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28 22:22:44瀏覽1760|回應0|推薦20 | |
3月14日,在葡萄牙的里斯本服裝展,出現一排戴面具的男模,彷彿恐怖份子。 倫敦、巴黎、紐約、米蘭是全球「四大時裝周」,光是米蘭一年就有一百多場時裝秀,設計師想要出頭不容易,因此無不挖空心思,「衣」不驚人死不休。但衣服畢竟是做來穿的,上述衣服能穿嗎? 服裝展最初是「商品展售會」,設計本意也在「實穿」,但如同繪畫、雕刻、建築,逐漸脫離實用主義而昇華為一種藝術呈現,裁縫師也儼然成為設計家,純粹的商品展售會反而被蔑視。 譬如紐約時裝周,雖然貴為「四大時裝周」之一,但在專業人士眼裏,它常被貶為「産品訂貨會」,因它所發表的服裝實在「太適合穿着」了。 相較於紐約的商業味太濃,倫敦則是另一個極端。儘管著名的聖馬丁服裝學院每年的畢業秀都匯聚全世界的「星探」,但設計師習慣於把時裝周當成「充滿實驗與冒險的遊樂場」,仿佛倫敦時尚與外界無涉,設計師都活在自己的想像中。 巴黎時裝周是四大時裝周的壓軸,它真正吸納全世界的時裝精英,讓他們通過巴黎走進世界的視野。始創於1910年的巴黎時裝周大概從未想過,原本的「時裝商品推介會」竟演變成今天的模様:一場時裝秀,早就脱離商品交易的範疇,而成為一場融合娛樂、戲劇和行為表演兿術的舞台。 天曉得,那些怪異外套會有幾件在服裝店展售?那些「概念之衣」有誰會買?那些恐怖份子裝,又有多少可穿度? 一場完美的時裝秀,能接到多少服裝訂單事小,能為公司傳遞品牌形象,為崇拜者營造一個時尚夢,才是今天設計師們的「藝術夢」。當然,建立了品牌形象,建立個人的時尚大師地位,還是能帶來大筆訂單的。 有人說,紐約展示商業,米蘭展示技兿,倫敦展示膽色…只有巴黎,展示夢想。這也許是很貼切的形容。 下圖:在烏克蘭基輔的時裝周,設計師埃萊娜的作品充滿大膽的創意。(路透、歐新社、法新社)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