絲是具有高強度和柔韌性的天然纖維,現代的降落傘與登山繩也是運用絲纖維發展

美國人不像泰國,他們不向歷史取經,而從新科技著手。感謝奈米,這個無所不能的微小東西,創造出「剪切增稠液體」,製成「液態防彈衣」,平時像普通衣服,但被子彈或炮彈擊中時,會立刻變成堅硬的防護物。

「液態防彈衣」2006年底上市。

不過,哥倫比亞的「防彈時裝」早已熱賣,還外銷十四國。防彈時裝?沒錯。這是哥倫比亞咖啡以外,唯一的Made in Columbia。富商奧斯卡儒茲說:「波哥大是全球著名的綁架之都,我們需要防彈衣,也需要穿得體面。」

知名服裝設計師米蓋爾卡巴雷若(Miguel Caballero)滿足了哥倫比亞國人的希望,他結合防身與時尚,生產防彈西裝、外套、襯衫T恤,可以折疊、洗滌,保證期五年。

卡瓦列羅給模特穿上輕質防彈衣。

 

防彈T                                  保全人員穿防彈衣理所當然

輕盈才能體面。卡巴雷若說:「你不會感覺防彈片存在,專供元首選用的專利產品,僅重1.2公斤。」他隨口說了幾個客戶名字:哥倫比亞總統、薩爾瓦多總統、巴西總統、委內瑞拉總統。

2006年二月,卡巴雷若首度打入國際時尚圈,在墨西哥舉行的國際時裝節,展出一百卅件作品,贏得「防彈衣的亞曼尼」美譽。

美國的「液態防彈衣」也不僅限軍警使用,危險行業如礦工、建築工的工作服都是市場。一家英國公司開發的泡沫材料,也可提高足球守門員手套、滑雪鞋和滑雪服的防撞強度。

美國設計的液態防彈衣。

卡巴雷若的防彈時裝,依身材和防護程度,從二百九十到二千九百美元。最便宜只要台幣九千六百元,買一件來穿,碰到小混混搶劫,被他刺幾刀也沒事(還大材小用了)。

等到有一天,防彈時裝普遍如今天的汗衫,軍隊打仗更是誰也死不了,恐怕就要發展「可以穿透任何防彈衣的槍砲」,然後,中國古代「矛與盾」的成語故事,又要出現了。

Miguel Caballerohttp://www.miguelcaballero.com/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k1858camry&aid=51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