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音樂菩薩黃友棣 精彩人生創作不懈
2009/06/29 14:12:23瀏覽717|回應0|推薦2

「音樂菩薩」黃友棣  精彩人生創作不懈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滿山坡上……

民國元年出生的「音樂菩薩」黃友棣,出身書香世家,目前已高齡九十八歲,仍耳聰目明,精神奕奕,創作不懈,對於後進總是大方指導,給予祝福,大師風範令人如沐春風,目前定居在高雄。大師一生創作不懈,致力「中國音樂中國化」,數千首快炙人口的曲子,量多質優,一生著作無數、獲獎無數,可謂是國寶級的人物,但他為人謙和,平易近人。

黃友棣的求學歷程與中山大學有不解之緣,自小求學就是讀中山大學附設小學,再升中山大學附中,再讀中山大學教育系,畢業後還在中山大學任教,整個學校熟透了,求學期間單是學生宿舍就住了十多年,他戲稱自己是中山大學的「地主」,在那裡他培養了一生求學、治學及教學的基礎。

30歲那年,黃友棣寫下今生重要代表作「杜鵑花」,那時正進入對日抗戰第四年,同校哲學系四年級學生方健鵬(蕪軍),寄了幾首小詩給他欣賞,其中,「杜鵑花」非常能傳達大時代中男女的情感,寫的是女孩殷切等待男友從前線勝利返鄉,但男友卻戰死,女孩十分悲痛。黃友棣覺得戰爭已經夠悲慘了,不想人成天哭哭啼啼,希望帶給大家一個美好的希望,就將『杜鵑花』寫成快樂的歌,多美麗啊。」

他譜成曲後,交由省立藝專音樂科學生,以無伴奏合唱方式演出,全場聽眾為之陶醉,大為轟動,安可聲不斷。該曲從廣東流傳到廣西,傳唱到整個大後方,成為青年學子最愛唱的一首歌,也成了他終生代表作。

1949年後,黃友棣被聘赴香港珠海書院教書,其間先後還赴英國及義大利深造,獲英國聖三一音樂院高級提琴證書、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碩士學位、義大利羅馬滿德藝術院作曲學位。1968年,我國音樂節,應教育部之聘,返國講學二個月,以提升音樂創作風氣。1987年自珠海書院退休,定居於港都高雄,從事音樂教育推廣及音樂創作,還為高雄寫下「詩畫港都」與「木棉花之歌」。

黃友棣一生除教學、著述外,致力於「中國音樂中國化」及佛教音樂。他強調,作曲家一定要懂中國文字聲韻之美,才把音樂與文學合在一塊,做出傳世的藝術歌曲。他曾寫過一系列的樂教文集包括,音樂創作散記、音樂人生、琴台碎語、樂林蓽露、樂谷鳴泉、樂韻飄香、樂圃長春、樂苑春回、樂風泱泱、樂境花開、樂浦珠還、樂海無涯、樂教流芳等十餘冊,數百萬餘字的著作中,就可以輕易看出他博通古今的音樂、文學造詣及深厚的國學內涵,對於中外典故,他都非常熟稔,信手寫來都是奇文佳作;對於音樂創作,更是有獨到的見解,擲地有聲。

1991年起,更投入佛教音樂創作,目前已有數百首作品。黃友棣說,佛陀不空談而用身教,以此就能證明,佛陀實在是眾生的一位偉大導師,以一生明確地繪出成佛的道路,使後人有所遵循,能令人人皆成佛道。所以在作佛曲時,盡力使樂曲與詩句結成一體,力求歌曲易唱易懂,使人人唱得開心,個個聽得快樂。唱歌是修行,聽佛歌也是修行;只要身心合一,同時淨化,修行必能成功。十多年來,黃友棣教授所作佛歌,包括,應無所住(金剛經摘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人天導師~佛陀的一生、曹溪聖光等數百首佛曲,早已傳唱海內外。

