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1 08:43:21瀏覽1755|回應3|推薦19 | |
「馬斯坦古」寫的「是誰斷了報紙的生路」(http://blog.udn.com/871216/1997201)大意如下: 某大報新任總編輯的上任感言:「…時時想到讀者,讀者才會想到我們…就能在激烈競爭…中生存發展。」「報紙上的報導…讀者從電視、網路已經得知…我們提供的內容要讓讀者有"嗯"的感嘆,"嗯!這則故事真有趣"、"嗯!這則報導很深入"」。 「馬斯坦古」說「想當然爾的必要條件,竟被列入…重要提示…這位老總似是做了某種誠實的告白。…媒體都逃不過新聞室的控制,記者只是最基層,…新聞…都要各級主管層層過關…以前的主管…很少在乎讀者想看的是什麼?」 講到新聞室控制,這是新聞學的老生常談,「馬斯坦古」以上所寫,我沒有意見。但「新聞室控制」理念,多年來早被用成刻版印象,每當談到此,總好像記者都很冤枉,主管都是渾蛋,這未免有點二分法思考。 主管與記者所認為的「讀者想看什麼、不想看什麼」,未必沒有重疊,未必都相衝突。問題之一可能是:同樣的新聞寫得像故事(讀者想看)?還是像公告欄(讀者不想看)?而有些記者文筆不佳,更該怪的也許是自己,而不是「新聞室控制」。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故事」很好,寫作卻不甚好(當然不是最差,記者勿見怪),正可拿來討論,看能不能寫得更好看?以下附原文及我的改寫(當然仍可批評),我增加了部分內容,不是瞎掰,只是表示:也許可以這樣採訪、從這些角度切入。 當記者批評新聞室控制時,要知道,新聞室裡也有同是小兵的編輯,會罵「寫什麼爛稿」的並非都是主管。記者寫的報導,編輯是第一位讀者;編者有無被吸引,多少反映讀者的「想看、不想看」。 所以,談心中有沒有讀者,不能只從「新聞室內vs.新聞室外」或「記者vs.主管」來思考。非黑即白,世界哪有這麼簡單? ●原稿 【記者※※※報導】「我昨天凌晨才從龜山島附近收起捕飛魚卵的草蓆,趕了8小時返回彭佳嶼北方約10浬,才要放下草蓆就看到他,大概是有緣,就乾脆載回八斗子漁港交海巡處理。」澎湖籍漁船旭鴻昇6號船長陳源要昨天把浮屍交給基隆海巡隊後,說出這段「巧遇」。 第二次到彭佳嶼海域捕飛魚卵的陳源要說,前年和今年到彭佳嶼捕飛魚卵,漁穫還可以,不是非常好,這次是8天前出海,在彭佳嶼附近海域放下草蓆,船和草蓆隨著海流漂到龜山島附近,他昨天凌晨收起所有草蓆,整理好漁獲,再度朝彭佳嶼方向航行,準備放第二趟。 不過,昨天上午10時左右,正當他要放草蓆時,發現水面有一具浮屍,因為沒遇過這樣狀況,他就把浮屍直接拖帶回八斗子漁港,途中並向基隆海巡隊報案。 海巡隊員看到陳源要犧牲作業時間,並把浮屍拖帶回八斗子漁港都說,實在熱心,往生者應該會保佑他下次出航會大豐收。 基隆海巡隊指出,死者年約40歲,身高約175公分,牙齒健康無假牙,穿著藍、白、紅條紋平口內褲,死亡5、6天,民眾如有親友失蹤且特徵相符者,可撥24625544轉201311洽詢。 ●改寫 【記者※※※報導】茫茫大海,一具浮屍,碰到的機率有多大?昨天在彭佳嶼北方約10浬海上,澎湖籍漁船正要放下草蓆,就看到「他」。因為沒遇過這樣狀況,船長心想大概「有緣」,載回八斗子漁港,讓他「落土為安」。 傳統觀念,人死要入土為安,浮屍海上只怕難安。而古代窮人買不起棺木,很多是裹著草蓆下葬。至於漁船本是用漁網捕魚,捕飛魚卵才用草蓆。這段「海上巧遇」,一連串巧合,讓人聽了稱奇不已。 鴻昇6號船長陳源說:「昨天上午10時左右,正要放下草蓆,發現了浮屍。顧不得捕魚,就直接載回港。」海巡隊員對陳源犧牲作業時間,把浮屍拖回漁港,都誇他做人熱心,「往生者應該會保佑他,下次出航大豐收。」 船長陳源8天前出海,先在彭佳嶼海域放下草蓆,隨著海流漂到龜山島附近。昨天再往彭佳嶼,準備放第二趟。看到浮屍後,基於入土為安,顧不得捕魚會受影響,就把浮屍帶回。 基隆海巡隊指出,死者年約40歲,身高約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