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筆記:魔球】棒球場上的如意算盤
2012/05/23 12:34:01瀏覽785|回應0|推薦8


【魔球】 

    從小的時候我就愛看棒球,尤其是早年台灣的少棒隊成名於威廉波特,為了看實況轉播,半夜都會央求父母把我和弟弟兩個小蘿蔔頭叫醒,守在電視機前緊盯著每個精彩鏡頭。甚至求學時,我還想是否有機會加入棒球隊,只可惜我念的學校只注重成績與未來發展,所以我的微小願望,終因外在環境無法配合的情況下只好放棄。 

    隨著年紀漸長,與其在場上打球,不如守在電視機前看球。看到電影《魔球》將大聯盟選秀的實務操作搬上檯面,著實讓我大看眼界,一齣棒球場上的如意算盤活生生地操縱在總經理的手上。當然檯面下總經理比利‧比恩(Brad Pitt飾)與球探、總教練的鬥智、鬥心機就不免有刀光血影之感。這就印證看棒球時,外行者只會看熱鬧,內行者才知箇中蹊蹺。 

    比利所身處的運動家隊是個小市場球隊,隨著球星水漲船高,被豪門球隊以銀彈攻勢挖角,自然就得絞盡腦汁想辦法讓球隊打出個樣子,至少不能顏面盡掃。然而,比利開始有了新想法,希望藉由科學化的方式來選秀。比利在見識過彼得‧布倫(Jonah Hill飾)對球員的分析後,對其大為激賞,將他挖到自己隊上藉由其分析專長有助選出潛力新秀。 

【鬥心機,贏球賽】 

    當彼得踏入球探會議,自然引起不小的風波,球探一個個資歷豐富,均識人無數。如今一個年輕小伙子,帶著科學分析數據,高上壘率、高保送率,難道就能保證球隊贏球。比利之所以對傳統球探找球員的方法不敢苟同,乃植基於過去個人的生命事件。他不喜傳統球探僅看到一個球員粗淺的外在表現,然後給予高度的肯定,於是就送上高額簽約金,其實這對球員而言無疑會斷送其未來的前途。 

    比利正因過去被球探高高捧上天,但卻自雲端重重跌落,球員生涯反倒短暫告終。於是他對傳統球探找球員的方法深不以為然,為免誤了一個人的未來發展,他引薦彼得進入球團打造出一個以數據為基準的球隊。透過科學化的分析,找出球隊在可以運用的資源下,達致最大功效,同時也是讓球員適才適所的發揮。正因想避免重蹈覆轍,比利與資深球探、總教練展開了一場鬥心機的角力賽。 

    一開始的鬥心機自然比利落居下風,他想要的球員無法上場,球探與總教練在旁邊看熱鬧。氣炸的比利只得動用他總經理所賦予他的權力,開除了一名資深球探,並且將總教練所喜歡的球員交易到別隊。至此,比利大獲全勝,隨著他強勢介入球隊運作,於是勝利的果實逐一收割,在2002年創造出驚人的數字,連20場勝利,幾乎無人可敵。 

【你怎能不愛棒球】 

    雖然運動家隊在季賽非常風光,但到了季後賽卻不是那麼神勇,傳奇尬然而止。誠如比利所說的:「你怎能不愛棒球?」這正是棒球的魔力之所在,就算球隊連勝非常令人振奮,但失敗終有一天仍會降臨,甚至有時一局之內豬羊變色,由贏轉輸所在多有。就算倚賴科學數據挑選出的球員,也不見得是所向無敵,仍有可能不敵傳統球探所找出的球員。 

    不過,比利的新思維打動了豪門球團紅襪隊的心房,於是重金禮聘他到波士頓打造新球風。但比利卻放棄這有史以來給總經理的最高薪資,依舊在運動家隊繼續實踐他對棒球的新思維。當然這新思維給了紅襪隊絕佳的機會,讓他們在之後的球賽中贏得了世界冠軍,這得歸功於比利帶給棒球界的刺激。畢竟,豪門球團資源多,能用的籌碼遠非比利的運動家隊可比擬。但是人生就如比利女兒所唱是個迷宮,我們只要像比利一樣愛棒球就好!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jiat&aid=648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