有驚人創作能量的他,生活獨立簡樸,因為三個女兒都旅居美國,他一人獨居高雄市區,拖地、洗衣、煮飯,都自己來,不勞他人協助,門生故舊常來拜訪。他奉行簡單生活,三餐就在一個大同電鍋上搞定,最下層放米、菜就直接放在上層的菜盤中,按下開關後,就立刻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作曲。等電鍋開關跳起,熱騰騰的飯菜就好了,從電鍋取出,拿起湯匙直接吃,連碗、盤、筷子都省了;因為幾乎所有的菜都是用蒸的,廚房幾乎無油煙,一瓶食用油可用一整年,連醫生都誇讚他。房間他也是自己打掃整理,住所除了一架老舊的鋼琴外,擺飾很簡單,淨素淡雅。

黃友棣幼年時,體弱多病,藥不離身,許多命理學家、算命仙都曾斷言,他活不過六十歲,他自己也認為來日無多,所以非常勤奮作曲,內心卻十分超然。他先將中國風格和聲」的理論整理出來,緊接著以古代詩詞作曲證明他的理論可行,鳳陽花鼓、彌度山歌、刮地風等民歌,做成大型合唱曲,賦予高貴的氣質,他每天不停地創作,深怕留下遺憾!他甚至,在六十歲前,就將所有的錢債、人情債通通還清,等待「小鬼」索命,但一年、二年,五年十年過去,他還是活得好好的。最後,他想可能是老天爺覺得他學音樂的時間較遲,再加上兵荒馬亂,阻礙了工作,所以多給我一些歲月。他非常珍惜,只要是有團體要歌,他都會幫忙寫出來,讓大家歡喜。

天性樂觀、豁達,不喜歡麻煩別人的黃大師,甚至連自己的生後事都考慮過了,言明不發訃聞,早在2001年時,預立遺囑中更寫道,「由本人逝世之日起,本人之全部音樂作品,皆可供人自由印行、演唱、演奏、製片、錄音、錄影,用為背景音樂... 」,讀到這段時,青年學子們都為大師的豁達大度感動不已。黃友棣則表示,「美好的音樂,應該留在人的心中,而非汲汲營營於版權收入」。更令人感動的是黃大師對於年輕學子的提攜,他將自己的稿費及獎金,都分配給學生做為出國深造的費用,都不留錢給自己。後來,因為腿扭傷,到圓照寺療養半年,其間創作了數十首佛曲,傷癒後,又回到高雄市獨居。

去年,黃友棣腿傷再犯需要療養,圓照寺住持敬定得知後,主動連絡表示提供一間療房供他居住,請專人協助照顧,房間內還有他喜愛的鋼琴,感念他為佛教創作了這麼多動人好聽的佛曲。教授為滿大家的願,接受了,實際上,除了腳傷及體力稍差外,其他並無病痛,生活起居正常,精神特好。每天上午六點就起床,用完早餐,會到後山的後花園去逛逛,平常時,還會要求照顧他蔡小姐,開車帶他去澄清湖等地吹風看風景。

勤於筆耕及音樂創作的黃友棣,常有看到他俯首桌案前寫作,寫下他對於人生的體悟、讚美,也寫下他對後進的鼓勵及期勉,真摯感人。今年四月下旬,廣東同鄉會的朋友去看他,希望他為廣東同鄉會做一首曲子,他爽快的答應,立即進行創作,又有一首新曲發表,讓人傳唱,大師風範,令人感動。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珍惜這位定居在高雄的國寶,特別架設了黃友棣音樂數位博物館http://mim.khcc.gov.tw/hyl/index.asp 介紹他的事蹟及音樂故事。

 

黃友棣語錄:

       「人生是一場激烈的戰鬥,也是一場心甘情願的犧牲。」

本文原載於人乘雜誌 第30卷第四期  97~101頁

欲轉載者  或閱讀更多相關文章者   請上   www.zgs.org.tw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